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01基础梳理夯基固源02精研巧练提升素养04达标检测知能提升03图表专攻百脉打通1.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①概念:具有确定__________、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②存在形式:__________、液态和固态。③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化学成分气态(2)岩石①概念:是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____________集合体。②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__________三大类。固态矿物变质岩2.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①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②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____________的衰变。(2)岩石的转化软流层放射性物质循环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沉积岩;③__________;④岩浆。岩石形成过程:A:岩浆上升(或侵入)的冷却凝固作用;B: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C:__________;D:高温熔化作用。岩浆岩变质岩变质作用3.板块的含义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__________。活跃4.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__________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____________、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岩石圈印度洋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板块________——裂谷、海岭(大洋中脊)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岸山脉、_______、岛弧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___________、高原张裂海沟褶皱山脉5.内力作用及表现形式(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__________。热能(2)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甲、乙为___________造成的,丙是__________的表现。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__________和巨大的__________(如图_________)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_________(如图乙)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如图__________)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_________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断裂带褶皱山系甲海陆变迁丙地壳深处高低不平6.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__________;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__________。(2)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__________,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E处叫__________,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__________,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背斜向斜断裂地垒地堑7.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__________等多种火山地貌。(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__________和错动。火山口断裂8.外力作用及表现形式,(1)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_______________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__________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__________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干旱、半干旱沟壑纵横渗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有__________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冰川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堆积作用冰川堆积__________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__________(河流出山口)、三角洲(河口)、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堆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堆积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__。杂乱冲积扇平缓微点1板块≠地壳板块是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的地理单元。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微点2海沟不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形成的。裂谷则是大陆板块张裂形成的。微点3印度洋板块≠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属于六大板块之一,大板块可分成若干小板块,印度板块是印度洋板块中的小板块。微点4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微点5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微点6“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微点7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一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微点8河流凹岸与凸岸凹岸、凸岸指的是陆地向内凹或外凸,不是指河流。如下图所示,图中甲、丁为凸岸,乙、丙为凹岸。微点9判断侵蚀岸和堆积岸(1)平直河段按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2)曲流河段则不管南北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图所示:微点10峡谷与峡湾(1)峡谷:“V”形,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区,由河流强烈下切侵蚀形成。(2)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峡湾在挪威西海岸最为典型。微点11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微点12正确区分冲积扇和三角洲主要从两方面区分:一是从位置上区分,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附近。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冲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微点13堆积地貌(1)洪(冲)积平原:土层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2)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3)三角洲:土壤肥沃,易发生盐碱化,影响粮食生产。地壳的物质循环(高考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图解思路】【尝试解答】A1.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固结成岩砾岩砂岩页岩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已生成岩石石灰岩页岩――→变质作用变质岩大理岩板岩2.常见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岩浆岩①侵入岩质地坚硬,常用作建筑材料,如花岗岩板材;②喷出岩形态各异,常可作为观赏石材,如玄武岩制作的盆景;③岩浆岩经过了高温冷凝,富含多种金属矿物沉积岩①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学生产原料,如水泥生产、钢铁生产和玻璃生产等;②沉积岩中富含非金属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变质岩①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的,质地坚硬,是重要的建筑及装饰板材;②板岩是页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也是重要的建材;③石英岩是重要的建材和化工原料;④许多变质岩本身就是重要的金属矿物花岗岩是一种致密、坚硬,无孔隙、流纹及层理结构的岩石,其裸露区常形成独特的“石蛋”地貌。图1所示“石蛋”体形巨大,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据此回答1~2题。1.形成“石蛋”的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A.aB.bC.cD.d2.与“石蛋”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是()①岩浆活动②变质作用③地壳运动④搬运堆积⑤风化侵蚀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第1题,形成“石蛋”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中b表示侵入岩。第2题,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地下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石蛋”地貌。答案:1.B2.A(2020·河北定州中学月考)下左图是某同学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读图,回答3~4题。3.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图示地貌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4.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过程是()A.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解析:第3题,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的岩石为石灰岩,为沉积岩。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沉积物,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第4题,图示地貌是经过外力沉积,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随着地壳抬升,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所形成的。答案:3.A4.B板块构造学说(高考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南美大陆西部的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图解思路】【尝试解答】A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断裂带(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2.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分类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运动方向←|→→|←→|←形成地貌裂谷、海洋、海岭高峻的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弧分类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示意图3.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2)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1)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5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