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
首都师范大学公共教育心理学课题组第七章学习策略与迁移•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策略的人叫做文盲。——《第三次浪潮》作者阿尔温.托夫勒本章主要结构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第二节认知策略第三节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第四节学习策略的训练第五节学习迁移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含义二、学习策略的分类一、学习策略的含义策略——为做好某事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二、学习策略的分类迈克尔的分类(Mckeachie,1990)第二节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二、精加工策略三、组织策略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一、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常见的复述策略:复习、过度学习、划线等及时复习分散与集中复习排除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首位和近位效应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实施——在实践中学习复习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到何种程度最佳?20%?50%?100%?划线•圈出不知道的词•标明定义•标明例子•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在重要的段落前面标加重号•在混乱的章节前划上问号•给自己作注释•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画箭头表明关系•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二、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信息进行精细加工,以揭示其深层含义(一)记忆术•位置记忆法•谐音联想法•缩简和口诀法•形象联想法“钱”、“禁”、“兵”、“馆”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钱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斗争;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修建使馆,划分租界。•可读作“前进宾馆”。记忆窍门日本富士山高度:12365英尺。人的胸腔内有心脏和肺等器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硅、铝、铁12个月365天狼心狗肺养闺女,贴=3.1415926535897932384626…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韵律与歌谣法(二)做笔记麦克沃特(1992)认为做笔记有以下步骤:(1)在笔记的每页左边或右边留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空白(2)做完笔记后,在空白处用词和句子简要总结笔记,也可以写一些问题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1)讲慢一点;(2)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3)呈现做笔记的线索(4)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信息;(5)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笔记,让学生参考;(6)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如提纲5R笔记法–记录–简化–背诵–反省–复习(三)提问•针对学习材料提出一些促进理解的问题并努力寻求答案。•Who、what、Where、How•实验:让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背景知识比一般学习能力更能使教师预测学生能学会多少。(四)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只适用于人为的情境,知识的可利用性较低——惰性知识•在学习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知道如何及何时使用这些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知识的可利用性(五)联系实际生活学习中的PQ4R法•预习(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三、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间、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包括列提纲、图示法等(一)列提纲《桂林山水》一文的提纲(一)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二)分别描写了山水的特点:1、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2、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三)再次总述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二)图示法利用组织策略理解英语中的长句Whenshecameinwiththelastcourse–ahugepudding–shetrippedonthecarpetandthepuddingwentflyingthroughtheair,narrowlymissedmyaunt,andcrashedonthediningtablewithconsiderableforce.第三节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一、元认知二、元认知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第三节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区别在于:–认知策略在于促进认知过程–元认知策略则在于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在认知活动中,这两种策略在功能上既有侧重也相互作用一、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一)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与结果,以及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如何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有关认知者本人的知识有关认知任务的知识关于认知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⑴对个人因素的认识•对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对个体间差异的认识•对存在不同层次认知方式的认识⑵对任务和目标因素的认识•对认知材料的认识•对任务性质的认识⑶对策略因素的认识•对策略因素的认识,即对在完成认知过程中各种有关策略知识的认识。(二)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在从事认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体验最可能发生在思维活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三)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就是个体在元认知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和技术(一)计划策略(二)监控策略(三)调节策略(一)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根据既定的认知目标,计划认知程序,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预测认知结果等•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二)监控策略•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对认知状况进行及时评价,对认知活动过程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正确估计自己所能完成的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认知活动、各种策略使用的效果•具体包括:–监视注意状况、考察学习环境的变化、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三)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和认知策略使用效果的监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充、修正措施,并调整不合适的认知策略•主要包括:–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激活相应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及时调节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的效果,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并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手段•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协同作用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使用认知策略的技能和愿望,他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如果一个学习者只拥有众多的认知策略,却没有必要的元认知技能来帮助他决定在某种情况下使用哪种策略或改变策略,那么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三、资源管理策略•学生对可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等(一)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时间•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谁的安排更好?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二)学业求助策略•学业求助策略是指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什么时候求助?•向谁求助?第四节学习策略的训练一、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二、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方法第四节学习策略的训练争论:学习策略是否可以通过教学途径提高?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一)特定性原则–(二)生成性原则–(三)有效监控原则–(四)个人效能感原则(一)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要与学习目标、学生的类型相适宜(二)生成性原则•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所学材料进行高度的深层加工,进而产生某种新的东西•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列提纲、图解要点等•生成性程度低的策略:–不加区分的划线、不抓要点的记录等(三)有效监控原则•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某种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四)个人效能感原则•指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其感觉到策略使用的有效性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二、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方法(一)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二)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三)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一)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习方法是构成学习策略的基础基本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类:(1)与各学科学习相关的专用型学习方(2)适用性较广的通用型学习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学习方法的途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尤其适合于专用型学习方法利用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尤其是通用型学习方法(二)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活动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能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灵活处理,设法为学生提供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三)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优化学习策略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训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具体方法就是教会学生自我反省阅读理解中使用的调节检查单第五节学习迁移一、学习迁移概述二、学习迁移的理论三、迁移与教学四、学习迁移的终极目的:为迁移而学三个问题:•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应试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一些回答:•高分低能的原因:学到的不会用(纸上谈兵)•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愿望一、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概念•(二)学习迁移的分类(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举例: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学习迁移发生的领域: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意志、态度和品德等等–举例:幼吾幼以及之幼,爱屋及乌、光环效应(二)学习迁移的分类•迁移的效果•迁移的方向•迁移的抽象概括水平•迁移的内容(1)迁移的效果•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举例:骑自行车与摩托车•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举例:自行车与人力三轮车(2)迁移发生的方向•顺向迁移:先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举例:守衡(热学)--守衡(皮亚杰理论)•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学习的影响(3)迁移抽象概括的水平•水平(横向)迁移:处于同一概括层次学习间的影响–举例:直角/斜角•垂直(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概括层次学习间的影响–举例:角/直角(4)迁移的内容•一般(普遍)迁移:一般到具体,即由原理、原则、态度的学习对某一具体学习的影响–举例:动物概念—用于解释任何一种动物•特殊(具体)迁移:具体到具体,即某一具体、特殊的学习对另一具体、特殊学习的影响二、学习迁移的理论(一)相同元素说(二)概括化理论(三)关系转换理论(四)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一)相同元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理论主旨:–只有当两个训练机能之间有相同的元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外一个机能的习得–只有当两种情境相似而且其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一个情境与另一个情境中相同的元素越多,迁移就越大•理论修正:–Woodworth后来把相同要素说改成为共同要素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理论依据:桑代克“知觉形状”实验(二)概括化理论•代表人物:贾德•理论主旨:–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得以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原理的了解概括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就越好•理论依据:水中打靶实验水中打靶实验•实验被试: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实验过程:–(1)甲组在训练前充分学习水的折射原理,乙组不学习该原理–(2)甲乙两组均进行水中打靶练习,靶子位一起水下12英寸处,两组学生打靶成绩基本相
本文标题: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