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重点)2.了解两点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的推导方法.(难点)3.体会坐标法在几何中的作用.(重点)4.坐标法在证明几何问题中的应用.(难点)1.通过学习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2.借助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及坐标公式及坐标法,提升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自主预习探新知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x1,y1),B(x2,y2),则有d(A,B)=|AB|=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A(x1,y1),B(x2,y2),设点M(x,y)是线段AB的中点,则有x=,y=.x2-x12+y2-y12x1+x22y1+y221.已知A(1,2),B(a,6),且|AB|=5,则a的值为()A.4B.-4或2C.-2D.-2或4D[a-12+6-22=5,解得a=-2或4.]2.以A(5,5),B(1,4),C(4,1)为顶点的三角形为________.等腰三角形[由题意|AB|=17,|AC|=17,|BC|=18,显然△ABC为等腰三角形.]3.(1)如图,若A(-1,1),C(3,1)连线的中点为M1(x,y),则x,y满足什么条件?(2)若B(3,4),那么BC的中点M2的坐标是什么?[答案](1)x=1,y=1(2)3,52.合作探究提素养两点的距离公式的应用【例1】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a,0),B(a,0),C(0,3a).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解]由两点的距离公式得|AB|=a+a2+0-02=2|a|,|BC|=0-a2+3a-02=2|a|,|CA|=-a-02+0-3a2=2|a|.∴|AB|=|BC|=|CA|,故△AB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边长判断三角形形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等腰、等边、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在进行判断时,一定要得出最终结果,比如一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我们只通过两边长相等判定它是等腰三角形则是不正确的.1.本例若改为:已知A(-1,-1),B(3,5),C(5,3),试判断△ABC的形状.[解]d(A,B)=[3--1]2+[5--1]2=42+62=52=213,d(A,C)=[5--1]2+[3--1]2=62+42=52=213,d(B,C)=5-32+3-52=22+22=8=22.所以|AB|=|AC|≠|BC|,且显然三边长不满足勾股定理,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中点公式的应用【例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4,2),B(5,7),对角线交点为E(-3,4),求另外两顶点C、D的坐标.[思路探究]先分析点的关系,借助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尝试运用中点公式列方程组求解.[解]设C点坐标为(x1,y1),则由E为AC的中点得:-3=4+x12,4=2+y12,得x1=-10,y1=6,设D点坐标为(x2,y2),则由E为BD的中点得-3=5+x22,4=7+y22,得x2=-11,y2=1,故C点坐标为(-10,6),D点坐标为(-11,1).1.本题是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依据中点公式列方程组求点的坐标的.2.中点公式常用于求与线段中点、三角形的中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有关的问题,解题时一般先根据几何概念,提炼出点之间的“中点关系”,然后用中点公式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0),B(2,0),D(1,3),求顶点C的坐标.[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中点坐标相同.设C点坐标为C(x,y),则0+x2=2+12=32,0+y2=0+32=32,∴x=3,y=3,即C(3,3).坐标法的应用[探究问题]1.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提示](1)要使尽可能多的已知点、直线落在坐标轴上;(2)如果图形中有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则考虑其作为坐标轴;(3)考虑图形的对称性:可将图形的对称中心作为原点、将图形的对称轴作为坐标轴.2.建立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影响最终的结果吗?[提示]不影响.【例3】在△ABC中,D为BC边上任意一点(D与B,C不重合),且|AB|2=|AD|2+|BD|·|DC|.则△ABC为()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都不对[思路探究]几何证明问题⇒坐标法⇒借助代数运算证明A[如图所示,作AO⊥BC,垂足为O,以BC所在直线为x轴,OA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0,a),B(b,0),C(c,0),D(d,0)(b<d<c).因为|AB|2=|AD|2+|BD|·|DC|,所以b2+a2=d2+a2+(d-b)(c-d),所以-(d-b)(b+d)=(d-b)(c-d),又因为d-b≠0,所以-b-d=c-d,即-b=c.所以|OB|=|OC|.又AO⊥BC,故△ABC为等腰三角形.]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斜边BC的中点为M,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证明:|AM|=12|BC|.[解]如图所示,以Rt△ABC的直角边AB,AC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0),(0,c).因为点M是BC的中点,故点M的坐标为0+b2,0+c2,即b2,c2.由两点距离公式得|BC|=0-b2+c-02=b2+c2,|AM|=b2-02+c2-02=12b2+c2.所以|AM|=12|BC|.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常见技巧1.对于平面几何中证明边相等(或不等)、求最值等类型的题目,可以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将几何问题代数化,使复杂的逻辑思维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从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2.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要尽可能地将平面几何图形中的点、线放在坐标轴上,但不能把任意点作为特殊点.1.本节课的重点是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难点是坐标法在证明几何问题中的应用.2.学习本节课要掌握的规律方法(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应用,(2)中点坐标公式及其应用,(3)坐标法的应用.3.本节课的易错点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的坐标不能正确的写出.当堂达标固双基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A,B两点的距离与A,B的顺序无关.()(2)中点坐标公式中两点位置没有先后顺序.()[答案](1)√(2)√2.已知A(-8,-3),B(5,-3),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A.32,2B.-32,-3C.-32,3D.32,-3B[由中点坐标公式可以求得.]3.若x轴上的点M到原点与到点(5,-3)的距离相等,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3.4,0)[设点M的坐标为(x,0),由题意知|x|=x-52+0+32,即x2=(x-5)2+9,解得x=3.4,故所求点M的坐标为(3.4,0).]4.已知矩形相邻两个顶点是A(-1,3),B(-2,4),若它的对角线交点在x轴上,求另外两顶点的坐标.[解]设对角线交点为P(x,0),则|PA|=|PB|,即(x+1)2+(0-3)2=(x+2)2+(0-4)2,解得x=-5,所以对角线交点为P(-5,0).所以xC=2×(-5)-(-1)=-9,yC=2×0-3=-3,即C(-9,-3);xD=2×(-5)-(-2)=-8,yD=2×0-4=-4,所以D(-8,-4).所以另外两顶点的坐标为C(-9,-3),D(-8,-4).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2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1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