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林文程所长中共国防军事战略问题
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中共國防軍事戰略林文程博士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2中共國防軍事戰略中共軍事戰略的演進壹、人民戰爭軍事戰略貳、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戰略參、高技術下的局部戰爭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中共軍事戰略的演進壹、人民戰爭軍事戰略1949至1982年間貳、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戰略1982至1991年間參、高技術下的局部戰爭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後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壹、人民戰爭軍事戰略1.1毛澤東對戰爭的看法1.2中共對世界大戰前景的看法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51.1毛澤東對戰爭的看法在此一時期,中共對戰爭及世界情勢的看法,基本上是以毛澤東的看法為依歸毛澤東對戰爭的看法又深受馬列主義影響馬克斯認為:「一般戰爭的根源,只要有利益相互對立、衝突與社會地位不同的階級存在,階級間的戰爭就不會熄火。」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61.1毛澤東對戰爭的看法馬克斯與列寧均認為只要剝奪階級存在一天,戰爭就會繼續存在,要根絕戰爭就要先消除財產私有制,及消滅人類社會中的階級現象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方法,由工人階級組織無產階級軍隊,以革命的暴力推翻統治階級,實現無產階級專政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71.1毛澤東對戰爭的看法戰爭為「民族與民族、國家和國家、階級和階級、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相互鬥爭的最高形式」戰爭為一種流血的暴力,是一種群體的對抗行為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81.1毛澤東對戰爭的看法毛澤東將戰爭分成四種:(1)階級與階級間的戰爭;(2)民族和民族間的戰爭;(3)國家和國家間的戰爭;(4)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間的戰爭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91.2中共對世界大戰前景的看法在毛澤東統治時期,中共一直認為新的世界大戰存在爆發與制止兩種可能性在1957年以前,中共比較強調第三次世界大戰被制止的可能性在1957至1963年間,中共依舊強調新世界大戰是否爆發有兩種可能性,但著重於強調其不可避免性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01.2中共對世界大戰前景的看法從1964年起,至1976年文革結束止,中共認為「大戰不可避免,迫在眉睫」必須立足於戰爭,以準備大打、早打出發,積極備戰因此,毛澤東在此時期提出「備戰、備荒、為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建設大小「三線」的政策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11.2中共對世界大戰前景的看法這種「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看法,一直延續到1980年代對中共的軍事戰略,產生深遠的影響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2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中共在建立政權後,初期所處的國際環境,是國際體系形成兩極化格局,東西冷戰已經展開中共選擇一邊倒向蘇聯社會主義陣營,與蘇聯締結盟約,取得對美國之基本嚇阻力量,但是也斷絕來自美國之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可能性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3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中共勇敢地派兵介入韓戰,抗美援朝,雖然增加蘇聯對中共的信任,但是也升高美國對中共的敵視美國在東亞地區建構軍事同盟體系及在前進基地駐軍,建立對中共的圍堵網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4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在1960年代下半期,陷入越戰泥淖的美國謀求自中南半島脫身,對中共的威脅大為降低1960年中蘇共公開分裂後,雙方的關係日趨惡化1969年發生珍寶島流血衝突,之後,蘇聯對中共的武力威脅顯得立即而迫切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5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中共的國家安全,從1960年末期起,橫亙整個1970年代,面臨來自蘇聯的重大威脅中共在1962年與印度發生邊界流血衝突在1979年發動逞越戰爭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6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中共在此一時期,基本上,所面臨的主要威脅是兩超強,先是來自美國,後來是來自蘇聯就內在環境而言,中共建政初期,忙著肅清中國大陸的殘餘反抗力量,鞏固政權的統治地位,整頓內戰結束後備受摧殘的經濟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7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在資金缺乏、人才凋零、技術不足的情況下,中共的武器裝備,在1950年代只能靠蘇聯的技術援助或贈與在1960年代中蘇交惡之後,此一來源也遭到斷絕,自己摸索仿造,困難重重中共的領導階層,在1950年代,是處於相對穩定時期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8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1959年整肅彭德懷,並由林彪取代彭德懷擔任國防部長,卻對中共的建軍路線造成很大的影響林彪凸出政治的左傾思想,打擊彭德懷在提倡軍隊專業化上的努力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191.3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中共政權與社會,在整個1960年代是逐漸向左傾斜1966年文革發生後,社會陷入動盪不安局面,西方的科學技術被指為走資派的東西而受到鄙視軍事訓練講究紅而不重視專,武器裝備落後破舊問題非常嚴重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20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在外有強敵威脅、內則國力尚非常薄弱的困境下,中共採取人民戰爭的軍事戰略強調人民戰爭必須具備的兩條件,是戰爭的正義性與廣泛的群眾性缺少任一要件,就不能稱之為人民戰爭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21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依據楊得志所主編:《中國軍事大辭典》之闡述,人民戰爭之主要理論觀點有三:(1)戰爭正義性是實行人民戰爭基礎(2)戰爭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3)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是人不是物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22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中共絕大部份時間是處於以寡擊眾、以小搏大的劣勢,不論兵力數目或武器裝備均遠遜於對手毛澤東的軍事戰略的首要原則是避免與國民黨