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基础整合考点突破易错点拨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梳理·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决定分配方式。(2)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按劳分配公有制具体内容和要求(1)适用范围:经济(2)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3)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4)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按要素分配原因(1)前提:生产资料.(2)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3)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意义(1)提高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促进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形式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意义(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3)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有利于增加、推动.公有制生产力主体资本管理居民收入经济发展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收入分配公平①要求:收入分配,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②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2)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相对平等过大共同富裕按劳分配③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又要。物质前提保证存在矛盾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收入悬殊奉献精神先富帮后富网络构建考点突破精讲考点·典题例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考点透析1.生产决定分配特别提示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2.我国的分配方式方式经济成分收入形式按劳分配公有制劳动收入按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非公有制按管理要素各种经济成分按技术要素具体分析按土地要素财产收入按资本要素特别提示正确认识各种收入(1)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①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用劳动获得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②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2)区分按劳分配收入与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是指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3)区分按劳分配收入与公有制经济中的收入:按劳分配一定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但公有制经济中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4)明确合法收入范围: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二者都受国家保护。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我国的分配制度【典例导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巩固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技术工人积极性③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④深化科技领域分配改革,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B本题考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深化科技领域分配改革,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按劳分配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②;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③说法错误。【强化训练】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解析:A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促成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A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B不是根本原因;C既不是根本原因,在年代上也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的分配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命题角度2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典例导引】(2016·天津卷,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解析:B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正确,A不选;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而材料说的是“各类企业”,C不选;企业的主体是劳动者,不仅仅是科研人员,D错误。【强化训练】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国家发改委提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此举()①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再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②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③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④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按劳分配政策,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①错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初次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④错误,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做法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故②③符合题意。考点二效率与公平考点透析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是什么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为什么角度阐释社会主义本质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新发展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3.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怎么做角度阐释一个根本措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一个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个同步(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四种收入(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两个发展理念政府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教材薄弱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农工建商运等物质生产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提高效率,但不能过于悬殊。(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全社会)。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再分配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但也要注意效率问题。(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这样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典例导引】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材料旨在强调R市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给予流动人口和市民同等待遇,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①当选;从所涉对象来看,该举措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③当选;②错在“消除”上;该市的这一做法会加大城市管理支出,④不选。【强化训练】(2018安徽合肥模拟)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④属于初次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的分配,①③属于再分配。命题角度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典例导引】(2016·浙江卷,25)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A.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B.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D.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解析:B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民收入分配方式的改革,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B符合题意;A材料未体现;C说法过于绝对;按劳分配是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D错误。【强化训练】(2018·山东青岛质检)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2018年2月1日施行的《企业年金办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可以根据职工岗位、责任和贡献等不同,区别分配企业缴费额度,但企业当期缴费计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5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