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前自主学案一、盟军的反攻——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瓦解1.太平洋战场(1)时间:1942年8月开始。(2)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战役、战役。(3)影响:美军牢牢掌握了的主动权,1945年初,日军的基本被消灭。□1马里亚纳□2菲律宾□3太平洋战场□4海空军2.北非、地中海战场(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2)事件①美英联军在实行代号为“”的两栖登陆。②年5月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胜利结束。③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的登陆,意大利的政府垮台,新政府投降。□5西北非□6火炬□71943□8北非战事□9西西里岛□10墨索里尼(3)影响①北非战事胜利结束。②退出战争,法西斯开始瓦解。□11意大利□12轴心国3.苏德战场(1)时间:1943年7月开始。(2)战况①大规模进攻,力图消灭该地苏军主力。②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德军损失惨重。③1944年1月起,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13德军□14库尔斯克□15坦克会战□16苏军(3)影响①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主动权。②罗马尼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17保加利亚深化理解(1)意大利投降是其在战场上不断失利、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结果。意大利投降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从此,在欧洲大陆的法西斯战争由德国单独进行,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2)北非战场是美英盟军配合作战;太平洋战场主要是美军单独作战;苏德战场是苏联红军单独作战。但在整体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互相配合。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国际会议——盟军的联合行动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会议名称时间国家内容开罗会议1943年11月美、英、《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归还中国□1中□2中国领土会议名称时间国家内容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后、美、英开辟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等问题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商谈对德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3苏□4第二战场□5国际组织会议名称时间国家内容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美、英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6苏□7波茨坦公告易混易错雅尔塔会议涉及中国的内容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护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雅尔塔会议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2.军事行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背景①1943年后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②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2)过程①战役代号是“”,由美国的指挥。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地区强行登陆。□8德黑兰□9霸王行动□10艾森豪威尔□11诺曼底(3)影响①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②从此,德国处于作战的境地当中,加速走向灭亡。□12东西两线概念解读“第二战场”“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确切地说,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直接对德军作战的战场。这个战场就是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三、德国法西斯的覆亡和日本投降——盟军的胜利1.德国投降(1)1945年春,在粉碎了德国在阿登地区的最后一次反攻后,英美盟军强渡莱茵河,在围歼了西线德军主力。(2)东线的苏军也发动强大攻势,兵临德国首都柏林城下。4月,美苏军队在会师。同时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最后进攻。4月30日,苏军终于攻克柏林。□1西线□2鲁尔区□3易北河(3)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结束。□4欧洲战争2.日本投降(1)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①盟军飞机对进行轰炸。②会议召开。③美国在、各投下一颗原子弹。④对日作战。⑤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5日本本土□6波茨坦□7广岛□8长崎□9苏联(2)时间:年月日。(3)影响:胜利结束。□101945□119□122□13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名师导悟主题一二战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史料一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史料二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开罗宣言》史料三(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问题探究:(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史料一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提示: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2)史料二中的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议题是什么?提示: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主要议题:协商对日本法西斯的协调作战及申明对日战争的目的。(3)史料三中雅尔塔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国际会议?提示:目的:协调对德作战及战后对处理德国的安排;协调对日作战,早日结束战争,实现世界和平;确保战后和平与安全等。评价: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三国在协定中关于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牺牲了中国的利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要点总结】二战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名称时间主要背景参加国及其首脑主要内容作用开罗会议1943年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中国蒋介石、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签署《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三国协同对日作战,《开罗宣言》为战后中国收回台湾提供了法律依据名称时间主要背景参加国及其首脑主要内容作用德黑兰会议1943年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通过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尽快打败德国使三国得以协同对德作战,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名称时间主要背景参加国及其首脑主要内容作用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军与英美盟军东西夹击德国,德国法西斯即将败亡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名称时间主要背景参加国及其首脑主要内容作用波茨坦会议1945年夏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向日本本土步步进逼,中国战场开始反攻苏联斯大林、美国杜鲁门、英国丘吉尔(后期是艾德礼)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对维护战后欧洲和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主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的合作史料一1942年4月,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中说:“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完全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史料二阅读下列图片:问题探究:(1)从史料一来看,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罗斯福的主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提示:主张:罗斯福主张1942年开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原因:苏联和美英军队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德国,减轻苏联的压力,加快战争的进程。(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图之间的关系,指出图二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提示:关系: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诺曼底登陆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图二是对图一的实践。意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希特勒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极大地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它对欧洲被占领国家是极大的鼓舞,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要点总结】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相互配合(1)政治上互相协作: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特别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之间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战争期间共召开四次三国首脑会议,协调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对当时和战后的形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经济上互相支持:为了充分发挥联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胜利进行,各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对提高盟军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军事上互相配合:中国战场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在战略上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使日本无力和德意做战略上的配合。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苏联承担了抗击法西斯集团元凶——德国的重任。为了减轻苏联的压力,英美盟军在西欧和北非采取军事行动予以配合。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