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选修模块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010203目录04高考考什么——专题知识整合高考怎么考——历年真题感悟考题怎么答——满分策略指导备考怎么练——经典模拟冲关返回01高考考什么——专题知识整合返回一、商鞅变法1.背景(1)时代特征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出现“百家争鸣”文化由春秋争霸战争到战国兼并战争军事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封建专制统治政治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商业日益活跃经济返回(2)各国改革①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了改革,鲁国实行了“初税亩”。②战国: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变法。返回2.措施(1)经济: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编制什伍组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制定秦律。(3)军事:奖励军功。(4)思想:“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专制。(5)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返回3.性质商鞅变法是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变法。4.评价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消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极返回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必要性: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2)可能性: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个人作用。2.措施(1)经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2)政治:实行三长制,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迁都洛阳。(3)社会风俗: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返回3.性质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4.评价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返回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社会危机①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岁币”和西夏“岁赐”使北宋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②边防危机:辽、西夏在边境侵扰,民族矛盾尖锐。③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2)有利条件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返回2.措施改试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取士之法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强兵之法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富国之法返回3.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4.评价(1)成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初步扭转了“积弱”的局面。(2)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3)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返回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地主与农奴的矛盾尖锐,农民骚动此起彼伏。(3)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使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返回2.内容(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3.性质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返回4.评价(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返回五、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3)独立改革派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新政府。返回2.措施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指挥人才,建立现代军队军事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西化文化教育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经济废藩置县;宣布“四民平等”;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政治返回3.评价(1)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富国强兵和民族国家的统一。(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3)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4)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使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深刻变化。(5)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返回六、戊戌变法1.背景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康、梁的准备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思想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民族危机返回2.内容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兵器,按新法练兵军事上改革科举制度;鼓励私人办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文教上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经济上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政治上返回3.失败原因(1)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派的势力又十分强大。(2)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3)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4.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5.影响(1)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2)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3)社会生活: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返回02高考怎么考——历年真题感悟返回1.(2019·江苏高考)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返回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返回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返回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殆可谓之‘良’也已”可知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褒奖态度。与前人认为王安石变法为“恶法”的贬低态度不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本意是“谋国利民福”,前人的评价主要是“意气偏激”。第(2)问,免役法的政策设计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即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结合所学可知该政策有利于解放农民,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第(3)问,根据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可知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原因是要到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的依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客观原因主要和当时的民族危机以及社会转型有关。返回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返回2.(2018·江苏高考)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事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返回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返回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返回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解决旧的科举考试……的弊病”可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一“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可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可知,打击了旧学;根据材料二“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可知,改革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很不彻底。返回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返回3.(2017·江苏高考)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返回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返回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孝文帝迁都、变革社会风俗、改革官制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胡乐、胡舞”等体现了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第(2)问,由“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知民族融合的方式多样;由“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知,此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是汉化;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可知,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经济、政治等角度作答。返回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
本文标题:(江苏专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四板块 选修模块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