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02课堂合作探究课时作业01课前自主学习03掌握解题技巧04课后巩固训练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有某种程度的分解,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原因(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削弱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2)外商在华企业迅速发展。3.标志:中国手工的衰败。棉纺织业商品输出4.表现农业农产品的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手工业农村的遭到破坏,也沉重打击了城市手工业商业(1)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大量增加。(2)商业和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到上海5.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和商品市场,促进了的兴起。[误区警示]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仍占主导地位,不能误解为鸦片战争爆发,自然经济就完全解体了。近代民族工业商品化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洋行金融业劳动力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条件(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2)外商企业的刺激。(3)的诱导与推动。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商品市场3.途径(1)洋务派的。(2)部分中小地主、、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3)部分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4.地点:出现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官办企业官僚手工工场5.主要企业项目时间地点创办者发昌机器厂1866年_____方举赞、孙英德_____________1872年南海陈启源6.特点(1)发展速度慢: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2)部门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面粉业等。(3)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地区。沿海上海继昌隆缫丝厂棉纺织业[图示记忆]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原因(1)帝国主义: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政府自救: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3)爱国人士:在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2.表现(1)时间: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规模: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增多。(3)速度:平均年增长率为15%,发展速度快。(4)代表:办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等企业。张謇输出资本广为制造甲午战争3.影响(1)地位: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2)意义: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一股新气息。[整体图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探究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史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史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史料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畅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1)史料一表明导致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是什么?(2)史料二中“夷人来厦开市”“其物充积于厦口”表明自然经济的解体在地域上有何特点?(3)史料三体现的历史信息与自然经济的解体有何关系?提示:(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洋布、洋棉充斥着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市场,东南沿海的自然经济率先开始解体。(3)中国手工棉纺织品滞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自然经济解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四个特点(1)动力:主要来自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2)速度: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较快,内地和农村地区较慢。(3)方式:先是“纺”与“织”、“织”与“耕”分离,然后是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结果: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探究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特点史料一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史料二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肇于光绪壬申之岁,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顺两邑相继起者多至百数十家……——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史料三海防善后局司道局员暨熟识洋务之员,详加筹度,必须自行设厂……计惟有先筹官款垫支开办,俟其效成利见,商民必然歆羡,然后招集商股,归还官本,付之商人经理,则事可速举,赀必易集。——张之洞1889年所奏《筹设炼铁厂折》(1)史料一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有何特点?(2)史料二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3)史料三表明创办民用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何特点?提示:(1)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2)发展较快,多为轻工业。(3)由于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企图采取“先筹官款垫支开办”,而后逐渐招集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四个特点(1)它不是按照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而是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2)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因此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是轻工业。(3)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大城市。(4)兴起初期,地位不高,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原始史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材料来源(1)历史文献类: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其作为材料的来源,可信度比较高。(2)文学作品类: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名言警句、口号等。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文学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分,应注意甄辨。(3)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2.解题思路(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材料有效信息。(2)注意每段材料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含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判断。(4)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判断。[例]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解题流程]审题题干一明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二抓关键:19世纪60年代A项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时间不一致排除B项“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中国对外贸易此时仍未入超排除分析选项D项材料中“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遂使家家置纺车”的信息说明市场促进江浙丝纺织业发展正确[答案]D[随堂训练]1.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出现官僚资本主义D.商品经济开始出现解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叶,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正确;官僚资本主义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早在古代就出现了,故D项错误。答案:B2.(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情况。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实力曾是远东第一、世界第九,故“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直到20世纪初,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仍是编练“新军”;日本明治维新后也是集权制度,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已多次遭到英国、法国等国的侵略,其他列强也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获取在华权益,D项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不符,故排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依据“虹口發昌鐵廠”“创開上海”等信息判断,材料是发昌机器厂做的广告,这说明光绪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已经产生,故选B项。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B3.“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B.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C.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D.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据题干中“多托洋行出面”“为了避免报捐交税”可知,借助洋人势力是为了避免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C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经济冲击最大的是()A.创办近代企业B.派遣留美学生C.开设新式学堂D.筹建近代海军解析:题目强调对经济的冲击,近代企业对传统经济的冲击最大,故A项正确;派遣留美学生与经济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开设新式学堂与经济无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筹建近代海军与经济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A课时作业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4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