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鄂尔多斯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阶段线索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知识清单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器物之变第二阶段:制度之变第三阶段:观念(思想)之变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或口号“自强”“求富”(口号)师夷长技(指导思想)变法图强(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指导思想)“民主”“科学”(口号)代表人物(1)(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评价: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国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器物之变第二阶段:制度之变第三阶段:观念(思想)之变主要内容(1)洋务派主要活动: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2)维新变法运动高潮:1898年,戊戌变法。(1)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①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②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革命政党);③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历史背景: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②新思潮(民主、自由、平等)与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③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统治。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器物之变第二阶段:制度之变第三阶段:观念(思想)之变主要内容(2)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光绪帝颁布法令,变法内容有: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文化: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等。(4)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辛亥革命①开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②高潮: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③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2)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宣传内容变化:1917年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核心是民主、科学。1917年后,宣传“民主”“科学”的同时,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例如: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在北京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每周评论》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器物之变第二阶段:制度之变第三阶段:观念(思想)之变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评价(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积极作用:①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②客观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4)消极作用(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1)性质:资产阶级改革。(2)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性质:资产阶级革命。(2)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作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器物之变第二阶段:制度之变第三阶段:观念(思想)之变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创办刊物《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近代化探索的感悟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易错字盘点】奕曾国藩谭嗣同李大钊戊戌变法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易错易混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2.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中创办的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3.公车上书的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4.戊戌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客观原因: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6.中国的皇帝制创立于秦始皇,结束于辛亥革命。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8.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9.三民主义指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统治)、民权主义(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孙中山最早提出关注民生)。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疑难点拨项目名称时间地点人物特征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安庆曾国藩近代最早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1865上海曾国藩、李鸿章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1866福建左宗棠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1.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对比区分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项目名称时间地点人物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1872上海李鸿章湖北织布局1888武汉张之洞汉阳铁厂1890汉阳张之洞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2.20世纪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但它失败了。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3.如何将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进行换算?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之年作为第一年。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这一天,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是把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作为第一年,这一年之前,为公元前,之后(含耶稣生年)为公元后。我们假设民国元年(1912年)的前一年(1911年)为民国0年,在民国0年(1911年)的基础上换算出民国多少年或公元哪一年。如公元1911年、1912年、1913年、1914年……可换算为民国0年、1年、2年、3年……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其方法是: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这种方法换算出的结果不需再加或再减一年,一步就可得出所要换算的结果。还是以上面的举例为例,计算1937年是民国多少年,根据公式可得:1937-1911=26,即1937年是民国26年;计算民国36年是公元哪一年,根据公式可得:36+1911=1947,即民国36年是公元1947年。运用以上方法,既简便,又省时,极大地提高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速度。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结合当下时政热点的命题角度】常会对比联系“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梦或民族复兴”或“侵略与反抗”这一角度命题。阶段线索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
本文标题:(鄂尔多斯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2部分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8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