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程标准素养目标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3.从对比分析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明清时期东西方政策的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1)特点。①所有权: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即属于周王所有);②纽带: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形状: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④耕作方式: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2)实质:国王为代表的奴隶制土地所有制。(3)瓦解:私田的出现,标志井田制瓦解。3.封建社会(1)形成原因。(即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许多私田。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③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生产关系的调整)加速井田制的瓦解。(2)确立过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战国时各国先后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3)弊端:土地兼并。①原因: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②危害: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不安。③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名师点拨]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国有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允许买卖。二、“重农抑商”1.含义“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原因商人积累大量财富,势力越来越大,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5.发展(1)西汉时,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2)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名师点拨]“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只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断受到冲击,政府为了统治和税收的需要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和扶植措施。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的“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②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3)危害。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名师点拨]“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1.用两个“三”归纳古代经济政策2.三种主要经济政策的关系要点一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特点及演变规律1.主要形式及特点。(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被彻底消灭。(2)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如均田制。(3)农民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补充。2.演变规律:官僚、地主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甚至国家的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扩大,自耕农和国家所有的土地逐渐减少。[探究问题]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田里不鬻(买卖)。——《礼记·王制》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汉书·食货志》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指出其所有制方面最突出的特征。(2)材料二反映古代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1)井田制。土地国有。(2)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要点二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的比较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实施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和敌对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相同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相同点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探究问题]材料一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清实录》(雍正)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思考:(1)材料一中雍正的观点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实施此经济政策的理由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提示:(1)政策:“重农抑商”。理由:工商业使人崇尚奢侈;与农业争夺劳动力。(2)明朝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