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5讲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所以解答主旨、标题题,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文章的写作意图。NO.2课堂逐点突破ContentsNO.1课前自主精读NO.1课前自主精读课堂听课有效率·反复磨炼提素养(1)城里有两个画画的先生,一个是陆小知,一个是覃怡斋。(2)陆先生和覃先生住在同一条街上,一个住街头,一个住街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贤人图聂鑫森[先逐段检索加工][第12段]要点概括:交代出陆、覃二位画家及住址。思考分析:(1)段介绍姓名,(2)段介绍住址,为何不合并到一段中介绍呢?(文章开头看似啰嗦,其实是为了突出两位先生,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陆小知,字文无,生得十分魁梧,脸上一圈连鬓胡须,很黑,很硬挺。他是河北沧州府人。他名小知,字文无,人以为字是名的阐释,既“小知”,当然也就“文无”了。只有覃先生懂得此中奥妙..,文无其实是中药当归的别称,表示对乡土的眷恋。陆先生无妻室无儿女,与他日夜厮守的是画室壁上悬挂着的一柄古剑..,抽出鞘来寒光逼人。他画山水,也画花卉、鳞毛,但花卉中,他不画梅花、蝴蝶兰;水中鳞介类,他不画螃蟹。这几样东西是覃先生爱画的,陆先生自谓不如,所以藏拙。他画的牡丹与水仙,别有风韵。他的桃也画得好,鲜嫩得让你嘴馋。这画要的人很多。贺寿的,结婚的,都悦目于这一派喜气,也肯给价钱。有了钱,他就去喝酒。街中段有家小酒楼叫“一街春”,跑堂的一见他来,就迎上前,唱一个喏:“陆先生——雅座!”不需吩咐,就会摆上酒与菜,然后去请覃先生。[第3段]要点概括:交代陆先生的情况。思考分析:①对陆先生的肖像描写,暗示其性格。②覃先生能懂得陆先生字的奥妙,可知二人为知己。③此处写到“古剑”,为下文写陆先生提剑出场仗义压邪做铺垫。④跑堂的“不需吩咐,就会摆上酒与菜,然后去请覃先生”,本处细节表现了陆先生和覃先生两人来往频繁,关系亲密,也为下文写两人交往的情节做了铺垫。(4)覃先生拖着一家子,一妻四儿女,粗茶淡饭维持下去就不容易了,哪有钱上馆子?但陆先生喜欢做他的东,觉得和他聊天是一大乐趣。覃先生肯读书,虽穷而不俗,时有高论,很使陆先生钦服。覃先生的题画词句也多有妙趣,有一回画一仕女图,臂外露,娴静动人,题句为:夜凉如水,问玉臂寒否?陆先生知是从杜诗中点化而来,很佩服他的才思。(5)覃先生名怡斋,字少疾。他善画梅花、蝴蝶兰,螃蟹也画得别有情味,活生生的。(6)覃先生和陆先生同行,又住一条街,但彼此很敬重,从不生忌。有人要画梅花、蝴蝶兰、墨蟹,陆先生说:“画这些玩意儿,覃先生有好手笔,请找他。”有人要画桃,画牡丹、水仙,覃先生说:“我不及陆先生,他有高招儿,我领你去。”[第45段]要点概括:交代覃先生的情况。思考分析:①写覃先生家贫,为下文写陆先生帮助覃先生做铺垫。②陆先生读懂覃先生的画意,再次印证二人互为知己。[第6段]要点概括:两位画家互敬,有君子之风。(7)本城有个无赖叫“二花子”的,前些日子找覃先生要了张墨蟹,忽将退回来,说是没画好,要求索回二十块大洋,其实买时只付了一块大洋。陆先生一听,回家取了剑,一路疾步到了覃家,威威武武地坐在画室里。那张退回的墨蟹图悬挂在壁间。(8)“二花子”进来,径直窜进画室,头一昂:“覃先生,备好钱了?”(9)陆先生蓦地站起:“早备好了,龟孙子!”(10)“二花子”一看,不是覃先生,是陆先生。(11)陆先生说:“你说这画不好,哪一笔不好?你指给我看。”(12)说完拔剑出鞘,但见寒光满室,冷气森森。“二花子”打了个愣噤。(13)陆先生用剑往画上划去,剑尖在纸上游动,却不触墙壁,宣纸条条落下,大小均等。“二花子”一张脸顿时吓白,惶恐间,陆先生一掉剑锋,直取“二花子”胸前,往下一划,一件黑绸褂脆然裂开,却不伤皮肉。(14)这功夫了不得!(15)“老子是河北沧州人氏,你可知沧州向来武风盛烈?没两下子,我能在这站地面?滚!”(16)“二花子”仓皇地逃了。覃先生很感谢陆先生。[第7~16段]要点概括:陆先生威震“二花子”,替覃先生解围。思考分析:①陆先生惩治“二花子”的情节照应前文对陆先生籍贯、家中摆设“古剑”的交代。②陆先生的语言铿锵有力,表现其刚猛与仗义。③陆先生的动作急促,表现其猛烈;动作娴熟,表现其功夫高超。(17)日子一天天打飞脚过去。陆先生大约是因为喝酒太没节制,身体渐渐地坏了下来,三天两天会咳出一大碗淤血,但他依旧不禁酒。(18)覃先生踱过来看望陆先生。陆先生见他来了,很高兴,让进画室,喝过茶就要抻纸、调色,运笔作画。说是要请少疾指正。平素,陆先生画画从不让人看,再好的朋友也不破例。陆先生画桃,先提笔用清水浸透,再在红色碟内蘸少许红色,然后在红白碟里反复使所蘸红色与笔中的清水混合成淡红色;又将笔回到红色碟内蘸红色,所蘸红色部分约到笔毫长度的三分之一处。淡红画桃实,深红画桃尖。一笔点去,再按倒笔毫,原地一旋,画出圆硕的桃实,笔没有离开纸,一笔画成一个桃子,鲜色可人。接着画牡丹、水仙。“你儿女多,往后得用钱。”陆先生说。覃先生差点流出泪来。[第17段]要点概括:陆先生得病。[第18段]要点概括:陆先生将自己最擅长的笔法传授给覃先生。思考分析:本段文字多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陆先生画桃的高超技艺。语言生动活泼,特别是画桃的过程,文字简约,富有动态、色彩感;句式灵活,长短句结合,富于表现力;善于用词,运用顺序词语“先”“再”“然后”“又”等,体现出很强的层次顺序。(19)陆先生终于一病不起了。每顿饭覃先生都让妻子做好,自己亲自送去。(20)不久,陆先生故去了。覃先生一手张罗了后事,借了一笔钱,雇请了几个人,亲自扶柩去沧州安葬。陆先生平生所念的是“当归”,覃先生再穷也要把他送回去。(21)覃先生得到陆先生的笔法,私下里练了些日子,笔法酷似,可以乱真。买的人也多,名气渐扬。家境富足了。他也时常到“一街春”去,跑堂的迎上前,唱一个喏:“覃先生——雅座!”(22)覃先生说:“搁两副杯、筷。”(23)“还有客人可要催请?”(24)“没有。”心里却说:还有陆先生。[第19段]要点概括:病重的陆先生受到覃先生一家人的照顾。[第20~24段]要点概括:覃先生安葬陆先生并怀念老友。思考分析:陆先生会功夫、能作画,身上颇有余资,却为何无妻室儿女,整日喝酒没有节制,并最终客死他乡?(结合“当归”一词来看,陆先生应是迫于无奈,有家不能回。因为回家其实不难,就连文弱且贫困的覃先生都可以亲扶灵柩前往沧州。