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水产科技指导员工作总结范文
水产科技指导员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范文:科技指导员工作总结2021年蚕桑科技家园指导员个人工作总结今年是我市实施蚕桑科技家园工程的第二年。今年以来,以实施省级科技入户工程为契机,以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品种、技术和主题培训为重点,以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工程带动和典型示范,构建了以优质蚕茧饲养技术为主要对象的新型示范推广服务平台。在省、市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不断探索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开展入户指导和技术培训,使我镇蚕桑科技入户工作卓有成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受到广大蚕农和农业科技干部的热烈欢迎。高明镇蚕桑业具有辉煌的过去,但随着近几年来工商业的发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蚕桑业,必然受到冲击,大规模发展是不可能,但在现阶段,蚕桑生产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只要冷静面对新形势,努力克服制约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蚕桑综合经营效益,蚕桑生产就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忘,所在这种形势下,就要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来更好地推动蚕桑业稳定的发展,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经营,形成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并将此作为事关全市蚕桑发展的重点调研课题,做强“一村一品”产业,现将今年科技入户工作进展、实施成效、存在问题等情况汇报如下。一、科技入户的必要性蚕桑科技入户工程是集茧丝绸行情的信息发布、技术资料发放等诸多功能于一身,搞好蚕桑科技入户工作是目前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迫切要求,也是技术更新、品种更新及省力化生产的必然要求。通过蚕桑科技入户工作可以大大提高蚕桑生产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广度、深度与效率,对优质茧基地、蚕桑区域化及高效蚕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是蚕桑业稳定、巩固、提高的基础。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客观因素决定了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入户工作培训的力度。1、技术、品种更新的要求。由于现代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品种的不断更新,客观上要求不断加大蚕桑技术培训力度,从而不断推广普及蚕桑新科技。2、节耗增效省力化的要求传统的栽桑养蚕生产,其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为解决蚕业生产日益突出的劳动生产率,走节耗增效省力化之路,是实现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蚕桑科技入户工程的力度,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二、实施成效1、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由于实施了蚕桑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到位,农民掌握并运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茧饲养技术,提高了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实现了节本增收,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全市突出抓好了十个镇的蚕桑科技入户建设工作,按照“栽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簇具方格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今年与去年相比,各方面的成绩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2、带动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蚕桑科技入户工作是蚕桑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关键,实施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挂钩结对机制,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的农业科技入户是现阶段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科技成果到户率、推进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是农林部门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增强了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能力。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帮助下,到目前为止,多数示范户能结合自己的养蚕实际,学用结合,成功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中碰到的新问题,形成了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良性转化通道,示范户的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四、经验做法1、做好宣传发动把茧丝绸市场行情、发展前景和蚕桑建设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建设措施等宣传到千家万户,充分调动广大蚕农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上下一心,整体联动,人人肯干,个个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2、重点突破,实现小蚕共育化小蚕共育是提高养蚕单产,增加养蚕效益的关键,以今年春季饲养蚕种数量为基础,每30张蚕种建立一个共育点,确保示范村全面实现小蚕共育化。要强化消毒防病措施,做到一个村民居住院建一个消毒池,并在各季养蚕前组织专业队集中统一消毒,确保养蚕无病高产。3、扎实推进,实现大蚕省力化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蚕桑“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要按照每养一张蚕种配置30—40平方米的饲养面积的标准,大力推行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降低劳动强度和养蚕成本。4、加强培训,认真指导围绕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我们组织专家分类分批对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户进行了培训,尤其在对蚕桑生产的关键环节集中进行专题培训:一是针对今年5月春蚕期间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春蚕蚕饲养管理技术培训;二是8月份对全市的养蚕大户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2021年以镇区集中举办技术培训班25次,发放技术明白纸20套共15000余份,技术资料2000余册,专家组组织现场指导15次,受训示范户达4000人次,培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培育科技示范户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着力点,在实践中积极摸索,不断总结。一是技术人员始终把示范户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作为科技入户工作的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对养蚕大户进行技术指导,以科技示范户为抓手,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养蚕水平和技术,以提高质量和产量,增加收入,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抓好示范村,促进优质茧基地建设和发展。二是实行一村一名指导员、两村一名专家制度,通过专家培训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培训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方式。