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八周而不比第二单元修身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怎么样选择朋友呢?怎样与朋友交往呢?《论语》里面给出了答案。第二单元修身一、字音人焉廋.(sōu)便辟..(piánbì)便佞.(nìng)事君数.(shuò)善道.之(dǎo)毋.自辱(wú)二、通假字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通“导”,劝导三、一词多义1.比①君子周而不比._____________②比.比皆是________③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________2.薄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_____②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③门衰祚薄.,晚有儿息_______指以利合到处比较少迫近浅薄3.善①晏平仲善.与人交__________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__________③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4.以①视其所以.__________②以.德报怨__________③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__善于善事好的方面动词,为介词,用介词,因为5.而①小人比而.不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__________________③久而.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并列,并连词,表承接,不译四、词类活用1.君子周.而不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群而不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友直.,友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事.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作动词,以义合名词作动词,结党形容词作名词,正直的人名词作动词,侍奉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五、古今异义1.视其所以..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2.群居..终日。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成群聚居。3.君子不以言举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做的事,行为。一帮人待在一起。选用一个人。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古义:__________今义:坏人。六、特殊句式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______________2.何以报德______________厌恶人。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1.如何理解“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点拨]这句话是讲君子、知识分子的学问标准。要做到一个君子,必须矜而不争。“矜”是内心的傲,(骄与傲是两回事。没有真本事,看不起别人,是骄;有真本事而自视很高,是傲。)傲要傲在骨子里,外面对人不必傲,内在有气节,穷死饿死可以,绝不低头,这是“矜”。“群”则是敬业乐群,彼此相处融洽,不营私,走大公之路。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一句中,“视”“观”“察”三者关系如何?[点拨]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为善者是君子,而为恶者则为小人;“观”则比“视”更为细致,所做的事情虽然为善事,但为达到目的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当,则也不能算作君子;“察”就更加审慎,行善事采用的方法虽当,但如果心思不在于此,不能安心于此,那么,也是虚伪的,又哪里能保证长久不变呢?因此,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视其所为,观其方法,察其心思,方能准确无误,对人对事详细观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3.孔子为什么要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点拨]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4.“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朋友观?[点拨]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弛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5.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应该有哪些表现。[点拨]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交友也应有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谈谈你对孔子“周而不比”思想的理解?[各抒己见]♣君子和小人是以德行来划分的,在这里孔子对君子和小人做了更具体的划分,提出了“周”和“比”这样一对反义词:“周”是周至,指对人开放和包容;“比”是比附,指对人封闭和排斥。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兴趣相投,结为好友,这不但没错,反而应该提倡,孔子不也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吗?所以孔子这里所说的“周”和“比”主要是针对道德差异。在兴趣上,每个人都应该各投所好,但在是非善恶上,人则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以自己的私心好恶为标准来衡量人、选择人。这才是孔子这句话的本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勤学好问”“以人为师”“终身学习”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八 周而不比课件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