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考点集训(二十四)第5单元第一节整体感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当下的许多文学评论,似乎存在着一种“春秋笔法”式的写作套路。“春秋笔法”,即“微言大义”,落笔时用某些字眼分明而又含蓄地寄寓褒贬,这是中国古代撰写史书的方式。史书的首要功能是记录事实,倘若还有史家自己的立场“一字春秋”地藏在文本背后,那是惊喜;而文学评论的本职是表达态度、亮明褒贬,如果连态度都遮遮掩掩,那是失职。当今,赞美别人的评论文章很少“失职”,优点说起来一二三四清楚明白,先不论文章本身写得怎样,远观总归是花团锦簇。出问题的大都是那些想批评又不好意思批评的文章:总不能全说坏话吧?得肯定为主。但作品实在写得不好,纠结半天,只好先“王顾左右而言他”。小说什么主题?赶紧把脑中古今中外文学名篇都翻找一遍,下笔梳理一下相关主题的演变谱系,然后写“这篇小说又为某主题的文学长廊增添了新的形象”。语言什么风格?民间一点叫“丰富充满活力”,学院风格说“长于刻画复杂经验”。人物关系怎样?一个人叫“独语的魅力”,两个人分分合合可谈“自我与他者”,多人扯不清是“现代社会的复杂关系处境”。搬出几个西方大理论家的名字,用那套驾轻就熟的理论阐释装点一下,字数差不多就行了。全程都在躲着文本说空话,终究有点良心不安,犹豫再三后在文末留下一截遮遮掩掩的“真话”尾巴:“这篇小说,虽在某方面、某角度还存在较明显的提升空间,但总体看来,仍不失为一篇较能够打动读者的作品。”“虽……但……”“较明显的提升空间”“总体看来”……太多的玄机和顾虑,令这些句子显得不堪重负,疲倦且荒唐如一个出门远足的人穿反了两脚的鞋子。这些套路很大一部分是我自己的“病历”。偶尔写下这类句子,我都会痛苦:我清楚这“春秋笔法”对文学评论的有效性存在巨大的杀伤力,文学评论如果完全堕落为内部流通的“黑话”“暗语”,那它的意义就所剩无几了。就广大读者而言,倘若他们读了原作,会不会觉得受骗?对文学评论失去信任?接受了错误的引导、以劣为佳,审美水平被大幅拉低?作者也未必获益,该改进的问题没有被戳破,今后的写作依然会反复跌倒。更令人痛心的是,虚假的赞美会令真诚的赞美蒙羞、轻妄的判断会使认真的判断失效。文学评论需要的不是遮遮掩掩的“春秋笔法”,而是有的放矢、有一说一、一针见血,这确实需要勇气。总体生态固然需要调整改进,但别忘了大气候是由无数小分子共同构成的,反躬自省、从自身尝试改变,是每一位评论者应有的担当。此外,评论家在准备提出批评意见时总会有顾虑,毕竟受困于审美惯性和眼界宽度,古今中外许多人错误地贬低过一些有价值的作品,伍尔夫对乔伊斯、海明威与福克纳彼此之间,都曾有过严厉甚至刻薄的批评言辞,而今,命中要害之语已被奉为经典,失之偏颇的观点,大多作为名人轶事一笑了之。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得下的结论难免会有失准之时,但这过错并非无法弥补,因为时间与人心总会把最终的判决书送抵大家面前。因此,最严峻的问题并不是“错批”,而是“无批”甚至“错捧”,前者无非是遮蔽,后者却是在败坏。判断失准和故意失准完全不同,前者仅关乎能力水平,后者却涉及职业道德。文学评论,真话和良心不能缺席。(选自李壮《文学评论要拒绝“套话”“黑话”》,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撰写史书的史家和当今的文学评论者都应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B.“春秋笔法”式评论的结尾若有遮遮掩掩的“真话”,是评论者道德良知尚存的表现。C.不管原作写得好不好,文学评论者都会以肯定为主,从主题、语言等方面进行赞美。D.评论家的审美惯性和眼界宽度可能会使判断失准,贬低了作品,这是最严峻的问题。[解析]A.错在“都应该”,“应该”一词表示在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史家能够表达态度是“惊喜”,“惊喜”指有态度更好,没有也可,并非必须。C.以偏概全,并无中生有。从“出问题的大都是那些想批评又不好意思批评的文章……只好先‘王顾左右而言他’”可知,原作写得不好时,有的评论家就会运用“春秋笔法”式套路去评价,并非所有评论家;且原作写得好时,评论家会怎么评论,不在此文探讨的话题之列,文中没有提及。D.张冠李戴,“最严峻的问题并不是‘错批’,而是……”,“受困于审美惯性和眼界宽度”造成的判断失准是能力水平问题,是“错批”。[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A.文章以文学评论的“春秋笔法”式套路为论题,结构上先总后分,逻辑上逐层递进。B.文章列举了“春秋笔法”套路的表现,作用之一是论证说空话、遮掩态度是一种失职。C.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从四个角度分析文学评论采用“春秋笔法”式套路造成的后果。D.文章以伍尔夫、海明威等为例,论证文学评论者观点、结论有误实属正常,无可厚非。[解析]“结构上先总后分”错。[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一位文学评论者都该用真话和良心去评论,这样才能改进文学评论的整体生态。B.“春秋笔法”套路的文学评论可能会让读者视劣作为优作,影响读者的审美水平。C.“错批”会遮蔽原作的光芒,但比“无批”甚至“错捧”却是败坏职业道德要好。D.进行赞美的文学评论很少失职,所以别轻易地去批评,以免出现判断失准的问题。[解析]一则“赞美”和“批评”之间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二则第三段首句实际上是反语,“赞美别人的文章”态度鲜明,不会遮遮掩掩,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很少‘失职’”,但“不论文章本身写得怎样”的“花团锦簇”,实质应该是一味地盲目地吹捧,这是另一种“失职”。[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要论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精神构筑的科学时空观,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不忘本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战略指引”。“不忘本来”,要“不忘”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判断,精辟概括并科学界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其构筑不能忘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中国精神构筑所需要的条件更加全面,更加坚实。我们中国经历了站起来的时代、富起来的时代,最终迎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吸收外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空间指引”。任何国家进行建设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过去的中国曾在一段时期内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国家落后,这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精神的发展也离不开与世界各民族的相互学习借鉴。中国精神的构筑就是要树立开放观念、摆正文化心态并主动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传入中国的外来文明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有益滋养,同时也会冲击中国精神的构筑。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包装在文化产品中的西方价值观在中国得到强势传播,造成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从未停止且日趋隐蔽,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在社会快速发展中滋生繁衍。这些都将为中国精神的构筑带来长期的挑战。