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第四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五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知道邓小平早期的求学历程;了解邓小平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归纳邓小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的历史贡献。掌握建国初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领导经济建设与经历磨难。掌握新时期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分析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理解邓小平理论创新并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一、革命战争年代的邓小平1.早年的革命活动(1)求学:1904年生于四川______县,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到莫斯科入__________学习。(2)投身革命:八七会议后任中央秘书长,1929年发动______、龙州起义,开辟________根据地。广安中山大学百色左右江2.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1931年到江西______根据地工作,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而遭到打击。(2)1935年参加了______会议。3.举重若轻,战功卓著(1)抗战期间,先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委及北方局代理书记等职,挺进______地区,开辟一系列根据地,粉碎敌人的扫荡,参加______大战。中央遵义太行百团(2)解放战争时期①抗战胜利后,为配合重庆谈判,与刘伯承指挥______、邯郸等战役。②1947年6-8月,与刘伯承率军挺进_______,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③1948年担任总前委书记,取得__________的胜利。④指挥渡江战役,解放江南大片地区。⑤解放、建设大西南,促进______的和平解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上党大别山战略反攻淮海战役西藏[特别提醒]百色、龙州起义与当时的其他起义不同,它不是大规模流血的武装暴动,而是策动兵变,使共产党掌握了军队,进而顺利地建立了红军和根据地。二、务实的总书记1.1952年调任中央人民政府________副总理,1956年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领导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工作,大兴__________之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3.参加或率领中共代表团与苏共谈判,维护中共的__________原则。政务院调查研究独立自主三、实事求是,拨乱反正1.“文化大革命”期间(1)1966年,被打成“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2)1973年被重新起用,主持党和国家、军队日常工作,进行了全面______,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3)1975年“批邓、______________”,1976年“___________”后再次被撤职。整顿反击右倾翻案风天安门事件[特别提醒]1976年发生的“天安门事件”,也叫“四五”运动,是指以天安门广场为代表的全国范围的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当时被错误地宣布为“反革命事件”。2.拨乱反正(1)1977年,邓小平恢复职务,分管科技和______工作。(2)1978年,支持“______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否定了“__________”,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教育实践两个凡是[特别提醒]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__________。2.在党的十二大上,首次明确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改革,并形成全面改革的局面;倡议兴办__________,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______新区,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制经济特区浦东4.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理论及基本路线,设计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5.领导全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的改革方向。五、人民的儿子1.创造性地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奠定了政治基础。2.推行独立自主的__________政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进行建设,做出了贡献。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平外交3.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废除领导干部________。4.1992年在视察__________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问题。5.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终身制南方讲话[特别提醒]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都是对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时期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但本质上来看,一脉相承,是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1.邓小平参加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2.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深入探索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一步步将中国引向改革开放的道路,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在改革的艰难时期,邓小平突破僵化的思想将改革引向深层,将中国现代化推到新阶段。4.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在革命岁月中的突出贡献史料一一天(1933年),邓小平被叫到一间屋子里,①有人挥舞拳头,拍打桌子,大声地对他喊叫:“你的三次书面检查,全是在为你自己歌功颂德,错误一点都没有承认,现令你向党写第四份申明书,假如继续抵赖下去必须考虑取消你的党籍。”邓小平坚定地表示,“我要说的都说了,每句话我都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全是真话实话,我可以用党性来保证负责,现在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史料二邓小平表示,“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②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把中原野战军打光了也值得”!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后面追敌迫近,情况十分危急,他亲临前线,向全体将士发出命令:“现在除了坚决过去,没有别的出路,即使前面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要坚决打过去。”①画线信息指1933年邓小平遭到党内“左”倾领导者的批判和打击。②画线信息指1947年6月,邓小平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国民党发起战略反攻。(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提示“左”倾错误统治党中央;邓小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2)史料二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精神?提示以身作则、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贡献(1)土地革命时期: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苏区担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红星》报主编等职;长征途中,以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2)抗日战争时期:与刘伯承一起创建、巩固和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指挥并参加包括百团大战在内的几十次大小战役。(3)解放战争期间:为了配合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的谈判,与刘伯承指挥了上党、平汉等战役,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与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开辟了中原战场;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与刘伯承率军解放大西南并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贡献史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①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史料二——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①画线信息说明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后,中国进行对外开放和进行经济建设的迫切性。②画线信息说明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呈上升趋势。(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提示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据史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维护了毛泽东思想。(3)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4)发表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5)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以及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1.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2.历史地位: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3.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全面理解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抓农村改革,继而推广到城市,创造性地设计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3.邓小平以战略家的长远眼光,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时期。5.“一国两制”思想的提出及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总之,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无论哪一个阶段都体现了邓小平的指导思想,所以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三、邓小平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2.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此为依据,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动力,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章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四节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