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课件
第十八章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与温度计例1小丽同学所在的小组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时,她观察到教室墙上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教室的温度是℃。实验中,如图乙所示的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思路点拨】(1)读数时,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和分度值,要注意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2)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自主解答】15D1.(2017·兰州中考)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分度值为0.01℃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C2.(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为常用体温计,其读数为_______℃。37.8考点二物态变化[重点]命题角度❶物态变化的辨别及其吸放热判断例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B.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放热C.秋天,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放热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吸热【思路点拨】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饮料瓶后,发生液化后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时放热;秋天,大雾消散是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汽化吸热;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自主解答】B物态变化的辨别及其吸放热的判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判断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现在的状态;(2)搞清楚研究对象发生物态变化前的状态;(3)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对号入座判断物态变化类型;(4)根据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从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从气态→液态→固态是放热过程。讲:“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的气体。“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自然界现象中的雾和露都是“白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判断“白气”或“冰花”附着在玻璃的哪一侧时,首先应明确温暖的水蒸气在玻璃的哪一侧,该侧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或凝华而附着在该侧。练:链接变式训练第4题3.(2018·高青一模)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出现的“白霜”②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③水烧开时壶嘴处出现的“白气”④钢水浇铸成火车轮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B4.(2018·烟台中考)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B命题角度❷应用物态变化特点解释现象例3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1)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水蒸气液化放热。(2)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不能发生物态变化,否则该温度计不能使用。【自主解答】C【解题技巧】5.(2018·绵阳中考)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B6.(2018·成都中考)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升华液化考点三晶体与非晶体的理解及辨析例4(2017·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思路点拨】根据曲线的走向,首先判断出图像是物体的凝固还是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和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自主解答】D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7.如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选填“固”“液”或“气”)态。(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液晶体48考点四温度—时间图像例5(2018·安徽中考)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思路点拨】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像,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温度;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处于液态。【自主解答】B【解题技巧】8.(2017·海南中考)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C.温度达到80℃时,晶体开始熔化D.温度达到50℃时,晶体开始熔化实验二十六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重点]1.实验装置:2.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_________。3.石棉网的作用:_______________。4.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5.根据表格数据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6.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下后上使物体受热均匀尽可能用粉末状,这样受热均匀7.使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_____________。8.判断晶体的熔点。9.烧杯中水量的规定及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受热均匀烧杯中水的量不宜太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要求是能够浸没试管中所装固体,同时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10.绘制熔化温度-时间曲线。11.分析图像:判断吸放热特点、各段物质的状态及温度变化的规律。1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物质先变软再变稠,然后变稀,温度一直在升高例6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min,BC段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受热均匀B晶体8固液共存【拓展设问】(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5)由图丙可知,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比热容_____(选填“大”或“小”)。(6)该物质在熔化时,第7min时的内能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5min时的内能,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50大小于热传递9.(2018·鞍山一模)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冰熔化过程中,在a点时的内能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碎冰使冰受热均匀固液共存小于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变大(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于不能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与烧杯中水温相同,不能继续吸热实验二十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装置:2.仪器的选取及装置的安装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装置中,烧杯上面盖上硬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硬纸板上留一个小孔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先酒精灯,后铁架台,后温度计温度计在使用时不能碰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在短时间内达到沸腾使烧杯内外的气压相同6.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气泡在沸腾前先是少量,且是下面的大上面的小(如图甲);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下面的小上面的大(如图乙)7.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水中的气泡会慢慢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棉网的温度较高,还可以向烧杯中的水提供热量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9.分析数据和图像。10.沸点及其与气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产生的“白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在水沸腾过程中,水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例7如图所示,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下而上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液面相平(3)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95℃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
本文标题:(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2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