中国的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越是开放,西方社会就越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的中国精神,越是吸收外来,就越要求我们更加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色,积极回应世界性挑战和时代性挑战,在相互较量中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代,成就面前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战略意识,任务面前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是我们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面向未来”是中国精神构筑的“时间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与严峻挑战并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开创的一项前无古人的、毫无经验可循的、毫无既定模式可模仿的伟大事业,其最终实现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长期的团结奋斗和不懈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质的提升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已经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但是,国内外依然存在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长征路,难以预测的问题会很多,将要面临的风险会很多,将要应对的挑战会很大,将要承担的任务会更重。“面向未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精神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属性。具体而言,其一,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在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需要一种力量将中华儿女凝聚起来,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其二,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中国是一个大国,从大国到强国的飞跃必须创新创造,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三,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当前,我国发展的成就之大前所未有,困难、诱惑、干扰等更是前所未有。弘扬中国精神,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摘编自王兆云《中国精神的构筑指引》)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忘本来”,指不能忘记革命先烈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代,更不能忘记当前的新时代。B.“吸收外来”不仅要有开放广阔的世界视野,还要回应思想文化领域的世界性挑战。C.中国精神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属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中国精神构筑“面向未来”。D.“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三个方面辩证统一于中国精神构筑的实践进程中。[解析]结合文章第二段内容可知,“不忘本来”指“不忘”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不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答案]A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内涵与价值。B.文章通过分析西方价值观在我国的强势传播,论证了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C.文章论述“吸收外来”这一分论点时,横向览世界,纵向联古今,有理有据有策略。D.尾段立足于“面向未来”,论证中国精神在新时代里的具体作用,增强了现实意义。[解析]B项,“论证了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错误。结合文章第四段,分析西方价值观在我国的强势传播,是为了论证传入中国的外来文明“同时也会冲击中国精神的构筑”。[答案]B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社会通过我国的开放来传播其价值观念,因此我们要降低某些领域的开放程度。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既要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也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文化。C.中国精神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更是遏制西方势力的法宝。D.繁荣昌盛、和平安定的国家更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定力,这样才会有更持久的发展。[解析]A项,“因此我们要降低某些领域的开放程度”错误。结合文章第四段内容,面对西方传播的价值观念,我们要“更加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色,积极回应世界性挑战和时代性挑战,在相互较量中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B项,“既要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错误。结合文章第五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开创的一项前无古人的、毫无经验可循的、毫无既定模式可模仿的伟大事业”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是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的。C项,“更是遏制西方势力的法宝”于文无据。[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①信息技术革命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次飞跃。以往的体力劳动渐进式地改变了人类的肌肉、韧带、骨骼等生理机能,帮助人类创造出了美妙的艺术,那么,愈来愈脑力化了的信息技术革命劳动,也必将会促进人类创造出属于这一时代的崭新艺术。信息技术的革命已经在改变着人类的劳动方式、艺术创造的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审美审视。②数码艺术有别于传统艺术的最显著特征是受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它根本性地颠覆了艺术审美基本原则和程序,使受众第一次真正地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批判地接受,把受众从艺术品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③互动较多的是利用数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考点集训(二十四) 第5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整体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