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01课前自主学习02课堂合作探究03课后巩固训练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背景——孝文帝改革前的状况:经过近百年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土地大片荒芜,粮食严重匮乏,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发展原因(1)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2)农业的修建。(3)犁和的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均田制水利工程牛耕3.主要成就(1)北方的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并迅速发展。(2)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思维点击]1.北方百姓殷阜,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焉。(1)材料反映了北魏的什么社会现象?(2)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北魏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盛况。(2)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二、繁盛的洛阳1.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2.表现(1)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2)规模很大,“宫厥壮丽,列树成行”。(3)市场繁荣,城东的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4)专设四通市方便外商,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小市[思维点击]2.一位南朝官员到洛阳后感慨地说:“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1)“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的原因是什么?(2)南北朝后期,洛阳“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北方长期战乱。(2)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移风易俗的改革;北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洛阳商业的发展;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三、北方民族大融合1.原因(1)鲜卑等少数民族,通婚杂居。(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2.表现(1)汉语作为“”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2)南迁的北方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3.影响:为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迁居中原正音游牧部落隋唐大一统[思维点击]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一现象?(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提示:(1)因为自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2)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网络构建]探究一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一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史料二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洛阳伽蓝记》史料三著名史学家黄仁字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1)上述史料提到了哪几种新制度?这体现出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什么特点?(2)据史料二,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3)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提示:(1)制度:新的租调制;均田制。特点:创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2)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3)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1.特点(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皇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2.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皇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4.启示(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4)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对应训练1.以下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述说,与史实不符的是()A.改革的背景是北方战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出现统治危机B.北魏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C.这次改革是一次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D.这次改革就社会发展角度而言,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解析:改革前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北方相对安定,A项与史实不符合;B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因素之一;C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D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都符合史实。答案:A探究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的评价史料一孝文帝改革拓跋鲜卑同姓相婚的旧俗……迁都洛阳后,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史料二(1)史料一中孝文帝为消除鲜卑族与汉族的隔阂,进行了哪些“移风易俗”的改革?(2)史料二的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这一现象出现的意义是什么?提示:(1)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与汉族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改行汉制。(2)信息:胡汉之间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意义: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的评价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5.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革的不足之处。对应训练2.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下列关于北魏封建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B.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C.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D.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解析:民族融合的含义既包含鲜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也包含汉族学习鲜卑族文化的精华内容,特别是鲜卑族畜牧生产的技术和经验。因此民族融合是双向的,而北魏封建化是鲜卑族向汉族学习的单向过程,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D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件 人民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4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