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容概况本单元安排了“基本阅读”四篇,“扩展阅读”两篇,是传统的文言文单元,学习重点放在对古代先贤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关怀人生、关注社会的人生理想的理解上。《季氏将伐颛臾》,记载的是孔子与弟子冉有、季路的一次谈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孔子谴责季氏讨伐颛臾的做法,表达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以及用仁义教化来使“远人”归服的主张。《寡人之于国也》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内容概况《劝学(节选)》是《荀子》的第一篇,《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勉励”的意思。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观点。《过秦论》分析了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提倡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师说》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条条框框,具有进步意义。《晏子治东阿》表现了晏子的政治主张以及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同时也展现了晏子的智慧。内容概况《谏太宗十思疏》用比喻说理的手法阐明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值得学习。学法指津1.准确理解课文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进而领会文章思想的深刻性。2.揣摩议论文的文体特征,理解文章的逻辑思路,体会条理性、严密性、论证性。3.阅读补充的经典文言文,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文言阅读水平。14孔孟两章孔子(宋)王安石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①。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注】①孔子来宋游学,客寓在石记客店,院当中植有一棵檀树,枝叶繁茂,树冠如盖。孔子便带领弟子们每日在大树下演习祭礼,社祭、郊祭、禘祭等。桓魋想杀害孔子,带领人马冲进院内,却看见檀树下空无一人,只有风吹树叶在飒飒作响。桓魋知道是店家放走了孔子师徒,便下令伐倒了檀树,放火烧了店房,以泄愤怒。【诗意解读】圣人孔子仁道广大,才能渊博,跟着求学的人只是得到了皮毛的知识。虽然传说古代没有孔子,小小的蠛蠓哪里知道天有多高。桓魋武叔不考虑自己的力量,想拿一根草来摇动蟠桃树。颜回已经知道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不可估测,一直到死钻研不停,忘记自己身体的极度疲劳。【名句解读】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考点演示】诗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对孔子的敬仰和赞颂,对桓魋的嘲笑和讽刺,对颜回的赞美和歌颂。《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作者介绍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称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背景解读《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不切合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作者介绍《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动荡不安。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背景解读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字音①颛臾..()②社稷.()③孝悌.()④庠序..()⑤饿殍.()⑥洿.池()⑦相.夫子()⑧弃甲曳.兵()⑨疾夫舍.曰()⑩何以伐为.()⑪虎兕.出于柙.()()⑫龟玉毁于椟.()⑬鸡豚.狗彘.()()⑭数罟..()zhuānyújìtìxiánɡxùpiǎowūxiànɡyèshěwéisìxiádútúnzhìcùɡǔ字形①柙狎②稷谡③椟渎④黩牍⑤洿绔⑥悌涕⑦粟栗⑧既即木柙狎昵社稷谡谡木椟渎职黩武连篇累牍洿池纨绔孝悌涕泪粟米战栗既然立即无乃尔是过与.()通假字《季氏将伐颛臾》“与”,通“欤”古今异义①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义()今义()②是.社稷之臣也古义()今义()把……当作认为此,这,代词表判断③有国.有家.者古义()今义()④陈力就列..古义()今义()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国,国家;家,家庭,人家就,充任;列,职位到队列里去一词多义①是是.社稷之臣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觉今是.而昨非②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此,代词判断词正确憎恨病,毛病快,迅速③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④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风吹草低见.牛羊⑤过是谁之过.与无乃尔是过.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不去阻止,使……止只谒见看见通“现”,呈现过错责备过分⑥伐季氏将伐.颛臾口诛笔伐.入山伐.林木⑦安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⑧相焉用彼相.矣相.夫子讨伐声讨砍伐安定使……生活安定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辅佐,动词词类活用①必为之辞.()②后世必为子孙忧.()③既来.之,则安.之()④无乃尔是过.与()名词作动词,找借口形容词作名词,忧患的事物来、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名词作动词,责备虚词①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虎兕出于.柙谋动干戈于.邦内②而危而.不持固而.近于费③为何以伐为.恐为.操所先不足为.外人道也引出对象,介词对,介词从,介词在,介词却,表示转折,连词又,表示并列wéi,呢,语气助词wéi,被,介词wèi,向,介词①是社稷之臣也()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③无乃尔是过与()④何以伐为()⑤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特殊句式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通假字《寡人之于国也》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涂.有饿殍()无,通“毋”,不要颁,通“斑”涂,通“途”,道路古今异义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今义()②河.内凶古义()今义()③请.以战喻古义()今义()更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黄河泛指河流请允许我请求,常用于对方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今义()⑤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今义()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今义()“可”是可以,“以”是凭借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供养活着的人指保养身体跑,这里指逃跑常指一般的行走⑦或.百步而后止古义()今义()⑧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义()今义()有的人,不定代词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则,那么常用作代词,当“这”“此”讲一词多义①兵非我也,兵.也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草木皆兵.②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驴不胜.怒,蹄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日出江花红胜.火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兵器军队士兵尽承受胜利超过优美的词类活用①王无罪.岁()②填然鼓.之()③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谨.庠序之教()⑥然而不王.者()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名词作动词,归罪名词作动词,击鼓名词作动词,栽种名词作动词,穿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名词作动词,读wànɡ,统一天下生、死,动词用作名词,生者、死者虚词①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②以请以.战喻可以.无饥矣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比,介词对,介词在,介词用,介词凭借,介词按照,介词用,介词③之填然鼓之.未之.有也五亩之.宅申之.以孝悌之义调整音节,起提顿作用的衬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结构助词代百姓,代词特殊句式①非我也,岁也()②未之有也()③可以无饥矣()④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⑤直不百步耳()⑥是亦走也()⑦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判断句固定句式1.《季氏将伐颛臾》全文共六段,可分为三部分,试概括各部分内容。提示:第一部分(第1~2段):孔子责怪冉有,反对讨伐颛臾。理由有三:①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②颛臾已是鲁国的附庸,不必伐。③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义正词严,大义凛然,不容置疑。第二部分(第3~4段):孔子认为冉有和季路对于季氏攻打颛臾这件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孔子首先引用周任的话,表明自己的主张:臣子不能尽职,就该辞去职务,不应尸位素餐。孔子认为冉有、季路二人有过错却推卸责任,这是不能容忍的。孔子用了两个比喻,教育冉有和季路认识到自己的失职。一用相应负有的责任作比,二用看守柙和椟的人作比,说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责任。第三部分(第5~6段):针对季氏伐颛臾的借口,孔子再予以批驳。先表明对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憎恶;再从“忧”字着眼,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有国有家者应该修文德,怀远人,行“仁政”;最后指出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2.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孟子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提倡实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14 孔孟两章课件 粤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