軍隊或日本軍隊正面作戰,亦即避免正規戰、陣地戰,而是採取所謂「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的戰術戰略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23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在面對優勢的敵人,中共所採取的是「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的游擊戰略與戰術在戰術上,中共遵循的是速決戰,應用的是「敵進我退,敵退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進」的游擊戰術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26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不管是採取「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的戰術戰略,或是採取游擊戰術,獲勝的關鍵在於紅軍與民眾的關係毛澤東指出: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0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在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戰略中,民兵發揮相當關鍵的作用民兵與野戰部隊和地方武裝力量構成「三位一體」的軍事體系中共革命起家,主要是靠陸軍打游擊,沒有海軍、空軍,依然能夠贏得內戰海、空軍是屬於高科技之昂貴軍種,中共建政之初,並沒有足夠之科技能力與財力來發展海軍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1三位一體民兵不僅為軍隊提供各種服務、情報和人力,而且偕同其它武裝力量攻擊敵軍毛澤東將戰爭分成防禦、僵持、反攻三個階段在防禦階段,中共將動員整個國家,對敵人進行持久消耗戰,民兵是地方武裝力量,均扮演重要角色BACK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21.4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中共的領導中共一再強調:中國共產黨完全代表民意,最能瞭解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戰爭必須由中共來領導,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3貳、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戰略2.1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2.2鄧小平對戰爭的看法2.3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戰略的內涵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42.1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1982年以後,中共與美國的關係轉趨平淡,但是與蘇聯的關係卻出現改善契機中共開始標榜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共的國家安全,在此一時期,不再面臨重大的外來威脅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52.1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1980年代末期,蘇聯與東歐政局出現劇變,共產政權紛紛垮台,對中共政權造成很大衝擊中共所擔心的不是外來的軍事威脅,而是西方國家對中共採取和平演變策略就內在環境而言,鄧小平已經鞏固其領導地位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62.1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1978年以後,中共在已決定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在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的政策下,中共解散人民公社、允許私有制的存在、設立特區、引進外資採取一些政治革新的措施,來提高行政效率及防範弊端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72.1中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中共已經開始從較為務實的角度,來看待國際情勢及追求內部的政經發展目標,不再激情地追求意識形態的目標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82.2鄧小平對戰爭的看法進入1980年代之後,隨著鄧小平的權力地位日趨穩固,鄧小平已經敢在戰爭上提出有別於毛澤東的看法鄧小平對戰爭的看法,可分成以下幾點來加以說明: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39(一)較長時間不發生世界戰爭是可能的鄧小平的說法,修改了過去幾十年中共認為可能早打大打世界大戰的觀點鄧小平所持的理由有三BACK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1(二)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鄧小平認為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世界的經濟已向國際化、區域化、和集團化發展,相互依賴程度增加,發動戰爭將損人不利己核武器的恐怖毀滅力量,是制約戰爭的一個重要力量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2(二)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戰爭的經濟效益已經下降,運用戰爭手段所付出的代價,可能超過所得冷戰時期所形成的東西兩大集團或美蘇兩超強對抗的兩極格局,已不復存在世界已朝多極化格局發展,世界大戰的危險大大降低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3(二)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鄧小平認為:中共「要充分利用今後較長時間內,大仗打不起來的和平環境,在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前提下,抓緊時間,有計畫、有步驟地加強以現代化為中心的根本建設,提高軍隊素質,增強我軍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的自衛能力。」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4(三)局部戰爭與地區衝突是當代戰爭主要形式鄧小平認為美蘇打不起來,就無世界大戰,小的戰爭不可避免大戰固然可以推遲,但偶然的、局部的情況是難以完全預料的世界戰爭的主要形態是局部戰爭,這也是中共最可能捲入的戰爭形態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5(三)局部戰爭與地區衝突是當代戰爭主要形式因為中共與周邊國家政治、文化、經濟形態不同,一些歷史上留下來的邊境劃分糾紛,可能引發中共與這些國家的軍事衝突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6(四)戰爭的主要根源是霸權主義雖然鄧小平認為「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和平是可以贏取的」,然而他認為戰爭的威脅依舊存在與毛澤東看法不同的是,毛澤東強調戰爭的根源是帝國主義,「只有帝國主義被消滅了,才會太平」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7(四)戰爭的主要根源是霸權主義鄧小平則以霸權主義取代帝國主義,作為現代戰爭的根源他強調:「當今世界不安寧,來源於霸權主義的爭奪。」帝國主義與霸權主義之區別,在於前者是一種社會制度或意識形態;而後者是一種國家行為,或國家對外政策2019/9/8林文程所長:中共國防軍事戰略問題48(四)戰爭的主要根源
本文标题:林文程所长中共国防军事战略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8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