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与海外子公司战略绩效关系研究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与海外子公司战略绩效关系研究作者:夏国风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上海,201800刊名:现代商贸工业英文刊名: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年,卷(期):2010,22(3)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2条)1.杨大桐论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结构及其竞争优势[期刊论文]-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2.程德俊网络组织的适用条件及其绩效分析[期刊论文]-科研管理2005(6)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郑连勇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选择研究2008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新的阶段。这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一国的综合国力,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最关键的是经济实力。决定经济实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该国有没有一批基础雄厚的企业。跨国公司则是企业中的佼佼者,跨国公司能否根据国内外瞬息万变的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状况的变化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成为了决定一个跨国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公司组织结构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其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回顾:最早期的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是出口部,随着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母子公司组织结构应运产生了;随着国际业务的不断增长,很多的子公司就要组合在一个专门的部门下,这就是国际业务部;当跨国公司的业务进一步扩展后,就产生了对全球性组织结构的要求。最后,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新的跨国公司组织发展的新趋势包括:网络化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结构、无边界组织结构。第二章主要深入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因素。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因素很多,其主要有:环境因素、战略因素、公司规模、知识经济和管理因素等。第三章首先对美日欧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的选择进行比较分析。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美国的跨国公司就比较青睐于国际部,即使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部分的跨国公司仍然采用国际部组织结构。而欧洲的跨国公司更习惯于自由化、国际化的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早期日本的跨国公司以模仿美国的跨国公司结构模式为主,随着日本的海外投资不断地剧增,日本的跨国公司也逐渐采用全球化的组织结构。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大变革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此次西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大变革的原因有:首先,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既是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又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是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调整的主要外部原因;第三,大型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是其组织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直接动因。第四章主要是对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国跨国公司发展三个阶段及现状:1979—1983年是第一阶段;1984—1992年是第二阶段;1992后是第三阶段。中国的跨国公司仍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不够,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各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区域相对集中。但是,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对外投资领域和形式不断扩展;对外投资战略不断丰富。其次选择了十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跨国公司比较倾向于采用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一,90年代后良好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环境为中国跨国公司组建全球性组织结构提出了要求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西方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的战略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战略提出了全球性的要求,进一步要求中国跨国公司建立相匹配的全球性组织结构;第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对外经济活动的多战略也促进了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全球化;第四,中国跨国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既产生对全球性组织结构的需求也拥有了建立全球性组织结构的实力。第五章对前文进行总结并展望中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更由于中国跨国公司自身内部的原因,中国的跨国公司应该不断进行变革使之符合公司的全球竞争需要。中国跨国公司在进行组织结构变革时,应该注重几个方面: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柔性化、组织结构的网络化。2.学位论文郎蒙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子公司角色与子公司战略绩效:理论与中国的证据2006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我国很多公司已经或即将迈向跨国经营的道路。因此,研究探讨跨国公司的管理对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的考察,着重讨论了我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海外子公司角色与海外子公司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以资源依附论为指导,回顾了有关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与海外子公司角色的大量文献。从中归纳出了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进路径,并通过定义海外子公司的当地化程度与资源在跨国公司组织内部的横向流量这两个维度,建立了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演进模型。同时,选择了能够准确反映我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发展状况的子公司角色模型。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有关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海外子公司角色与海外子公司战略绩效关系的相关假设,具体包括:假设1:海外子公司当地化程度很低,同时资源在跨国公司组织内部的横向流量很高的组织模式不存在。假设2a:相对于职能式组织结构而言,采用跨国公司全球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的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绩效更高。假设2b:相对于跨国公司全球事业部型组织结构而言,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结构将会推动海外子公司创造更高的战略绩效。假设3:不同的海外子公司角色定位将导致不同的海外子公司战略绩效,并且静止型子公司角色的海外子公司战略绩效会明显低于其它三种子公司角色的海外子公司。最后,本文选择了我国6个行业30个样本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这些企业有国营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共同的特征是均为跨国公司,每家公司至少拥有一家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根据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技术对以上三个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假设1,即本文所构建的跨国公司组织模式演进模型是成立的;而其它两个理论假设在中国并不能够成立。