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讲数学解题思维策略——高考数学代数推理题一、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指从理解问题开始,从经过探索思路,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进行回顾的全过程的思维活动.在高考试卷中,有一类问题常以高中代数的主体内容——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及其综合部分为知识背景,并与高等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接轨,这就是代数推理题.这类问题立意新颖,抽象程度高,是数学问题的典型代表.具体说来,其思维过程一般分为三步:首先要领会题意(审题)——弄清题目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如果条件和结论是用文字表达的,则把它翻译成数学语言;其次要明确方向——在审题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明确解题目标与方向;最后要规范表述——采用适当的步骤,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和运算,并正确地表述.在这里,第一步是关键,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审题.二、如何审题?1、理清题意审题,就是明确题目的已知和未知,是解题的第一步,这一步不要怕慢.从近年高考命题的特点来看,试卷容量有减少的趋向,目的也就是要突出对考生的能力检查,增加思考量,倡导多给考生一点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其实,题目本身就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可以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和数学含义三方面来理清题意.2、条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诱导解题方向解题实践表明,条件往往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则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可以按照条件列出所有的解题手段表解,根据结论写出可能的解题方向,并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将题目进行分解,避免失分.3、挖掘隐蔽条件对于条件,一定要用足用够.解题过程中的关键之处,往往是题目未明显写-2-出的,即隐蔽给予的.一方面,解题时如果遇到“盲点”,可以回过头来分析是否用足用够条件;另一方面,也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也说明,审题一定不要怕慢.〖例1〗(2005年成都一诊22题)对于函数f(x),若存在0xR,使00()fxx成立,则称0x为函数f(x)的不动点.已知2()(1)1(0)fxaxbxba.⑴若对bR,f(x)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⑵在⑴的条件下,若y=f(x)的图像上A、B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f(x)的不动点,且A、B两点关于直线2(44)ykxaa对称,求b的最小值.〔条件分析〕条件呈包含关系,子条件在结论二中列出.前提条件→解题手段:信息迁移(数学含义)→三个“二次”结合(数形结合);子条件→解题手段:①隐蔽条件;②对称性(数形结合)→垂直、中点(点差法).〔结论分析〕两个结论.结论一→解题方向:不等关系;结论二→解题方向:利用单调性求最值.练习:1、设bxaxxf1log2)(log2)(222,已知21x时,f(x)的最小值是8.⑴求ba;⑵求在⑴的条件下,f(x)0的解集A;⑶设集合},21|||{RxtxxB,且BA,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答案:⑴4ab;⑵xxA0|{}281x或;⑶238521tt或.2、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如果对于任意12,xxR,都有12121()[()()]22xxffxfx,则称函数f(x)是R上的凹函数.已知二次函数2()(,0)fxaxxaaR.⑴求证:当0a时,函数f(x)是凹函数;⑵如果[0,1],|()|1xfx,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⑴略;⑵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0).-3-三、若干具体的解题策略为了使解题的目标和方向更明确,思路更加活泼,进一步提高探索的成效,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具体的解题策略.一切解题的策略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变换,即把面临的问题转化为一道或几道易于解答的新题,以通过对新题的考察,发现原题的解题思路,最终达到解决原题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常用的解题策略有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特殊化、一般化和间接化等策略.1、熟悉化策略熟悉化策略,就是将陌生的题目变为曾经解过的比较熟悉的题目,进而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解题模式,顺利地解出原题.可以在分清题目条件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变换题目的条件、结论及其联系上下功夫.⑴联想回忆基本知识和题型通过联想回忆,找出现有问题和熟悉问题之间的相似之处和相同的知识点,充分利用相似问题中的方式、方法和结论,从而解决现有问题.⑵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题意全方位分析题意,即把题目的所有条件都要分析透,并找到各条件间以及条件和结论间的联系,从中找出熟悉的解题手段;多角度分析题意,就是要善于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适时调整分析问题的视角,找到自己熟悉的解题方向.⑶恰当构造辅助元素通过构造辅助元素,如构造数列、构造图形或几何量、构造等价性命题等,改变题目的形式,变陌生题为熟悉题.〖例2〗(2003年成都一诊20题)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p为非零常数,满足条件:①a1=1;②Sn=4an+Sn–1–pan–1(2n);③23limnnS.⑴求证:数列{an}是等比数列;⑵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⑶若bn=n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nnbbbT21.〔条件分析〕条件呈包含关系,子条件分项列出.