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享有盛誉的跨国企业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中国第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自主品牌双十一蝉联天猫大家电销售量冠军,单日销售额3.24亿以冰箱、洗衣机为龙头,涵盖广泛的全品类家电企业全球化与国际化•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融入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扩过公司的国际化问题随之产生。目录一、走进海尔二、海尔在全球三、海尔与TCL、格兰仕的国际化之路的对比四、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五、展望中国电商的国际化名称演变Haierishigher.PARTONE走进海尔走进海尔•海尔名称的由来•海尔的集团战略•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的模式创新•多品牌战略•整体战略•业务领域战略•竞争战略集团战略-发展名牌-“吃休克鱼”的经营管理战略-发展国际战略-销售-质量-生产-大集团战略-大品牌--大科研-大市场--激活资本-企业文化统一本地专业化本地多元化多地多元化扩过多元化以质量取胜,不打价格战•“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是非观)•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发展观)•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是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利益观)企业文化海尔OEC的企业价值观O----Overall全方位E----Every(one、day、thing)每人、每天、每事C----ControlClear控制和清理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人即员工,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用户需求。人单合一即让员工与用户融为一体。而双赢则体现为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是为适应互联网时代挑战而进行的创新,它兼具时代性和国际性,是国际权威认可的方向。模式创新•海尔•卡萨帝•统帅•日日顺•AQUA•斐雪派克多品牌战略PARTTWO海尔在全球1984中国1999美洲2001欧洲2009澳洲1993中东非1999南亚2002东盟全球分布渐进论1994-1998OEM(贴牌经营)1998至今建设工厂基地本土化的海尔-本土化的名牌(本土化的关键是融智)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的约翰森和瓦得协姆·保罗,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际来看,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额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扩过经营方式的演变发展。(一)管理的国际化:创造员工忠诚度(二)服务的国际化:创造用户忠诚度(三)品牌的国际化:创造国际竞争力三大支点海尔在全球•海尔国际化的动因•海尔国际化的战略要点•海尔是怎么做到的?•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海尔美国海尔国际化的动因•国内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开拓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化,狼群来了•国门之内无名牌,谋求长期生存•(一)市场进入战略•1、目标市场选择——先难后易•2、市场进入方式——先易后难•(二)“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三)创造本土化国际名牌战略•(四)整合全球资源战略战略要点投资手段和指导方针•先难后易原则•高起点原则•三个三分之一原则•复合型人才的用人原则海尔是怎么做到的?行之有效的投资手段•优质优价•建立海外信息站和设计分部•形成广泛的国际技术联盟•海外子公司的建设与管理经验•投资的借鉴•盈亏平衡点的投资思维•合资与控股结合的投资方式•高成本模式•组织结构•速度与质量•剧烈的竞争•低研发能力•多元化•巨额的债务风险存在的问题•海尔进入美国之初攻下的五个山头:•海尔美国公司与青岛总部对办事效率的理解不同•中国员工赴美的签证问题。•冰箱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中美两国国情有关的所有复杂因素。•中美文化差异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海尔品牌在美国的美誉度有待提高。案例分析:海尔美国1999年初,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的生产制造基地的奠基标志着海尔团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产生,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生产中心在南卡州,销售中心在纽约。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阶段。张瑞敏把海尔的这一思路概括位“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海尔(美国),是美国的海尔•一、置地---扎根的决心,海尔(美国)将美国当新家•二、本土化--扎根的诚意,海尔(美国)将员工当家人•三、贴近消费者--扎根的目的,海尔(美国)将顾客当亲人•四、美国的“海尔大道”将更长•五、中国制造业推动了美国服务业,实现“双嬴”海尔美国PARTTHREE海尔与TCL、格兰仕国际化的对比•国际化模式•国际化模式比较•国际化的困局海尔与TCL、格兰仕国际化的对比海尔与TCL、格兰仕国际化的对比格兰仕集团是一家定位于“百年企业世界品牌”的世界级企业,在广东顺德、中山拥有国际领先的微波炉、空调及小家电研究和制造中心,在中国总部拥有13家子公司,在全国各地共设立了60多家销售分公司和营销中心,在香港、首尔、北美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全球性规模经营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广州2010年亚运会合作伙伴。旗下拥有TCL集团、TCL多媒体科技、TCL通讯科技,通力电子等四家上市公司。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及投资业务群,物流及服务业务群。•国际化模式•国际化模式比较•国际化的困局海尔与TCL、格兰仕国际化的对比•(一)海尔的国际化道路:先难后易•(二)TCL的国际化道路:先易后难•(三)格兰仕的国际化道路:贴牌战略(OEM)国际化模式•相同之处•1.国际化的经营目标。•2.国际化的过程中注重产品的质量。•3.国际化的过程中重视服务。国际化模式比较•不同之处•1.国际化品牌策略不同。•海尔始终只打自己的品牌,坚持走出中国创名牌;TCL与汤姆逊组建合资公司后,在北美和欧洲两个重量级市场则主要使用RCA和THOMSON两个品牌,在欧洲市场依赖这两个品牌而在发展中国家TCL则推广自有品牌。格兰仕则主要使用OEM(贴牌生产)方式给跨国公司进行贴牌生产。•2.国际化战略不尽相同。•在战略上,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战略,主要采用全资公司为主的日韩模式。TCL采取先易后难的战略,主要采用合资并购的美国模式。格兰仕则主要使用OEM方式。•3.产品组合策略不完全相同•海尔实行多元化的发展,TCL从集中化不断向多元化过渡,格兰仕则集中专业化生产。国际化模式比较•(一)海尔面临的困难:高成本模式能维持多久•(二)TCL面临的困境:核心技术能力不足•(三)格兰仕OEM战略面临的问题:品牌战略软弱,利润率较低国内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在制定走出去的战略时,易采用格兰仕OEM(贴牌生产)模式;而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采用海尔、TCL的模式是较为合适的。国际化困局对中国企业的启示PAREFOUR(一)必须拥有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二)必须打造国际化的品牌(三)必须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制定自主创新的发策略(四)必须建立系统的国际营销渠道(五)必须注重文化的融入与创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与东道国的和谐发展海尔的国际化对中国企业的启示•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的国际化之路。•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做到与主流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和营销•重视开发欧美以外的小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机遇•正确把握国际化契机,不要盲目寻求全球化扩张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和注意的问题PAREFOUR展望中国电商的国际化•随着中国电商的蓬勃发展,国际化已经初露端倪。2014年,京东、alibaba相继在纳斯达克上市,实现资本的全球化运作,在全球范围内募集资金。此外,全球购在网络平台初步成型,供应链的国际化也已实现。•但是,面对全球广阔的国际市场,发达国家的电商巨头都已经站稳脚跟,面对服务、管理、消费特征的全球化差异,中国电商的国际化之路也注定会艰辛而不平凡,让我们拭目以待!展望中国电商的国际化然后,然后,然后就没有了。小组成员:邵祥辉郭金亮魏然王金喜
本文标题:海尔国际化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