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ppt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第一章绪论•科学素养的培养•科研基本知识的训练•学位(毕业)论文撰写•科学思维方式的学习•工作方法的借鉴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科学研究的前期准备•第二章科学研究的选题•科学研究选题来源•科学研究选题的原则•科学研究选题的方式•第三章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绪论•第四章科学研究的设计•研究型设计•实验型设计•第五章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科学研究论文的要求•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第六章学位论文及其写作•学位论文的要求•学位论文的撰写第一章绪论•第七章其他科研应用文的写作•1.科研报告类的写作•1)研究报告•2)调查报告•3)实验报告•2.情报研究类的写作•1)综述•2)述评•3)评论•4)书评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概念•1.1科学(Science)的定义•科学是知识•一种活动•一种社会建制•以有系统的实证性(empirical)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科学研究的概念1.2科学研究的定义科学研究是追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界、社会现象的认识有不知到知之,由表及里逐步深化到事物内部发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科学研究以生产知识为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的概念•1.3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本身。•可将科学分为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个基本大类。•1.4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意义•1.4.1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方法是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所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式和程序。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和创造的结晶。科学研究方法是伴随着科学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科学研究的概念•1.4.2学习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意义•引导科技工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效率,做出正确结果,避免误入歧途。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科研结果的成败,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决定着科研效率的高低。科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研活动的成败。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可以为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大家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基本方法与技能,为将来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从事科研工作做好方法上的准备,得到指导。对于已迈入研究领域大门的研究生而言,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今后进行科研选题和科研活动中将会取得主动权,处于有利的地位。•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可供从事其他工作,在思维方式、确定工作思路以及文字资料处理等方面借鉴。第二节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1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科研课题选题•2)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3)提出科学假说•4)检验所提假说•5)建立科学体系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2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以社会调查研究为例)•1)确定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3)收集资料即调查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3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提出问题或研究假设;•2)制定研究方案;即将研究课题具体化,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3)观察,即采用各种方法去收集事实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即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或检验研究假设•5)得出研究结论,即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理性认识。第三节科学研究的前期准备•3.1明确研究动机•3.2知识技能学习•文献利用能力•实验观察能力•请教沟通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科学论文写作能力科学研究的前期准备•3.3科研工作的起步•确定研究课题的题目•查阅分析文献,理清研究思路•精心设计研究方案•实验材料、记录表格的准备第二章科学研究的选题第一节科研课题的类型及选题来源1.1课题类型性质:基础性研究课题(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发展性研究课题三大类型。经费渠道: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和自选课题三大类。科研课题的类型及选题来源•1.2课题来源•1)指令性科技计划•2)指导性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管理的国家专项科技计划•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国际合作科技计划•地方政府科技计划•3)委托课题•4)自选课题第二节科学研究课题的选题原则•1)需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竞争性原则•6)时效性原则•7)优势性原则•8)发展性原则第三节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方式•3.1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方式•1从招标(或申报指南)范围中选题•2从研究工作遇到的问题中选题•3从文献的空白点选题•4从已有课题延伸中选题•5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6从跨学科领域研究中选题•7从企业、事业、生产部门技术需求中选题第三节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方式•3.2科学研究课题的选题程序•1提出问题•2查阅文献:检索工具检索;引文检索西文期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简称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ce&TechnicalProceedings简称ISTP)•《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简称A&HCI)•《社会科学与人文会议录索引》(IndextoSocialScience&HumanitiesProceedings简称ISSHP)第三节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方式•中文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简称CS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CSSCI)•《中国科技论文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第三节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方式•3构建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选择或设计实验研究方法、时间进度、经费预算、人员安排等。