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十古诗词曲赏析1.(2018河南,18—1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A组2014—2018年河南中考题组五年中考答案(1)(示例1)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2)用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3)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4)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可。2分)(2)(示例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示例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言之成理即可。2分)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的赏析能力。本题要求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所以切入的角度比较自由。可以从句式、语气、修辞等角度来赏析,最后要落脚到情感上。(2)本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这两句是广为引用的名句,理解它的含意,不难知道它表达的是李白的豪情壮志、对未来的信心和前行的勇气,所以一般用来作为激励人的话语。2.(2017河南,18—1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答案(1)①思念家乡。②渴望成就功业。(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2)(示例)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阕的抒情蓄势。(一点1分,共2分)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可先确定题材,这是一首写边塞的词,这类诗词往往表达思乡之情;然后抓住句中关键词“家”“归”确定写了思乡情;再综合其他信息,完整作答。“燕然勒功”是典故,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功业未建,不会考虑归乡,表达的是对建立功业的渴望。(2)本题考查赏析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从写景角度来说,视听结合;从景物特点来说,写出了黄昏边塞空旷凄清的特点;从结构作用来说,此句位于上阕末尾,为下阕抒情做铺垫。3.(2016河南,20—2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4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答案(1)(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符合诗意即可。2分)(2)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1)描述情景或画面类的题目,其实就是用优美的语言解释诗句意思。解释的时候要注意“画面感”,要突出对景物或情景的描写。这两句诗中要突出“白日斜”“吟鞭东指”两个场景。(2)赏析时一定要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入手。诗人以“落红”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以“更护花”来强调自己虽辞官,但依然会关心国家命运,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易错警示第(1)小题应抓住“描述”一词,不能只是简单地概括情景;第(2)小题应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不能从哲理角度赏析。4.(2015河南,19—2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答案(1)思乡。(意思对即可)(2)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1)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2)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解析(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乡书”“归雁”是象征思乡的意象,可体现诗人的思乡愁绪。(2)“自然理趣”是指大自然中蕴含的哲理和审美情趣。所以做题时,结合诗句内容揭示其蕴含的哲理和情趣即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的是时序(或时间、季节、新旧)交替的哲理。表现手法可以从修辞上分析,也可以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入手,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切不可笼统作答。5.(2014河南,19—2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答案(1)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2)“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意思对即可)“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1)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开篇渲染了凄恻的气氛,颈联笔锋一转,抒发了乐观豁达的情感。(2)本题要求从炼字角度对名句进行赏析。可先指出字义,再结合语境分析诗句的含意及作者表达的情感。B组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1.(2018湖北黄冈,26—2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题。(8分)[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①,千里暗黄尘。[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4分)答案(1)C(2)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诗句的理解1分,答到“心系祖国、立志杀敌、报效祖国”给1分,大意正确即可。共2分)(3)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句意或特色景物的解说各1分,景物特点概括准确各1分。答案可从简,大意正确即可。共4分)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乙诗颔联“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战场景象,所以“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错误;尾联的“寸心明白日”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故“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表述不当。(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寸心明白日”一句,内涵丰富,艺术概括力强,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他们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念,视死如归,驰骋疆场,报效君王。“千里暗黄尘”既是描绘大漠漫天飞沙的自然景色,也是对激烈战斗的渲染。(3)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特点的能力。分析诗句景物描写的特点,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去分析这些词语突出表现了景物的哪些特点。如甲诗颈联要抓住“大漠”“长河”“直”“圆”等词,分析它们的表现力;乙诗颈联要抓住“冻水”“悲风”“寒”“愁”等词语来分析诗中景色的特点。2.(2018新疆,9—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6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C(2)(3分)这两句充满对实现宏大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意思接近即可)(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C.“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表述有误。这两句借历史人物姜尚、伊尹受到重用的事实,表明诗人期待得到明主的赏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2)本题考查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运用南朝宋时宗悫的典故,是诗人在面对坎坷的现实之路、对前途迷惘的情况下发出的最强音,表明诗人在沉郁中奋起,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突出表现了诗人准备突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不断追求理想的乐观积极的心态。知识拓展用典有用事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两种形式。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思绪和愿望等。例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来写世事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3.(2018北京,8—10)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1分)(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3)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和“②”。(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答案(1)(示例)时光匆匆流逝(2)(示例)我认为图1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图中的江面十分开阔,能表现“潮平两岸阔”的景象;图中的船帆高高悬挂,能表现“风正一帆悬”的景象。(3)(示例)①烟波江上使人愁②唯见
本文标题:(河南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古诗词曲赏析(试题部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3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