由此可知,陆先生时时在思念故土,却又始终在逃离故土。同时覃先生亲扶灵柩去沧州,完成陆先生心中所念“当归”,也表现了覃先生的重情重义。)[再理清文章脉络][后把握主旨大意]本文塑造了陆先生和覃先生两位人物形象,通过写他们两人交往的故事,赞扬了两位画家有着崇高的技艺、品质,表达出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互相敬重的君子之风的敬仰与歌颂。[读懂文章·做对题目]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语言用词考究,典雅而富有韵味,细微处见功力,如小酒楼名为“一街春”,看似寻常,实则蕴含深意。B.小说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陆先生与覃先生在画功和为人上处处作对比,是为了突出陆先生比覃先生更有才华。C.洗练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早备好了,龟孙子!”表现出陆先生的刚猛与仗义。D.陆先生破例在覃先生面前演示作画过程,表明陆先生视覃先生为知己,同时也是对覃先生生活的关心和帮助。解析:B项,小说虽安排了两个重要人物,也有所对比,但纵观全文,这样写并不是为了突出某一个,更多的是表现出陆、覃两位先生虽个性不同但互相欣赏、互相关爱和彼此敬重,刻画了具有坦荡襟怀的两位贤人形象。2.(对点题·概括主旨)概括本文的主题。(6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见后面[例一]。3.(对点题·标题作用分析)请简要分析小说题目“贤人图”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①概括了主要情节,两位主要人物均以作图画画为生,故事情节围绕作图画画展开;②概括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两位先生既有画才,更有贤德;③蕴含了主旨,“贤”字,表明了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互相敬重的君子之风的敬仰与歌颂。4.(回扣题·情节手法分析)小说多处使用了照应手法,请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陆先生为覃先生抱打不平而惩治“二花子”的情节照应了前文对陆先生外貌、籍贯、家中摆设的描绘与交代,表现了陆先生的勇猛仗义;②覃先生将病故的陆先生送回沧州安葬的情节照应了前文陆先生字“文无”的真正含义的交代,表现了陆先生的故土情结及覃先生对陆先生的理解和情谊;③文末覃先生喝酒时心系陆先生照应了前文陆先生喝酒必请覃先生的情节,表现了两位贤人彼此间的相互敬重;④覃先生得到陆先生的笔法,买他画的人也多,名气渐扬照应了前文陆先生的牡丹、水仙、桃画得好,要的人很多的情节,表现了陆先生对朋友的情谊和关照。NO.2课堂逐点突破教材引路认知深·系统归纳记在心题型一主旨题一、什么是主旨题[理在书中]这里说的主旨题,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回扣教材标答分析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旨?参考答案: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像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答案解构:本题考查理解小说的主旨。解答本题注意抓人物形象(祥林嫂是主题性人物)和作者的倾向,然后找出文章所对应的内容,理解归纳。二、怎样考主旨题[题在书外]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8·江苏高考)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小哥儿俩》)(2)(2014·重庆高考)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东坛井的陈皮匠》)(3)(2014·浙江高考)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走眼》)(4)(2013·重庆高考)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枪口下的人格》)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评价”“探讨”“看待”“谈谈”等作答动词和“主旨”“意图”“意蕴”“情感”“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三、怎样答主旨题[学考贯通]落实“5抓”,解答小说主旨题1.抓标题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2.抓情节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3.抓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把握其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的历史,即可窥见作品的主题。4.抓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具体需要“一分一抓”:①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②抓背景介绍。思考故事发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从而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5.抓作者的思想倾向具体就是:①抓住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②抓
本文标题:(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板块 专题一 第5讲 以体会意图为突破方向把握主旨、标题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