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着世界的整体发展。[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时空坐标][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整体感知]政治—从两极对峙格局向多极化趋势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时空坐标·单元概览]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立,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纷纷进行经济体制调整,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第30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基础知识一遍过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实力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二、“冷战”1.含义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3.表现双方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4.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使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形成三、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1)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3)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材拓展]__美苏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教材重点叙述了美苏在欧洲的争夺,也涉及亚洲的部分活动。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夺开始具有全球意义,在非洲、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都有美苏争夺的影子。(2)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3)美苏的争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阵营,两国关系既有争霸的一面,也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一面。[素养提升·融会贯通]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美苏“冷战”下的两极格局►探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史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因素。[解读](1)史料一列举了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评价。解读第一段史料时注意按句号划分层意,第二段史料注意第一个省略号后的信息。第一段史料表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第二段史料体现了“冷战”对科技发展的客观影响。(2)史料二从信息“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可得出美苏争霸是一个紧张与缓和交替的过程,与当时的世界形势存在很大关系。[试答](1)评价: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做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美苏“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慑的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及新力量的发展。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以唯物史观看待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美苏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两国掌握了大量的核武器,核战争的危险时刻威胁着世界人民。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竭力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相继爆发了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对抗事件。在中东战争等重大国际冲突的背后都有美苏插手。美国还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考:结合材料,指出作者是怎样认识两极格局的。【提示】认识:争霸世界是美苏两极对抗的重要原因;两国在世界各地争夺势力范围,侵犯他国主权;“冷战”和热战相交织,导致了国际形势的紧张和动荡,加剧了亚欧某些地区的冲突;美苏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避免了战争的进一步升级。美苏“冷战”时期争夺的主要目标(1)争夺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手段在欧洲进行争夺,结果在欧洲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西欧受美国控制,东欧被苏联控制。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2)争夺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存在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崩溃,美苏两国积极争夺对这些新兴独立国家的控制权,导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争夺经济主导权: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排斥苏联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联在这一斗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这也是最终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4)争夺科技领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航天、航海、生物、计算机等科技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一竞争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A[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被战争破坏严重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其重建的计划,实质上是在欧洲的“冷战”政策,导致了东西欧的分裂和对峙,故A项正确。]2.“当柏林墙竖立之后,华盛顿感到‘舒了口气’。虽然肯尼迪公开谴责这是对边界的野蛮封锁,但‘实际上认为柏林墙是结束柏林危机的转折点’。”这是因为“柏林墙”的修建()A.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B.遏制了苏联势力进一步扩张C.便利了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D.为美国组建北约提供了借口A[“柏林墙”的修建作为缓冲,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故A项正确;“柏林墙”并没有遏制苏联势力在其他地区的进一步扩张,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与柏林墙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1961年北约早已建立,故D项错误。]3.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表明()A.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优势B.美苏争霸开始进入了太空领域C.苏联体制显示出巨大优越性D.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A[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表明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优势,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美国在太空方面的努力,故B项错误;苏联太空探索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其体制的优越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美国惊叹苏联的成就而并非是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故D项错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经济发展的需要。(2)过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②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作用①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欧洲“一体化”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背景: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持。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④政府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2)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教材拓展](1)美苏“冷战”中“中间地带”崛起的三个重要表现“中间地带”即在美苏“冷战”中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世界”。①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一个重要表现。②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二个重要表现。③中国重返联合国,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巨大能量,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三个重要表现。(2)毛泽东的“中间地带”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剧烈变动。1946年,毛泽东提出了“中间地带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不断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或者说是“两个第三世界”。一个是“亚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1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 第30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3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