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优化提升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时代特征表现中央地方秦朝全面确立皇帝制度:体现皇权至上,皇帝独尊中央官制:实行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代表的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有郡守,县有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时代特征表现中央地方汉朝完善与加强中朝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等颁布“推恩令”,王国逐渐与郡县无异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时代特征表现中央地方宋朝完善与加强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军事机构,又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元朝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相权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时代特征表现中央地方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明太祖时废丞相;明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制度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对点训练】1.(2019·湖北四地七校高一联考)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相权不断削弱B.中央权力不断加强C.皇权不断加强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解析:选C。题干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但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不是加强中央权力,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相权不断被削弱,直到完全被废除,而变化的根源是皇权的强化,故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中枢机构的变化,但不能体现不断完善,故D项错误。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盛行的时代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并基本为明清两朝所沿用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作用和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推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免原则的变化和进步;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任命行政官员的变化,这是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点训练】2.(2019·汕头高一期末)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解析:选B。材料中的变化说明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说明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并非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故C项错误;地方享有司法权,不同朝代权力大小不同罢了,故D项错误。1.(2018·高考全国卷Ⅱ·T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选A。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故选A。材料中没有捕猎与其他生产活动进行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捕猎是夏商主要经济活动,B错;材料未体现商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错;材料不能体现资源争夺,D错。2.(2018·高考全国卷Ⅰ·T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选D。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藩镇的基本情况,无法得出藩镇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故排除B项;四种不同的藩镇类型中,河朔型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故排除C项。3.(2018·高考全国卷Ⅱ·T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对。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4.(2018·高考全国卷Ⅲ·T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选B。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5.(2017·高考全国卷Ⅱ·T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选A。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1.(2019·昆明高一摸底)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A.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B.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C.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D.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解析:选A。由材料“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可知,战国时期国君集权体制逐渐形成,故A项正确;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集权体制而非国家统一,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春秋时诸侯称为公或侯,而战国时纷纷称王,这说明周天子权势衰微,故D项错误。2.(2019·长沙高一期末)《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说明()A.三省长官失去相权B.中书禁中独掌相权C.加强皇权弱化相权D.皇权相权平分秋色解析:选C。材料中显示出宋朝对宰相权力的抑制,从“不常置……不专任……并列于外……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可以看出是强化皇权,弱化相权,故选C,排除A。从“对掌大政”中看出不是独掌大权,B错误;皇权相权平分秋色与材料意思不符,D错误。3.(2019·湖州高一期末)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朝代西周秦元制度①郡县制行省制特点以血缘为纽带②中央节制地方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A.①分封制②贵族政治B.①宗法制②贵族政治C.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解析:选D。根据表格“秦—郡县制”“元—行省制”可知,表中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①处西周实行的应是分封制;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的特点是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且不能世袭,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的权威,故②处应填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故D项符合题意。4.(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联考)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专制皇权的强化C.血缘政治的衰落D.科举制度的成熟解析:选B。驸马选取注重门第出身,有可能威胁皇权,明代驸马多出自寒门,不容易形成势力,专制皇权得到加强,故选B项。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材料反映的是皇室问题,A项错误;血缘政治衰落是在西周时期,C项错误;驸马多出自寒门不一定是通过科举考试,D项错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优化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