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一章机械运动编者语►聊城中考近6年来除2017年没考,但在作图和功率计算时都涉及到了.2013年考查的是参照物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所占分值2分.2014年与回声混合考了两个填空题,2015年是一个关于参照物和平均速度的选择题,2016年是两个关于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填空题.预计2018年参照物的选取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是考查重点.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①米,符号②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方法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③零刻度线、④量程和⑤分度值放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⑥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⑦垂直,估读到⑧分度值的下一位记结果有数值和单位时间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⑨秒,符号⑩s常用单位时(h)、分(min)测量工具⑪停表辨一辨►1.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任何一个“0”都可以省略.(×)2.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2.误差(1)概念:⑫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⑬真实值之间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2)误差与错误测量误差测量错误产生原因(1)与测量人的估读有关;(2)跟测量⑭工具的精确度有关;(3)受环境等因素影响(1)不遵循测量和仪器使用的规则;(2)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免的方法(1)采用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2)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3)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想一想►四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了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如下:8.85cm、8.87cm、8.86cm、8.52cm.结合测量数据,思考以下问题:(1)前三次测量数据有略微差距的原因是什么?(2)最后一次测量数据与前三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3)计算铅笔的长度是多少?(1)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条件、测量环境、测量人等因素的限制,由测量误差造成的.(2)测量过程中出现了操作错误,或是由读数错误造成的.(3)=8.86cm提示►根据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计算铅笔的长度,但是注意在计算前要将错误数据去掉.考点2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①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在宇宙中是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参照物概念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②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说明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③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④静止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⑤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往往不同想一想►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如图),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这是为什么?运动员虽然始终处于屏幕上,但由于背景在不断向后运动,我们以背景为参照物,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考点3速度及其测量★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意义描述物体运动①快慢的物理量公式②(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米每秒,符号m/s;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km/h换算关系1m/s=③3.6km/h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利用公式④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类型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⑤不变的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速度⑥变化的直线运动辨一辨►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存在正比或反比关系.(×)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在求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切不可将组成这段路程中每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教材重点图片】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及读数【例1】[2017·哈尔滨中考]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1.70cm.思路点拨►读数时,首先要看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变式运用►1.[2017·贵港中考]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2.50cm.如图2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50s.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2.50cm;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s,指针在5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s,即停表的读数为50s.类型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2】[2017·郴州中考]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D)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思路点拨►加油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的位置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战机是静止的;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变式运用►2.[2017·烟台中考]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B甲车司机的背部受到挤压,应该是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故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甲车原来静止,甲车的车尾受到后面的撞击而突然向前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保持不动,即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第二种情况甲车向后倒车,甲的车尾撞到乙车的车头上而停止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应该是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前运动,故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乙车向前运动车头撞到甲车的车尾而停止,而乙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到乙车上造成身体向前倾斜;第二种可能是乙车静止,乙车车头由于受到撞击而向后运动,而乙车司机由于惯性保持静止而造成身体向前倾斜.综上分析:只有B正确.类型3物体的运动路程(速度)-时间图象利用图象法描述物体的运动:图象能够把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地表示出来,具有直观、简明的优点,为解决物理问题提供了思考的依据.1.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甲)图象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直线的倾斜度大,则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2.速度(v)—时间(t)图象(如图乙、丙)乙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象不是一条水平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3.解答图象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例3】[2017·青岛中考]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思路点拨►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运动速度不变、运动路线为直线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线中是过原点的斜的直线;在v-t图线中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变式运用►3.[2017·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类型4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解有关路程题的一般步骤(1)根据题目已知量和变形公式求解如图:(2)在解题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当速度的单位用“米/秒”表示时,路程和时间的单位就分别要用“米”和“秒”,在列式子和运算过程中都不要漏掉单位.带单位计算时,单位也像数字那样相乘、相除、相约.(3)在列式计算时,一般要先列出公式,按解题需要进行公式变形,然后代入数据,最后得出结果.【例4】[2016·扬州中考]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50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1150m,所需要的时间是23s.思路点拨►小明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自己(或动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观察到树木是向后运动的;动车的速度用求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桥+s车,由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变式运用►4.[2017·青州模拟]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s,则小明的速度为5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50s.重点实验聚焦实验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及注意事项】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程段,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所以讲平均速度或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的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命题点全梳理】1.实验原理:.2.测量器材:刻度尺和停表.3.在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的原因:不让小车滑得太快,方便测量时间.4.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后半段路程通过后半段的时间t2=t-t1;再利用公式计算得出.八上P23图1.4-15.保证时间测量的有效性:实验前,要反复练习几次停表的使用,并进行几次“试测量”,最后才正式测量.6.在斜面的底端放金属片的作用:①便于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②便于测量时间.7.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运动形式: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或加速直线运动.典例分析【例】[2015·乌鲁木齐中考]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选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25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7组小车从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思路点拨►(1)斜面的倾角较小,小车滑动的速度就较慢,则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就较长,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2)小车沿斜面滑下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路程越长,平均速度越大.斜面的倾角越大,所用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3)小车运动的路程s=2×15.0cm=30cm,则速度=25cm/s=0.25m/s.(4)120cm中有8个车长,减去最后一个车长,有7组.命题挖掘►(5)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cm/s.(6)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7)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因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时,后半段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速度,而将小车从中间位置开始释放,后半段一开始的速度为零.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匀速与变速的判断★1.[2012·聊城中考]如图为网球在水平地面上自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已知所用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根据照片记录的网球位置可知,网球的速度变小.解析:由图片可知时间相同,距离越来越小,故速度变小
本文标题:(聊城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7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