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宋代词风第5课苏轼词两首2课堂.巩固演练1课前.识记基础3课后.拓展作业1课前.识记基础一、容易读错的音故垒.(lěi)纶.巾(ɡuān)樯橹..(qiánɡ)(lǔ)还酹.江月(lèi)吟啸.(xiào)一蓑.烟雨(suō)萧瑟..(xiāo)(sè)料峭.(qiào)二、容易写错的字ɡuān(纶)巾不lún(伦)不类寒chen(伧)lèi(酹)江月fú(桴)鼓相应táo(淘)金tāo(掏)心号táo(啕)táo(陶)醉xiāo(萧)瑟严sù(肃)笙xiāo(箫)呼xiào(啸)三、需要牢记的词1.古今异义(1)千古风流..人物古义:________。今义:①有文采,英俊杰出的;②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2)回首向来..萧瑟处古义:______。今义:从来,一向。杰出的刚才2.词类活用(1)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2)樯橹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烟一样)(3)已而遂晴.(形容词作动词,天放晴)(4)竹杖芒鞋轻胜马.(名词作动词,骑马)四、名句名篇默写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周瑜大败曹军时的指挥若定,从容自如。4.苏轼在《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提示]“大江东去”是写赤壁的衬景,用以起兴,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既为下文写“三国周郎赤壁”埋下伏笔,替“三国周郎”出场烘托气氛;同时,“淘尽”一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也为全词最后抒情埋下伏笔。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提示]“乱”写出了岩石山崖的险怪,“穿”写出了山崖的陡峭高峻,“惊”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拍”写出了惊涛骇浪力度之大,“卷”写出了波涛巨大的力量。作者运用夸张、对偶、比喻等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3.《定风波》的上片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提示]上片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慢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的情况下,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2课堂.巩固演练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天然一段风流..态度B.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C.何妨吟啸且徐.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山头斜照却相.迎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解析:选DD项,均偏指“我”。A项,前:杰出的;后:指风韵。B项,前:感觉;后:醒来。C项,前:慢慢地;后:轻缓。2.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解析:选DD项,应为“也无风雨/也无晴”。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代指水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一尊还酹江月..B.举酒欲饮无管弦..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解析:选BB项,“管弦”代指音乐。4.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选出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湖行黄沙道中》)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解析:选DA句正常语序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B句正常语序为“北望中原”。C句正常语序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5.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穿”“拍”“卷”等动词的使用,使画面声形兼备,又有磅礴的气势,从而使豪杰的出现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氛围。)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由梦境转为现实,慨叹现实,显得很消极。)C.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话的表层含意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意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都会成为过去,一语双关,展示了作者旷达的心境。)解析:选B作者感到人生的短暂,与周瑜相对比,激起一种老之将至而功业无成的深沉苦闷,这种对比英雄,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正包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文本精读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8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答案:C7.对《定风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联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D.词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解析:选BB项并没有归隐田园的决心。8.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根据下面一些同学的说法作出自己的回答。①表现了作者很乐意、很享受当时的雨景,同时表现了作者当时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无拘无束的心情。②表现了词人豁达、平静、与世无争的轻松心情。③运用反衬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轻松闲逸、自由自在的心情。④表现了作者无奈、悲观的心情。答案:表现了作者闲适、轻松、自如的心态。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宋代词风 第5课 苏轼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1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