子条件①、②→联想回忆:an=Sn–Sn–1(2n);子条件③→联想回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值存在,则公比q的绝对值小于1.-4-〔结论分析〕三个结论.结论一→根据定义证明;结论二→求出公比;结论三→联想回忆:数列{bn}的通项是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积,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解题评析〕⑴证明:∵Sn=4an+Sn–1–pan–1(2n),∴an=Sn–Sn–1=4an–pan–1,(点评:应用an=Sn–Sn–1(2n).)3an=pan–1.∵0p且a1=1,∴)2(01nan,∴)(31常数paann,故数列{an}是首项a1=1,公比3pq的等比数列.(点评:应说明)2(01nan.)⑵解:∵23limnnS,∴23311|3|01pap且,(点评:应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p=1,31q.∴数列{an}的通项为1)31(nna.⑶解:13nnnnnab,∴1221333321nnnnbbbT……①nnnnnT33133323131132……②①–②,得nnnnT331313113212nnn3311)31(1-5-nnn)31(2)31(31nnn)31()31(21231.(点评:使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前n项和.)∴nnnnT)31(23)31(43491.练习:1、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为Sn,已知nnnSa)21(1.⑴写出{a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⑵对于给出的正整数k,当nk时,ASaknknn1lim,且)001.0,1.0(A,求k值.答案:⑴)1(21nnann;⑵k=2,3,4.2、一计算装置有一数据入口A和一个运算结果的出口B.将自然数列{}(1)nn中的各数依次输入A口,从B口得到数列{}na.结果表明:①从A口输入n=1时,从B口得到113a;②当2n时,从A口输入n,从B口得到的结果na是将前一结果1na先乘以自然数列{}(1)nn中的第1n个奇数,再除以自然数列{}(1)nn中的第n+1个奇数.⑴从A口分别输入2和3时,从B口分别得到什么数?⑵猜测并证明当入口A输入自然数列{}(1)nn时,从B口得到的数列{}na的通项公式;⑶为满足计算需要,工程师对装置进行了改造,使B口出来的数据na依次进入C口进行调整,结果为一列数据{}nb.若1()nnbpnqa,则非零常数p、q满足什么关系式,才能使C口所得数列{}nb为等差数列?答案:⑴115和135;⑵1(21)(21)nann;⑶2pq.3、一个正三棱锥,其侧棱长为1,且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求该三棱锥的外-6-接球的表面积.答案:3.2、简单化策略简单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结构复杂、难以入手的题目时,要设法将其转化为一道或几道比较简单、易于解答的新题,以便通过对新题的考察,启迪解题思路,以简驭繁,解出原题.简单化是熟悉化的补充和发挥.一般说来,我们对于简单问题往往比较熟悉或容易熟悉.因此,在实际解题时,这两种策略常常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只是着眼点有所不同而已.解题中,实施简单化策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常用的有:寻求中间环节,分类考察讨论,简化已知条件,恰当分解结论等.⑴寻求中间环节,挖掘隐含条件就多数结构复杂的题目的生成背景而论,大多是由一些简单题目经适当组合并抽去中间环节而构成的.因此,应尽可能从题目的因果关系入手,寻求可能的中间环节和隐含条件,把原题分解成一组相互联系的系列题,以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⑵分类考察讨论某些题目,其解题的复杂性在于它的条件、结论(或问题)包含多种不易识别的可能情形.对于这类问题,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准,把原题分解成一组并列的简单题,有助于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⑶简化已知条件,恰当分解结论如果解题的复杂性来自于条件或结论的抽象概括,可以考虑将条件进行简单化处理,或尝试把结论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部分,以便各个击破,解出原题.〖例3〗已知等比数列}{nx的各项为不等于1的正数,数列}{ny满足)10(2logaaaynxn且,设183y,126y.⑴求数列}{ny的前多少项和最大,最大值为多少?⑵试判断是否存在自然数M,使当nM时,1nx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相应的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令),13(log1Nnnxanxnn,试判断数列}{na的增减性.〔条件分析〕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解题手段:等比数列;第二个条件→解题手段:两个数列间的关系→等比数列的对数;第三个条件→解题手段:第二个数列具体化.-7-〔结论分析〕三个结论,皆属探索性命题.结论一→最值探索;结论二→有界性探索;结论三→单调性探索.〔解题关键〕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解题评析〕(I)设等比数列}{nx的公比为)1(qq,则naxnxaynlog2log2.∵qxxxxyyannananannlog2log2)log(log2111,∴数列}{ny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点评:挖掘隐含条件——数列}{ny为等差数列.)∵183y,126y,∴2336yyd,nnyyn224)2()3(3.设数列}{ny前k项和最大,则1211001kyykk,∴前11项和及前12项和为最大,其和为132.(II)Nnaxnn,12.若1nx,即112na,当a1时,n12,不等式不成立;当0a1时,n12,不等式成立.(点评:分类考察讨论.)∴存在,14,13,12M,当nM时,1nx恒成立.(III)1211loglogloglog12)1(12)1(12112nnaaaxananananxnnn.∵)13(0)12)(11(1121111101nnnnnnnaann,∴n13时,数列}{na为递减数列.-8-练习:1、若函数)20(2385cossin2xaxaxy的最大值为1,求a的值.答案:23a.2、已知0c.设P:函数xyc在R上单调递减;Q:不等式|2|1xxc的解集为R.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试求c的取值范围.答案:1(0,][1,)2c.3、设函数2()fxaxbxc,对一切[1,1]x,都有|()|1fx,求证:对一切[1,1]x,都有|2|4axb.3、直观化策略直观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内容抽象、不易捉摸的题目时,要设法把它转化为形象鲜明、直观具体的问题,以便凭借
本文标题:数学解题思维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