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章构成物质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4)离子复习巩固1、原子的结构: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相对原子质量:4、相对分子质量:氢分子、水分子的形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1)高速无规则运动;(2)具有能量;(3)能量不完全相同。电子层1234567离核远近低高近远电子能量阅读P72+11+22+321+422+523+624+725+826+927+1028+11281+12282+13283+14284+15285+16286+17287+18288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读图探索:下面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有什么规律?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2)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则最多排2个电子);(3)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依次向外。原子结构的简明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画法:画圆圈,标核电,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826氧O最外层8个电子(He为2个),稳定↑原子结构与原子性质的关系原子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结论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一般大于3(氢为1)易得到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性质活泼为8(氦为2)难得失电子(稳定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性质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为密切最外层电子数金,少,失;非,多,得☆由于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钠在氯气中燃烧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什么微粒呢?P72页离子—带电的微粒(原子、原子团)1.分类阴离子—带负电荷2.书写方法—离子符号阳离子—带正电荷Mg2+Cl-Na+O2-镁离子氯离子钠离子氧离子3.离子符号的意义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2个镁离子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4.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原子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右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钠原子中质子数为,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失几个电子),而变成(用符号表示)。如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B.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x、y的值分别为A.17和8B.18和8C.19和8D.14和4+X2y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一定是氖原子B.Mg2+的核电荷数是12,则其核外电子数为14C.Na和Na+的化学性质相同D.原子变成离子时,得失电子都有可能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1、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原子碳C、铁Fe、氦气HeO2H2H2ONaClCaO结合结合分解聚集结合小结:物质与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物质物质物质分子失去或得到电子
本文标题: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4)课件 沪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15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