指导员在生产的关键环节对每个示范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每户不低于20次,除了登门服务,指导员还通过电话、信函、互联网等形式进行及时指导,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即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今年春茧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心居村5组石征华全年16.5张,张产达82.8市斤;中心居丨组鲍义平全年饲养10.5张,张产达81.6市斤。5、重点建设,“一村一品”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向蚕农提供适合我市饲养的新品种和适宜新技术,中心居科技示范户12户。实行统一选种、统一管理。在特色村共示范推广新品种“苏豪交钟晔,“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的建立,形成“精、专、新、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为技术指导员,示范户提供了观摩学习的基地,也为全面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四、存在问题一是茧价低而不稳。主要因利润分配不合理所致,茧商、丝厂、外贸占据了较大利润分额,而蚕茧收购价长期低而不稳,与其它农产品价格水平比较增幅很小,更远远低于劳务收入增长幅度,严重挫伤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二是产业意识不强。受经济和文化贫困的双重束缚,农民对栽桑养蚕的认识只停留在捉现成、算小帐、赚活钱上,小农意识严重,产业意识不强,赚钱就栽、赔钱就刨的短期行为普遍存在,不少农民抛荒弃管,不愿养蚕,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三是整体效益不高。从目前情况看,我镇张蚕产茧40公斤以上,属全省较高水平,但重栽植、轻管理的粗放式、掠夺式经营现象较为普遍,全镇可利用高产桑园面积虽然有限,但有桑不养蚕、桑未其用和浪费桑叶资源的现象严重存在,致使养蚕数量长期得不到有效增长。四是饲养方式不新。全市养蚕大多是以家户为主体的传统经营方式,落后饲养方式普遍存在,蚕发育慢、发病率高。五是青壮蚕农不多。全市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或陪子女上学做饭,使农村多为老幼村,给蚕桑业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不少村栽桑缺劳力,养蚕靠老幼,既不利发展特色产业,推广适用新技术,同时造成大部分蚕桑资源的闲置浪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基于上述分析,蚕桑要发展,必须立足“特色”、“精品”,面向大市场,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拓展相结合、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兴桑养蚕意识,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实施强村大户和“一村一品”示范带动战略,加强原有桑园管理,稳步发展生态型蚕桑基地和粮桑间作耕地保护型桑园,充分挖掘养蚕潜力,不断扩大养蚕数量,增加养蚕设施投入,大力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千方百计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确保蚕桑业上台阶、建基地、创品牌。二是提高蚕桑产业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和大蚕省力化平台育、大棚养蚕、纸板方格簇使用等新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及设施装备水平,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优质高产。三是搞好蚕桑综合开发利用。用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开发研究蚕桑资源在保健、药用、食品、饲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走复合经营之路,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平台。利用信息网络及时了解蚕桑产业动态和市场信息,宣传丹阳蚕桑产业开发情况。建立健全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充实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培养一批乡镇蚕桑专业能手,带动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入户工程是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今年,我们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以“科技入户”工作为重点,转变思想,狠抓优质茧生产和基地建设,抓养蚕大户,服务优质茧生产,增加蚕农收入。高明镇农服中心鲍晓琴第二篇范文:科技指导员工作总结科技指导员工作总结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科技指导员,一年来能够深入基地,努力工作,认真履行农业科技指导员职责,通过对负责的10户小辣椒示范户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保证了各项技术的落实,小辣椒产量、种植效益和示范户种植技术均有提高,在当地起到了示范作用。现把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示范户产量及效益2021年我负责靑华镇三里营村十户辣椒科技示范户,总面积为15亩,平均亩产362斤,亩产值1500元。扣除亩成本1200元,亩纯收入300元,是种植玉米纯收入2倍。该村示范户张进杰2021年度被确定为小辣椒示范户,该户在本年度种植辣椒10亩,亩收小辣椒410公斤,成为辣椒高产典型之一。二、主推技术1.推广杂交品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小辣椒杂交种具有产量高,色素和辣味素含量高,抗性好等特点,比益都红增产30-100%,并且,适于干鲜两用。随着小辣椒加工企业的引入,对红鲜椒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因此,大力发展小辣椒杂交种是实现小辣椒提质增益的关键措施。根据几年来我市小辣椒生产实践,10户示范户选择了宛椒(206)为种植品种。2.标准化育苗技术小辣椒属于育苗移栽作物,而椒苗质量与小辣椒产量质量密切相关。为培育优质健壮椒苗,应规范播种时间、播种技术、营养土的配比、种子和土壤消毒、水肥管理和温度管理等技术,实现标准化育苗。为小辣椒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环保奠定基础。3.地膜复盖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年降雨量小,干旱是农业生产的第一限制因素,发展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广小辣椒地膜复盖栽培,一方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有限的水分得到充分利用,弥补气候干旱的弱点,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实现节本节水;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前期地温和土壤肥力,有利促进小辣椒早期生长发育,实现早封垄,早结果,延长有效结果期,提高优质椒率,实现增产、提质、增效。4.黑膜无药除草技术市场上销售的地膜有白色和黑色两种,因白膜透光性好,膜内水分和温度适宜,杂草生长迅速,必须用除草剂控制,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污染了环境,有时还对椒苗产生药害。在苗孔封闭不严或田间作业踩踏下除草济药膜被破坏后,杂草滋生现象时有发生。利用绿色植物叶绿素形成需要光照的原理,使用黑膜复盖,膜内杂草的叶绿素合成困难,除草效果显著,而抗旱保水和增产效果与白膜相当,每亩可节约用药用工成本12元,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药害发生,实现节本、增效、优质、环保。5.配方施肥技术根据耕地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小辣椒生长发育需肥规律,确定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和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改变原有传统经验施肥,提高施肥效率。遵循增钾、控氮、补镁钙、忌氯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氮磷钾施肥比例是N:P2O5:K2O为1:0.2:1.4;镁钙肥可作
本文标题:水产科技指导员工作总结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3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