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山的沉稳,亦不失水的灵动,才能在山水相依时展现出如诗般的永恒;有花的艳丽,亦不失蝶的活泼,才能在蝶和花相拥时迸发出一瞬间的精彩;有月的皎洁,亦不失酒的醇香,方能在“举杯邀明月”中尽情地洒脱。这一切的美丽都是因为万物之间有和谐的存在。不仅是自然之间需要和谐,作为自然界最智慧的生灵——人更需要和谐。第四单元哲学思想孔子的人生哲学是现实主义的,他要求门徒弟子对现实的人生世相采取实用理性的态度。在迷信风气弥漫每个角落的春秋时期,这种“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确实令人称赞。第四单元哲学思想第四单元哲学思想十四中庸之道第四单元哲学思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面对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那么什么叫做不惑?于丹教授解释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第四单元哲学思想其实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中”为体,“庸”为用;“中”属内,“庸”属外,“中”是内在的依据,“庸”是外在的表现。用最平实的话说,“中”是适宜,是合适,“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有人认为人活到四十就会变得圆滑、平庸、和稀泥,这就是中庸。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四《中庸之道》。第四单元哲学思想一、字音无适.(dí)狂狷.(juàn)乡原.(yuàn)讪.上(shàn)果敢而窒.(zhì)恶徼.(jiāo)恶讦.(jié)二、通假字1.然则师愈与._________________2.乡原.,德之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恶徼以为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恶不孙.以为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通“欤”,吗原,通“愿”,谨慎老实知,通“智”,聪明孙,通“逊”,恭顺莫,通“漠”,淡漠三、一词多义1.孰①师与商也孰.贤________________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_______________③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犹①过犹.不及_______②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__________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代词,哪一个通“熟”,仔细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同“熟”如同还,仍然尚且3.由①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_____________②虽欲从之,末由.也已_____________③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_____________4.与①师与.商也孰贤__________②然则师愈与._____________③义之与.比__________遵循,遵从途径,道路听从,顺从介词,和语气词,吗介词,跟5.之①君子之.于天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义之.与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礼之.用,和为贵__________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四、词类活用1.必也狂狷..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鲜.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得中行..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大..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作名词,狂放的人,狷介的人形容词作动词,缺少,缺失动词作名词,中道,文中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五、古今异义1.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下游;卑鄙龌龊。2.恶不孙以为..勇者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认为。地位低下。把……当作。3.不以礼节..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尊敬、祝贺、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4.君子和而不同..古义:__________今义:不一样。两个词,礼,礼仪;节,节制。不等同。六、特殊句式1.乡原,德之贼也__________2.义之与比____________3.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____________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1.从文章第一则材料看,中庸之道具有什么特点?[点拨]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2.对孔子提出的“过犹不及”的观点应怎样理解?[点拨]“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一章给了我们什么启迪?[点拨]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之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4.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点拨]“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世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5.孔子如何评价“狂”与“狷”这两种品质?[点拨]“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因此他也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狂狷之士,往往就是中流砥柱之人,在举世皆浑噩的时代,狂狷之士其难能可贵。结合《论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各抒己见]♣我认为孔子对“文质的关系”(第六课12.8章)的看法,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孔子认为“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犹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第十一课11.22章),也是体现中庸思想的。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第八课4.26章),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孔子认为交往不能太“过”,体现了他中庸的思想。孔子学琴孔子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乐器,并会作曲、唱歌,他把音乐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阶梯。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他还是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地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学贵在专”“持之以恒”“恒心与毅力”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十四 中庸之道课件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