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海洋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五章海洋开发情景导入关西国际机场是日本建造海上机场的伟大壮举,是日本人围海造陆工程的杰作。情景导入关西国际机场建在大阪东南,离海岸大约3英里的大沙滩上。这个大沙滩长2.5英里,宽0.75英里。1989年日本政府决定在大阪建成年客流量高达3000万人次的世界级机场,并配有现代化的商场、旅馆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机场的全部预算高达100亿美元,如果将配套的高速运输线和填海费用全部计算在内,工程造价将超过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第五章海洋开发情景导入关西机场1994年夏季已投入使用,整个机场酷似一个绿色的峡谷,一侧为陆地,一侧为海洋。但由于大阪湾海底的地质条件不佳,有很厚的淤泥,机场从建设之日起就一直在不停地沉降,目前该人工岛已经下陷了十多米。【思考】这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方式之一,此外还有哪些主要利用方式?第五章海洋开发目标定位1.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2.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类型及海洋空间的特点。2.掌握海洋交通和通讯的特点和现状。3.掌握人类造陆的方式。4.了解海底空间的特点及适合储藏的物品。第五章海洋开发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1.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_____、海底三个部分。海洋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_________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1)特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_________大,资金投入大,_____也大。海中生态条件技术难度风险(2)缺点:海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_________和___________。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_____的环境。此外,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_________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3)优点:_________广阔,便于立体利用;_____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_____比较稳定。(4)意义: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沿海地区_________,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_________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气象状况海水的运动缺氧设备材料海洋空间地价压力人地矛盾生存空间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从传统的_________扩大到生产、居住、通信、储藏和_________等诸多领域,而且开发利用的_____和_____也在不断进步。1.海洋交通与通讯海洋具有连续性和广阔性的特点,成为洲际联系的重要通道。人类航海历史悠久,直到今天,海洋运输依旧是海洋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式。交通运输文化娱乐手段方式(1)海洋运输:包括_________、运输船舶和_________等要素。(2)海港是船舶的停靠地、海运物资的_______,也是人类开发利用_________的重要场所。(3)海峡和_________是重要的海上运输线,例如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___________”;而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对于缩短航程、提高海运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现代海洋船舶日趋大型化、_______,不仅吨位大,而且速度快、_________强。海港码头海上航道集散地海洋空间洲际运河海上生命线专业化续航能力(4)海洋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从海面向_____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利用方式是建造_________、海底管道、_________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海底海底隧道跨海大桥1.马六甲海峡为什么是重要的海上生命线?提示: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洋东北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因而,它与其南部的大巽他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共同成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也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马六甲海峡这条“世界经济的生命线”,长不过1000千米,最窄处不足600米,全球贸易中1/4的货物运输和差不多一半的石油运输都要经过这里,每年过往的商船超过6.3万艘。目前,我国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使用国,平均每天通过船只量达到80艘,承载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运输。同时马六甲海峡也是我国海上石油生命线,我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的五分之四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2.围海填海造陆(1)造陆:人类改造和利用海洋空间的常见方式,包括_________和填海造陆。(2)围海造陆:利用_____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3)填海造陆:在沿岸_____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我国_____人多地少,当地人民在100多年前就开始通过填海造陆来获得土地。围海造陆堤坝浅海澳门(4)人工岛:有的人造陆地与_____分离,称为人工岛。它通过海堤、栈桥或者_________等与陆地相连。世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_____、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建造了人工岛,甚至还出现了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_________。(5)其他“造陆”的方式:_____________、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它们虽然不是陆地,但同样起着类似于人造陆地的作用。海岸海底隧道日本海上城市海上人工码头2.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十分巨大,请问为何我国目前尚无海上城市?提示:海上城市的建设难度和资金需求量都远高于围海造陆、填海造陆,海上城市的建设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建设海上城市的技术还达不到。三、海底储藏1.海底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且远离_____区,特别适于存放_____、天然气、炸药等_________的危险品。2._________的海底环境适于存放_____、小麦等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居民石油易燃易爆低温缺氧大米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读世界主要海运航线,探究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了哪些繁忙的海上航线?(2)马六甲海峡为什么被称为“海上生命线”?(3)海洋交通运输为什么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4)说出几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航线及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国家等。提示:(1)北大西洋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北太平洋航线。(2)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中国、日本等国家运输石油的重要海上通道。(3)海洋交通运输是目前所有现代运输方式中价格最低廉,运量最大的。(4)如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向北可到达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可到达欧洲南部和西部并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达北海,到达北欧各国;向南经过红海、曼德海峡到达阿拉伯海、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太平洋,沿途可到达南亚、东南亚、东亚各国。1.海洋交通与通讯(1)海洋运输的组成要素及特点要素特点海港船舶停靠地、海运货物的集散地,也是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场所海上航道海洋运输的通道,许多重要海峡和运河更是重要航道运输船舶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现代海洋船舶日趋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远途化(2)利用方式的变化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2.围海填海造陆(1)造陆的常见方式围海造陆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1/5的国土是这样获得的填海造陆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我国的澳门就是填海造陆的一个典型例子。澳门现有的土地,有一半以上来自填海(2)人工岛有的人造陆地与海岸分离,称为人工岛。世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建造了人工岛,还出现了海上城市。(3)其他方式:人类“造陆”的方式趋向多样化发展,如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东京湾约20%的海域被填平以增加城市面积,而神户的一部分也建到了人工岛上,修建海洋城已不是空想,而是现实。日本人打算在距海岸100米处建一条环海湾的走廊。交通要道和技术服务设施都在地下,表面只有一系列小岛,建成有居住区的小的海洋城市,但也有面积较大的商业口岸、机场和娱乐场所,这是一种海上和海底的两重性的城市。(1)日本大面积填海造陆,主要是由日本的国情——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2)神户位于日本领土四大岛中的____________岛上,临________海。(3)兴建海上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解析: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围海造陆成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解答材料分析题除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外,还应与教材相关内容相结合,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日本领土狭小,面积仅37万多平方千米,而人口却超过1亿,人多地狭,是日本发展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因素。为了扩大用地面积,日本开展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作,现在人工海岸已占海岸线总长度的1/3,成为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日本神户人工岛是世界上第一座海上城市,但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答案:(1)岛国且地狭人稠(2)本州濑户内(3)工程费用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9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