说明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结构并不能导致海外子公司获得最优的战略绩效,而且不同海外子公司角色也并不能导致显著差异的子公司战略绩效。所以,国内对跨国网络组织结构与海外子公司角色还需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对网络组织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真正价值的环境因素还需进一步探索。本文在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希望可以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3.学位论文徐蕾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结构与知识流动机制研究2006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结构中的知识流动已成为跨国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结构的分析,建立一个系统的跨国公司内外部网络知识流动框架,进而说明网络组织结构为跨国公司跨国界的知识整合提供了组织优势。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是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自身的全球发展战略目标而在研发、生产或销售等领域进行合作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这个网络不单单表现为一个简单的由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组成的公司内部网,还是一个通过子公司当地商业网络的嵌入来实现的公司外部网。在以知识创新作为主要的价值增值源泉的网络经济时代,构建跨国公司的内部网络,最大的益处在于发挥子公司之间的学习效益,通过相互的学习使得知识能够及时在网络中得到最佳配置,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而构建跨国公司外部网络,可以弥补跨国公司内部资源的有限性和某些弱势资源培育的不经济性。子公司所嵌入的外部商业网络是影响总部行动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资源,它不仅关系跨国公司内部现有的资源、信息和知识存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可控资源集的大小和获利能力。由于跨国公司的知识创新需要依靠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知识,因而本文一方面考察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对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分析跨国公司知识流动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结构与知识流动之间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及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网络嵌入与当地商业环境的互动关系,对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及“走出去”战略选择有着重要的启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入跨国公司的网络组织中,从跨国公司的外围网络嵌入到其网络组织中的关键结点位置,获取跨国公司的知识资源;在此基础上培育我国企业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而同样可以选择选择网络化的“走出去”路径,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兼并或虚拟化、分散化管理等方式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构筑自身的网络系统。4.学位论文姚建农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网络化研究2005论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论文评述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及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战略变化,并以跨国公司组织理论的研究为出发点,回顾了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析了传统企业组织理论。 其次,分析了决定和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因素,对传统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从战略变化和企业规模两方面入手,结合经济全球化集中研究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组织演进的形式,并在前面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组织演进的一般进程和相关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三,从一般网络组织的理论出发,探讨了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替代层级组织的必然趋势,对网络组织如何有序运作、如何有效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跨国公司网络组织及其特征,对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的两种重要形式(联盟型网络组织和虚拟企业)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以日本汽车制造业的系列结构为例,对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长期性稳定交易关系网络的形成及其竞争优势的构建作深入的实证研究。 最后,借鉴国际上成功跨国公司在组织结构设计方面的经验,结合跨国公司经营模式的研究,在对企业网络与企业集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组织管理上的缺陷,提出一些完善和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设想,认为我国跨国企业集团今后应向网络模式发展。5.期刊论文李海霞.张霜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虚拟化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本文在阐述了目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革趋势的基础上,集中从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虚拟化的原因、利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进一步论述了组织结构虚拟化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借鉴意义,认为虚拟化组织是它们取得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谨慎选择.6.学位论文刘含辉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研究2000该文旨在探讨如何进行组织结构变革,以建立能够承勒柔性管理的跨国公司全球组织结构,使跨国公司能够有效顺应环境变化,健康运作和发展.从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入手,该文论述了跨国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组织机构庞大,层次较多;强调规范制度和系统运作;面临尖锐的集权和分权矛盾是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特点.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面临的管理环境的变化入手,该文揭示了跨国公司所面临的组织困境,即原的庞大的行动迟缓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营运环境的变化,因此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创新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化变革,成为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最后,在跨国公司的正规则方面,该文认为应当从规章制度建立的原因、目的和条件、区域市场的具体情况、员工对尊重人格的需要入手,重新审查原有规定制度存在的必要性.7.学位论文吴冠锋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研究2001跨国公司的演变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跨国公司不同于一般公司企业,有其独特的部门分工和布局形式,形成了相应的独特组织结构.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一方面表现为一般意义上企业从U型结构向M型结构演变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其经营的全球扩展,表现为区域空间上从母子结构向国际部结构、全球结构、矩阵结构的演变过程.但是两者之间不是截然分离的,存在着紧密的内部逻辑联系.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企业组织理论及其发展的两大历史阶段.第二
本文标题: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与海外子公司战略绩效关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