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总结网络构建素养导向网络构建素养导向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非选择题极可能从公共参与角度来考查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措施,从政治认同角度来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从科学精神角度来考查文化创新。考查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时,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为背景,单独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或推进文化交流的措施,考查角度为意义类、措施类;二是将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创新等知识整合在一起综合考查,考查角度通常为措施类。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时,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以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传统文化、文化继承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考查角度通常是原因类、措施类、评析类等。考查文化创新时,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特定的文化产品、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过程、做法为背景,限定“文化创新”这一知识范围(通常是文化创新的措施)单独考查;或者将本知识点与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等知识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通常的考查角度有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等等。1.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及措施(1)意义: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措施①态度、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任务: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途径: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文化交流。④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⑤要求: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⑥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⑦自信: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2.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立足于实践,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4)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5)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6)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4)主体: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5)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6)内容形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跟踪训练]近年来,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古村落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文化部(现更名为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解析: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际就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组织答案。答案:(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2)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本文标题:(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6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