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西专用)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考点25 亲社会行为课件
考点25亲社会行为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走近社会的原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社会交往的意义(1)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考点要求: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服务他人和社会。社会化(亲社会行为)原因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人与社会(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社会化(亲社会行为)知识拓展社会与社会关系1.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2.社会关系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还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群体的范畴,小到民间组织,大到国家政党。这里的国家在实质上是一方领土之社会。所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个人与全社会之间的关系。(2018吉安期末)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说说两幅图片中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有什么意义?(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答案】(1)亲社会行为。意义: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018九江期末)泰山脚下有一所实验中学,每逢周末,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为旅客引路、擦洗垃圾箱,给交警送水,义务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他们这样做()A.是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B.可以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C.只是小事,没有什么积极意义D.能够在小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答案】ABD【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意义。题目中同学们为旅客引路、擦洗垃圾箱,给交警送水,义务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是亲社会行为,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参加这些活动有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同学们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ABD正确,C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BD。3.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原因(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做法(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我为社区作贡献”的社会公益服务志愿者的活动方案(1)活动名称:“美化社会”环保服务志愿者活动。(2)活动地点:校园附近的社区。(3)活动时间:周六上午。(4)活动主题:我奉献、我快乐。(5)活动目的: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培养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6)活动准备:教师做好活动前动员工作,并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活动要求;组织爱心小分队,开展献爱心活动。(7)活动内容(步骤):一是在社区宣传环保知识。二是开展“你扔我收,变废为宝”活动。(8)活动总结:写出活动的感受和体验。(2018扬州广陵区校级月考)普通工人王文清志愿服务红十字会30年,无偿献血8万多毫升。他坚持扶贫帮困,累计帮扶孤寡老人、流浪乞讨人员、失学儿童等1000多人,其中捐助的180多名濒临失学的孩子中,有20多人考上了大学。下列对志愿服务理解正确的有()A.志愿服务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等B.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的好形式C.志愿服务是公民的法定义务D.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要讲究实效、持之以恒【答案】ABD【详解】本题考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题中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行为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体现。志愿服务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等,不仅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人和社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还延伸了生命的价值。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要讲究实效、持之以恒。因此ABD说法正确。志愿服务是公民的道德义务,C错误,排除。故选ABD。2018年学雷锋日前夕,某校九(6)班的志愿者同学来到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带来了慰问礼物,并和他们进行了互动。据了解,在初中三年里,该班同学们和环卫工人一起清洁护栏,带上礼物去养老院看望爷爷奶奶,给一些特殊需要的老人捐赠轮椅……他们体会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关爱他人,成就自己”的成长乐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增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B.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C.参与志愿服务要有奉献精神D.参与志愿服务应不计任何代价,积极参加【答案】ABC【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学生们的行为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这有助于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在奉献社会、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可以增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ABC说法正确。D“不计任何代价”的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ABC。解题小窍门选择题的十几不选(1)表述有错者不选。(2)肢干不符者不选。(3)肢干双重者不选。(4)因果相悖者不选。(5)正误相混者不选。(6)肢干矛盾者不选。(7)间接联系者不选。(8)语言绝对者不选。(9)不符单一要求者不选。(10)逆向选择题正确者不选。注意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本课结束
本文标题:(江西专用)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考点25 亲社会行为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9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