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六单元单元整合提升一、全面认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三次局部调整1.原因(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是根本原因。(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需要。(3)经济危机、战争或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5)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要求。2.历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1)自由资本主义: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盛行。原因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取消保护关税等国家干预,进一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获得更广泛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自由生产、自由竞争和自由销售。(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晚期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垄断组织大量出现并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兼并后形成的超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实力,有利于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使资产阶级认识到自由放任主义不再适合生产的发展,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这种做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评价(1)积极方面: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与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的变革互为前提。②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③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史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2)局限性:当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阶段内容原因作用大危机前“自由放任”政策传统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经济发展但易产生经济危机大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大危机爆发,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下的经济发展使美国渡过了大危机阶段内容原因作用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美国的成功及各国的形势需要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出现“混合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典例】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解题指导]弄清题意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关键信息: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技巧应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最终筛选出正确选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联邦德国工业的比重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难点辨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B项。美国农业的比重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联邦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总值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答案正解从表格中美国服务业比重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联邦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答案]A比较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解读(1)命题形式:比较型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2)命题类型: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3)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判断历史现象及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的能力。解答技巧(1)审读题目类型:首先弄清题意是“求同型”还是“识异型”,运用不同解答思路解答。一般说来,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也称排除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如例题属于“求同型”,需要运用反例法解答。(2)明确比较对象:找准比较角度,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3)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尝试应用]“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A.刺激国内消费市场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C.开拓国际贸易市场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解析]美元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主要影响对外贸易,与国内消费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1971年美元贬值,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故B项错误;1933年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实行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1973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美元贬值以扩大出口,提振经济,因此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扩大出口,开拓国际贸易市场,故C项正确;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美国并不是金融霸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金融霸主地位动摇,故D项错误。[答案]C
本文标题:(新课标)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提升6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 新人教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9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