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卷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a—40Fe—56Cu—64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空气成分中,能使食品变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A食品变质是食物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氧气参与。2.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下表是某些食物的pH范围,根据表中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D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食用碱性食物来中和。牛奶、苹果、葡萄的pH均小于7,显酸性;豆类的pH大于7,显碱性,故D项正确。pH2.9~3.23.5~4.56.3~6.67.4~7.9食物苹果葡萄牛奶豆类A.牛奶B.苹果C.葡萄D.豆类3.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可行的是()A.焚烧秸秆变为草木灰,减少农业上对化肥的依赖B.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同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和利用D随意焚烧秸秆会增加PM2.5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错误的;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使用;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健康有益B.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C.水中氮、磷元素增多导致水的硬度增大D.在污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B由于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健康不利,A错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B正确;水中氮、磷元素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变质,C错误;在污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不能除去所有杂质,D错误。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其具有酸性B.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过量排放CO2引起的,对人类有弊无利C.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通过化合反应相互转化D.C和CO都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且在反应中都作还原剂C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但同时也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有利也有弊;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通过化合反应相互转化;C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且在反应中作还原剂,但CO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使铁与水隔绝,从而防止铁生锈;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大部分金属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7.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B.氮肥氯化铵与碱混合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混合研磨也可放出氨气C.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也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A错误;铵盐与碱混合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中没有铵根离子,与碱混合研磨不能放出氨气,B错误;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稀硫酸与碳酸钙隔离,反应终止,C错误;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D正确。8.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化合物中钴元素常显+2、+3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B.金属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Cl3C.金属钴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D.氢气能与氧化钴反应生成钴B由于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钴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钴,A正确;由于铁与稀盐酸反应在生成物中显+2价,所以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Cl2,B错误;由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金属钴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正确;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铁,则氢气也能与氧化钴反应生成钴,D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可以有颜色,A错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B正确;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错误;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B.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0.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有误的是()A.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铁锈B.苛性钠——容易吸收水分——作某些气体干燥剂C.氧气——可燃性——气焊D.碳酸氢钠——能与胃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A正确;苛性钠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B正确;氧气用于炼铁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氧气没有可燃性,C错误;碳酸氢钠能与胃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症,D正确。A观察两种金属片的颜色,无法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铜片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铜不能将铁置换出来,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能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能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铜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铁>铜,能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11.以下实验无法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观察两种金属片的颜色B.将铜片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C.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将铜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C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A说法不正确;35℃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是指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60g甲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100g该温度下的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小于60g,B说法不正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说法正确;1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溶液若为不饱和溶液,则无法判断,D说法不正确。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60gC.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产生,只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A错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雾,故C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在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最终显酸性,酸性溶液使石蕊变红色,所以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故D正确。13.[双选]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大量白雾D.向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14.下列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铁粉和硫酸铜溶液B.二氧化碳和水C.氢氧化钠与稀硫酸D.烧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D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合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硫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烧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沉淀,使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少。CN点时,稀盐酸过量,因此溶液的pH值小于7,A错误;Q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钡和氯化钠,B错误;OP段表示的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过程,C正确;PQ段表示的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D错误。15.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含有BaCl2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解析:(1)冰和水混合体系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煮沸;(3)用pH试纸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而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4)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较多,如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16.(8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A(A.纯净物,B.混合物)(填序号)。(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煮沸。(3)若要测定某工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B。A.无色酚酞试液B.pH试纸C.紫色石蕊试液(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二、非选择题17.(6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3)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18.(6分)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B(填序号);(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H2O+CO2===H2CO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①③(填序号)。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解析:(1)图B所示实验中,把二氧化碳倒进烧杯中,使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不助燃也不可燃;(2)图A所示实验中,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紫色干花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3)图C所示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中二氧化碳被消耗,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外界压强作用下,软塑料瓶变瘪。19.(6分)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你能利用此表完成下列的任务吗?OH-NO3-Cl-CO32-SO42-H+-溶、挥溶、挥溶、挥溶Na+溶溶溶溶溶Ca2+溶溶溶不溶Ba2+溶溶溶不微Cu2+不溶溶不溶(1)查:氢氧化钡的溶解性溶;(2)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其理由是不能,因为互换成分后无沉淀、气体或水产生,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写化学方程式:一种酸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CaCO3+2HCl===Ca
本文标题:(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6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