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6孔雀东南飞(并序)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译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坠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赏析: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的人世,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后又与《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合称为“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诗经》《楚辞》之后的一部古诗总集。作者介绍中国传统礼教对女性要求“三从四德”。“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容、妇言、妇工。女子违背了“三从四德”,则制定有惩罚措施,如汉代的“七出”(七弃、七去):不顺父母(此指公婆)、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以上七条,若有违背,夫家即可休之。曾有东汉姜诗之妻在婆婆面前骂一条狗,就被休掉,姜诗还被誉为孝子。《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因此他们之间的悲剧的发生是有社会根源的。背景解读乐府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主要辑录从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知识链接正确使用词语1.词语释义①无所施.(用)②启.阿母(禀告)③致.不厚(招致)④萦.苦辛(缠绕)⑤卒.大恩(尽、终)⑥若见录.(记)⑦赍.钱(赠送)⑧否泰..(坏运气;好运气)⑨逆.以煎我怀(逆想,想到将来)⑩奄奄黄昏..后(晚上7点到9点)⑪寂寂人定..初(夜里9点到11点)2.通假字①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②槌.床便大怒(槌,通“捶”,敲打)③箱帘.六七十(帘,“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牢固)3.一词多义相相.见常日稀互相儿已薄禄相.命相及时相.遣归我,指刘兰芝会不相.从许你,指焦仲卿好自相.扶将她,指婆婆4.古今异义①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②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③却.与小姑别古义:从堂上退下来今义:副词,表转折④自可断来信.古义:使者,指媒人今义:书信⑤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处置今义:对有错之人进行处罚⑥渠.会永无缘古义:他今义: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⑦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⑧卿可去成婚..古义:订好婚约今义:结婚⑨郁郁..登郡门古义:繁盛的样子今义:不高兴⑩汝是大家..子古义:大户人家今义:我们⑪奄奄..黄昏后古义: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今义:形容气息微弱⑫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邮电的总称5.偏义复词①便可白公姥..(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②昼夜勤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③我有亲父兄..(父亲和兄弟,这里专指同胞兄,亲哥哥)④我有亲父母..(父母,这里专指母)⑤逼迫兼弟兄..(哥哥、弟弟,这里专指兄)⑥其日牛马..嘶(牛和马,这里专指马)结构图示全诗以时间为序,以焦刘的别离、抗婚、殉情和封建家长的迫害为线索,记叙了刘兰芝、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主旨归纳1.这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对应考点】把握诗歌的内容【答案】主要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①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勤劳、外柔内刚、用情专一。②焦仲卿:忠于爱情却无力反抗压迫,善良孝顺却最终为了爱情走上叛逆之路。③焦母: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2.诗歌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结尾焦刘魂化为鸟的情节?【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结构和艺术手法【提示】诗歌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照应、重章叠句、层层深入几种。为显示出某种艺术效果,诗人常常运用特殊的结构进行谋篇,这也是考查分析诗歌结构的重点,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这几种结构的典型例子。【答案】开头这句话有两个作用,一是借孔雀起兴,二是以孔雀失偶、徘徊返顾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氛围,起到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孔雀东南飞》结尾焦刘魂化为鸟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是典型的中国叙事方式,大团圆结局,这种魂化为鸟,死后在一起是中国人所喜欢的。3.焦仲卿是懦弱的吗?请联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对应考点】分析研究诗歌的内容主旨【答案】在面临爱情与孝道的冲突时,他有时显得无能为力,而这也正表现了焦仲卿的善良与无奈:一方是自己钟爱的妻子;另一方是自己敬爱的母亲。在鱼与熊掌之间,这种取舍实在太难。我们无理由去挑剔他,更无理由去责怪他。有人说他反抗不彻底,这实是一种误解。无论如何,焦仲卿对爱情是忠贞的,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抗是彻底的。多年以来,刘兰芝一直忍辱负重,而仲卿又何尝不是在夹缝中求生活?其中的酸苦,比起刘兰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兰芝尚有可倾诉对象,而焦仲卿呢?他向谁去诉苦?他向谁去叫屈?如果刘兰芝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那么焦仲卿的作为则更令人叹惋不已。焦仲卿最终选择了殉情,他走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伦理,自缢于庭树,兑现了自己生前誓言,这又需要何等的勇气?应该说,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骨子里是充满着一种反叛精神的。全诗采用双线结构,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第二条线索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展开。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地叙述了故事,交代了人物命运。诗歌结构完整,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结尾又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闪现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有了质的飞跃。技法镜鉴双线交替,结构完整【即时小练】请采用双线结构对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件事进行叙述。(列出结构提纲即可)【答案】[首先,我们要加入适量的植物油,待到油烧沸的时候,加入甜甜的白糖,开小火慢慢地熬,要把握火候,否则甜味也会变苦味]——结识小伙伴,带她回家玩[油温高了,糖也已经熬成了稠状,很是漂亮,接着,倒入切好的排骨,劈啦作响,煞是吓人]——珍藏铜钱失踪,质疑小伙伴,友谊产生裂痕[排骨呈金黄色,加入少许盐,反复翻炒]——不再联系,友谊破裂[盖上锅盖,焖几分钟,味道则更佳了]——铜钱被找到,愧疚失落[糖酣排骨有点酸,按个人口味加入醋]——重逢,涣然冰释【考点解读】1.理解概念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景物风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诗人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对接高考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2.答题步骤及注意事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首先要对作者的态度进行概括,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扣住评论点分析,最后要重申观点,归纳总结。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体悟要深入。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2)分析要紧扣原诗。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3)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要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不能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片面否定。【典型例题】闲居司马光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注: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一,遭到排斥,于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仅任无实权的闲散小职。本诗即作于此时。本诗题目为“闲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诗题“闲居”,与此诗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生活并不是悠闲自在,而是内外交困;诗人心情也不是恬淡安详,而是抑郁不平。诗的一、二句展示的是老朋友纷纷与诗人断绝来往后门庭冷落的景象,感叹人情世态的炎凉。诗的三、四句凸显的是家童趁主人无心料理而偷懒致使庭院雨后野草丛生的图景,表达无奈的感叹和对国事的忧愁。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美文赏读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赏析:这是一首流传民间的叙事诗。叙述了秦罗敷美艳动人,众人为她倾倒,连使君也为罗敷美色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使君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快允诺。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使君碰了一鼻子灰。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陌上桑》在写作手法方面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烘托和幽默风趣。这一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风格之中的优秀诗篇,体现了乐观和智慧,它与《孔雀东南飞》《东门行》等体现的悲慨和亢烈不同,代表着汉乐府另一种重要的艺术精神。课外阅读推荐书(篇)目:乐府民歌:《有所思》《江南》《十五从军征》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6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