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5杜甫诗三首第二单元唐代诗歌平“语”近人[习大大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典释义]“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这句话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而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利民,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史记》和《战国策》,在谈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的时候,就用到了这句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赵国是在华夏诸国当中比较靠北边的,靠北边就意味着它和游牧民族杂错而居。游牧民族善骑马,所以他们的军队行动起来机动性非常强、非常灵活。赵国在跟游牧民族杂错而居的时候,就常常吃亏。在屡战屡败之后,赵武灵王决定要引进骑射技术,要建设自己国家的骑兵队伍。引进骑射技术,就是让士兵学会骑马。这在今天看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引进。它要改变骑兵的整个服饰系统,这对于华夏民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挑战、巨大的心理挑战。但是赵武灵王想了又想,还是下定了决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既然胡服骑射是一件可以保护赵国人民生产生活的事情,是一件利民的事情,那么排除万难也要完成。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赵国的国力才达到了最强盛。国学经典《大学》经典名句解读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毋:不要。恶:前一个意为厌恶,后一个意为污浊。好:前一个意为喜欢,后一个意为美丽。谦:满足。【译文】所说的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我欺骗,如同厌恶污浊的臭味,如同喜欢美好的色彩,这叫作自我满足。【赏析】这段话是对诚意的含义的论述。《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说:“格物者知之始也;诚意者行之始也。”即对事物能明白其理,以达到致知的境地,然后对于道理就无所不明;可是,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守仁,明白事理并不一定能切实依理而行,唯意念诚实不欺的人,才能真正地为善去恶。这也是修身、正心的前提。所以说,让意念真实而无妄地依理而发,如同厌恶污秽的臭味,如同喜爱美好的色彩,不虚伪,不自欺,每个人都应当以此自勉。诗海拾贝去蜀杜甫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赏析】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这年四月,杜甫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诗人在蜀中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船东下,写下这首诗。首联回想客蜀时间之久,暗示国家动乱时间之长;颔联言离开蜀地的去向,暗示前途艰险;颈联诗人抚今追昔,叹息自己年老力衰,同时流露出了人生无奈的辛酸和一事无成的悲哀;尾联就表层意义来说,是自我解脱,其深层意义是发出了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义市。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两次会见李白,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宝十四年,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安史之乱爆发,只身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押到沦陷的长安,这期间他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至德二年,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授官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于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两年后,离开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杜甫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作品】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书怀》以及“三吏”“三别”等【评价】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二、人物颂歌胸怀天下,壮志未酬的杜甫漫漫长路,您弹奏着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您痛心疾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您抚须长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您漫卷诗书喜欲狂!您一直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您的“三吏”“三别”道出了多少戎马年代布衣百姓之苦,亦道出您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那双饱含泪水的眼,更多地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您心系国家,不离不弃。您,走过安史之乱,见证李唐王朝的盛世与衰败。您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抱负,有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失意……但最终却在破旧草堂,用诗歌诠释着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然而您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朝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您的诗篇,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化为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您忧愁的身影,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您,杜甫,一代诗圣,一生壮志未酬,却将坚定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三、背景探寻1.《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当此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2.《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也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事迹深入人心。《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3.《登高》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四、相关知识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初唐之后形成的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有时专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一、认读字音(1)萧.森(xiāo)(2)暮砧.(zhēn)(3)环珮.(pèi)(4)朔.漠(shuò)(5)青冢.(zhǒnɡ)(6)渚.清(zhǔ)(7)潦.倒(liáo)二、一词多义(1)间①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②沛公已去,间.至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草屋八九间.__________________名词,表示空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量词,房舍的单位(2)急①白帝城高急.暮砧__________________②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____________④急.击勿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①独留青冢向.黄昏____________②回车叱牛牵向.北__________________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急促的形容词,迅猛的形容词,危急副词,赶紧,快速地介词,对着介词,朝向连词,假如三、词类活用(1)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名词作动词,落下,飘坠四、古今异义(1)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艰苦困难。(2)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万里的距离。(3)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指远离故乡。借指晚年。五、积累名句(一)课内名句1.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兴八首(其一)》]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环珮空归夜月魂分明怨恨曲中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二)相关名句1.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其一)》]2.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孤雁》)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其一)1.品味诗人感时伤世、忧国思家的情怀。2.赏析诗歌的抒情手法。1.阅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1)首联描写秋景,体现万物萧条景象。“______”抒伤感之情,但和“______”组成富丽景象,格调劲健。“____________”指萧条的草木,又指江山万象,为颔联蓄势。凋伤玉露气萧森(2)颔联承接上联,视角不断变换,先由______及______、后由______及______,形象地刻画出巫山、巫峡的萧条冷落景象。(3)颈联触景生情,抒发感慨,点明____________;旅途飘零、满目秋色引发羁旅之思,想念__________________。(4)尾联写风霜凄紧,严冬将至。以“______”“______”等传统意象,表现对______的思念。岁暮日晚,羁旅无依无靠,凄苦之情,跃然纸上。下上上下时间、处境家乡、亲人刀尺暮砧亲人2.行文图解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萧瑟的氛围,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C.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D.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明确]选C。“故园心”兼有故国之思、家国之痛之意。2.对应目标1、2这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在抒情手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寄寓了诗人感时悲秋、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在抒情手法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白露使枫树林凋落衰败了,巫山、巫峡山高林密,一派萧瑟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阴森的景象。巫峡江中的波浪汹涌,接连天际,夔州的山都风云接地阴。被阴冷的秋风笼罩着。前四句写景。既传神地写出了富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丛菊两开他日泪,菊花两度开放,因有家不能回,往日流过的泪禁不住又流下来,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系舟上岸,满怀着思念故园之情。深秋季节,人们在赶制冬衣,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站在白帝城高处,可以听到急促的捣衣声。后四句抒情。直诉诗人的悲愁和对长安的思念。这种思念诚然与长期客居在外有关,更是忧国忧民情怀的一种曲折表现。咏怀古迹(其三)理解诗歌情感。1.阅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1)首联发挥想象,由远及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