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1课时体味文化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01自读教材·导学知识点一德国闪击波兰1.战争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突袭,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波兰亡国:英法联军宣而不战,波兰孤军奋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波兰灭亡。□1波兰3.德国在波兰的统治:德军在波兰建立许多集中营,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集中营。成千上万的波兰人民被法西斯德军屠杀。□2奥斯威辛思维点拨由于波军部署不当,装备十分落后,德军集中了强大的兵力,采用突然袭击的“闪电战”战术;英、法对德宣而不战,波军孤军备战,寡不敌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能够集中精力在波兰西线作战,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波兰的迅速灭亡。归纳总结1.德国首先进攻波兰的目的:侵占波兰,消除东西两线作战的威胁,同时为德国提供大量粮食和劳动力。2.“西线无战事”是绥靖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体现。英法企图以妥协退让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企图祸水东引,使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两败俱伤。知识点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1.背景(1)英、法、苏意识到德国的威胁,开始采取联合行动,但三国的谈判破裂。(2)苏联同德国签订,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对对方采取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同时附加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东方战线”的建立(1)时间: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2)表现:苏联通过各种方式把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苏芬边界的一部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并入苏联。(3)结果:苏联把西部边界向西推移了150~400公里,从而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4“东方战线”特别提示应辩证地认识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虽有抵御法西斯侵略的意图,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德国在横扫欧洲后于1941年发动了苏德战争。这一行动促使波兰迅速灭亡,严重侵犯了芬兰、罗马尼亚的主权,吞并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体现了其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知识点三德国闪击北欧、西欧1.背景:当德军进攻波兰时,英法联军在西线拥有绝对优势,但是英法联军躲在马奇诺防线工事里,眼睁睁地看着波兰灭亡而无动于衷。2.德国闪击北欧:1940年4月,德军入侵北欧,迅速占领和挪威。□5丹麦3.德国闪击西欧(1)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动攻势,、比利时、卢森堡投降。(2)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英国实施,从敦刻尔克撤走34万军队,保存了有生力量。(3)法国投降:1940年6月,法国宣布投降,卖国的贝当在南部组织维希政府,爱国的戴高乐将军在英国伦敦建立流亡政府,树起的旗帜。□6荷兰□7“发电机计划”□8“自由法国”深化理解法国战败的因素一是法国长期以来对德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二是法国过分依赖法德边境的马奇诺防线而消极防御;三是德军闪电战术的进攻;四是法国准备不充分,指挥不当。知识点四不列颠之战1.背景:德国闪击西欧的消息一传到伦敦,张伯伦政府迅速垮台,组建新政府,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表示将抵抗法西斯德国的侵略。2.战况:1940年7月10日,德国空军执行,对英国开始大规模空袭,不列颠之战开始。英国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重创德国空军。□9丘吉尔□10“海狮计划”3.地位:不列颠之战是“二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4.结果:最终取得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特别提示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的可能,也沉重打击了希特勒对外扩张的野心。□11英国02核心解读·导思要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初期战场材料一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也许最重要的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尤其是在飞机和坦克的数量以及新的闪电战术的发展方面所占的优势。法国最高指挥部之所以处于不利地位,不仅是因为装备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不能有效地利用它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法国的失败具有怎样的影响?你同意材料一中作者的说法吗?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丘吉尔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在此之后取得了什么胜利?思路点拨: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条约使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总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法国失败的影响;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迅速失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2)问,材料二说明丘吉尔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决心抵抗,以胜利求生存;结合材料二中时间“1940年5月”和所学可知,在丘吉尔演说之后,英国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提示:(1)影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避免了德国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处境,有利于德国集中兵力进攻法国,这加速了法国的败亡。不同意。理由:作者只看到表面现象,未能分析到实质。法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不积极做战争准备,且战略、战术落后,消极防御。(2)主张:坚决抵抗侵略以求生存。胜利:取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要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欧洲战场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次得逞的原因在当时,法西斯国家侵略屡次得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1)绥靖政策的恶果:法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对德国抱有幻想,疏于战争准备。(2)指挥策略的失误:军事理论落后,消极防御,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3)德国的突袭战术:德军在战场上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使对手很难立刻作出反应。(4)意大利趁机宣战,趁火打劫进攻法国。(5)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无后顾之忧,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3.不列颠之战英国取胜的原因及影响(1)英国取得不列颠空战胜利的原因①英国丘吉尔政府采取顽强的抵抗政策。②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③英国新式军事技术的应用,如雷达的发明。④英国皇家空军的坚决打击和斗争精神。(2)影响①成功阻止了德国的侵略,提升了英国乃至欧洲大陆国家连败之后的士气。②使英国得以保存下来,而英国的坚持抗战,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持久战。③英国成为日后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要点二英国欧洲政策的变化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材料二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德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2)根据材料二,英国对德政策发生什么变化?结合其结果谈谈你的认识。思路点拨: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可知英国对德采取的是绥靖政策;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其后果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可知英国对德实行坚决的打击;认识要结合绥靖政策的影响来谈。提示:(1)政策:绥靖政策。后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使英国遭受到了德国进攻。(2)变化:英国对法西斯侵略实行坚决抵抗的政策。认识:英国的坚决抵抗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对法西斯势力不能姑息纵容,要进行坚决打击。【要点总结】英国对欧洲大陆外交政策的变化及结果1.推行反共政策:十月革命后,参加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遭到失败;20世纪30年代,竭力引诱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2.一战后,继续推行欧洲“势力均衡”政策(1)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并拒绝与法国结盟。(2)在对德赔款问题上实行扶植政策,使德国战争赔款问题不了了之,增强了德国的实力。(3)英国参与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加快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3.20世纪30年代,对欧洲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1)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2)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3)参与“慕尼黑阴谋”,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4)二战爆发后,坐视波兰灭亡,结果自食其果,英国本土遭到狂轰滥炸。4.丘吉尔上台后,放弃绥靖政策,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1)使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失败。(2)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明确支持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加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保卫了英国的安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人民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4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