•4选题申请报告•主要内容:课题的意义、立题依据、国内外有关进展、实施和完成本课题的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方法及指标、预期成果、计划进度、工作基础(研究积累和研究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时间进度、经费预算、人员安排等第三章科学研究的方法•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1.1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法典型思维方法: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比较、分类和类比、演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形象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收敛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法: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1.2典型思维方法•1概念•能够反映同类研究对象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并能够用语言、符号表述其本质特征。•具有抽象性和可变性特征。概念是建立理论大厦的基石。•概念是在对研究对象反复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材料和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科学概念反映的内容是同类研究对象的共性、本质和必然性。•2判断•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判断有两个基本特征:判断都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判断必然有真有假。•判断与语句: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任何判断都必须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判断的类型:判断的详细类型较多。主要介绍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两类。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1)性质判断•性质判断就是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部分组成。•性质判断的基本形式为:所有(或有的、某个)S是(或不是)P。•性质判断的种类:性质判断按照联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类。1)肯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2)否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性质判断分为六种•1)全称肯定判断(表示符号“A”)•逻辑形式:所有S都是P,也可简写为SAP•2)全称否定判断(表示符号“E”)•逻辑形式:所有S不是P,也可简写为SEP•3)特称肯定判断(表示符号“I”)•逻辑形式:所有S是P,也可简写为SIP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4)特称否定判断(表示符号“O”)•逻辑形式:有的S不是P,也可简写为SOP•5)单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这个S是P•6)单称否定判断•逻辑形式:这个S不是P•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存在于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这种真假制约关系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1)SAP的真假•只有S与P具有全同或真包含于关系时,SAP才是真的;当S与P具有交叉关系、全异关系时,SAP就是假的。•2)SEP的真假•只有S与P为全异关系时,SEP才是真的;S与P具有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或交叉关系时,SEP就是假的。•3)SIP的真假•只有当S与P具有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时,SIP才是真的;当S与P具有全异关系时,SIP为假。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4)SOP的真假•只有当S与P具有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时,SOP才是真的;当S与P具有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时,SOP为假。•2关系判断•定义: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R表示关系判断的谓项,用a、b、c……表示关系主项。关系判断就可以写成为:Rab或aRb,读作“a与b有R关系”。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关系的性质:•1)对称性•2)传递性•3推理•定义:是指有一个或若干个判断过渡到新的判断的思维方式。•推理的正确性:一个推理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否同时具备了两个条件,即:1)推理的前提真实;2)推理的形式有效。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推理的逻辑性:是指推理形式是否符合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和推理规则•推理的意义及局限性:推理同概念、判断一样,具有客观基础,另外其过程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具有积极、主动的特征。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1.3逻辑思维方法•1.比较、分类、类比•定义及特点:•比较是区分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比较是区别、鉴别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比较的适用范围:•异类对象、同类对象之间;同类对象之间;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一个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比较的种类:性质、量、状态、结构、功能、历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比较应遵循的原则:•1)应在同一关系上进行比较•2)必须坚持在同一标准条件下进行比较•3)应抓住被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行比较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方法的局限性:•比较法只能对事物之间已知的某些属性作比较,不可能把未知的属性作比较。运用比较方法时,应该与其它方法相结合而进行。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2分类定义及特点:•分类是指在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别为不同种类或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逻辑方法。•分类的划分方法:•1)客观分类法(又叫本质分类法);2)主观分类法(又叫人为分类法)。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分类应遵循的原则:•1)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2)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3)各子项之和必须穷尽母项;•4)分类必须逐级进行。•分类在科研究中的作用:•1)整理文献资料;2)反映事物内部规律性的联系。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3类比•定义及其公式:类比是在比较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属性方面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方法也叫类比推理。•如果对象A有属性a.b.c.d.•}前提•对象B属性有a.b.c•那么对象B也可能有属性d.结论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类比的种类:•经验类比、理论类比、模型类比、数学类比、因果类比、结构-功能类比、概念-机制类比。•类比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1)类比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2)类比方法是提出科学假说的重要途;3)类比方法是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用类比方法必须遵循原则:•1)尽量扩大类比的范围;2)要类比两个或两个对象的本
本文标题: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