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2.6 辛弃疾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辛弃疾自嘲其姓:“艰辛”“悲辛”“辛酸”“辛苦”“辛辣”!真是一字一滴血,一句一行泪,今天读来,仍让人一字一惊。本是出将入相的天才,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本应驰骋沙场,血溅战袍,却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将胸怀中蕴藏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凝结成著名的辛词。精诵读·晨风吟咏[国学经典]先贤语录: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古文今译:孟子说:“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知行启迪: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专心有恒,反对一曝十寒,半途而废。其实一个人求学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非得有恒心、耐心不可,如果半途而废,只能前功尽弃。古人千百次用种种语言重复过这个道理,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等,无不在强调这个貌似简单的道理。实际上有些道理越简单越宝贵,越是值得记取。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前人的经验虽然不一定都有用,但是其中蕴含的基本道理仍然有效,比如孟子借“辟若掘井”阐发的道理,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诗词探幽]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②。宝马雕车③香满路。凤箫④声动,玉壶⑤光转,一夜鱼龙舞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⑦暗香⑧去。众里寻他⑨千百度⑩,蓦然⑪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⑫处。注释:①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②星如雨:指焰火纷纷,吹落如雨。星,指焰火。③宝马雕车:装饰华丽的马车。④凤箫:箫的美称。⑤玉壶:比喻明月。⑥鱼龙舞: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⑦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女子。⑧暗香:本指梅花,这里借指美人。⑨他:她,古时“她”“他”不分,通用。⑩千百度:千百遍。⑪蓦然:猛然、突然。⑫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赏析: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欢腾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的与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的密约相会,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词人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美文鉴读导读:本文主题集中,不枝不蔓,充满想象。文章叙述了文学史上三位成功名人,他们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守护了历史的期许”。文章一唱三叹,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词生动,语言畅达。最后画龙点睛,照应了全篇。s独上高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一、李白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二、苏东坡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哭一场的痴汉么?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而我只看见你手里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三、辛弃疾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的狂子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却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与你共醉明月。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他山之石☆1.学人称本文主体内容采用第二人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同时,拉近了作者、读者与李白等人的距离,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2.学对比将人们的期望与李白等人的选择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们坚守自我、守护精神家园的美好品质。3.学排比文章所用排比的精妙之处就是排比中暗含用典,如“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一组排比就暗含了用典,它让我们似乎看到了陶潜、嵇康、晏殊等更多孤独的文人,以及更多精彩的人生。4.学选材文章的可取之处便是围绕中心选材,且从不同方面选取材料。文章的主体选取文学史上三位名人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守护了历史的期许”的经历为材料,使李白、苏轼、辛弃疾这些笑傲历史的文化巨人,悠然走入了作者的视野:第一个主体部分写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唐代李白和北宋苏轼,第二个主体部分写生活在国家忧患年代的南宋辛弃疾,时代对他们的期望各不相同,但是三位文豪拒绝世俗的期望、坚守自我却是相同的。心得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预习·翻转课堂[作者档案]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他本人也遭到主和派的打压,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时,韩侂胄当政,辛弃疾一度被起用,不久病卒。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健。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背景回放](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此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时,辛弃疾自江北率领人马回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与不平。十几年来,眼看岁月流逝,壮志难酬。因此,当他登上建康赏心亭远眺时,面对着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郁积在胸中的牢骚和苦闷一吐为快,于是成就了这首流传千古、慷慨激昂的抒情词。(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词写于1205年作者任镇江知府时,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准备北伐。辛弃疾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否则很有可能重蹈覆辙。然而韩侂胄不仅不接受辛弃疾的建议,反而对他产生疑忌,后来北伐失败。辛弃疾从青年时代起就坚决主张抗金,如今大好形势将被断送,恢复中原的理想依然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他登上北固亭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京口名楼,远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抚今追昔,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词。[文化常识]用典类型①点化前人语句。有时也叫侧用,就是指从典故的侧面意义方面用典,旁敲侧击,显现作者自己的用意;或是化用前人语句,使语言更委婉。②明用历史故事。直接引用既往的故事,或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深厚。③暗用历史故事。间接引用典故,把典故融入诗歌中,含蓄隽永,浑然天成,不事雕琢。行文流畅贯通,词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④反用历史故事。即“反弹琵琶”,逆向运用,通过暗示、对比、衬托等手法将典故具有的含义加以引申,言此而意彼。作品分类辛弃疾的词大体上可分为抗战词、农村词、闲适词和爱情词等几类。1.抗战词。表现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例如:《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等。2.农村词。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质朴的民俗。例如:《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清平乐》(茅檐低小)等。3.闲适词。描写退隐心情与感受。这些词于旷达中显沉郁,于闲适中露激愤。例如:《鹧鸪天博山寺作》《水调歌头盟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等。4.爱情词。托意高远,别具特色。例如:《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其中有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基存盘]一、读准字音水龙吟.()遥岑.()玉簪.()螺髻.()脍.()揾.英雄泪()舞榭.歌台()佛狸祠.()孙仲.谋()二、写对字形kuài炙人口市kuài杂huì遥cén远目汗céncén青青子jīnqiàn影jìnɡ妆绥jìnɡ政策fēnɡ火fēnɡ拥而至fēnɡ回路转三、一词多义(1)顾赢得仓皇北顾.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2)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3)如树犹如.此沛公起如.厕孔明真神人也,吾不如.也(4)何倩何.人唤取今日之事何.如开国何.茫然大王来何.操四、词类活用(1)遥岑远目.()(2)玉簪螺.髻()(3)赢得仓皇北.顾()(4)尚能饭.否()五、古今异义(1)献愁供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痛恨。(2)人道..寄奴曾住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规范。【自主校对】一、yíncénzānjìkuàiwènxiècízhònɡ二、脍/侩/烩岑/涔涔/衿倩/靓/靖烽/蜂/峰三、(1)回头看/照顾,顾念/看望,拜访/看(2)动词,远看/名词,农历的每月十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2.6 辛弃疾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1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