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燃烧及化石燃料的利用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燃烧与灭火6年6考一、燃烧与灭火辨一辨►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即可实现灭火。(×)2.燃烧一定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但是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3.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4.水灭火时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也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6年3考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辨一辨►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2.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3.混有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引起爆炸。(×)家用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切不可①开灯检查,应②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电器着火,应立即③切断电源,用④灭火器灭火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实验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应该⑤严禁烟火室内着火,不能⑥打开门窗,否则会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在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以防点燃时发生爆炸考点3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想一想►燃料燃烧时,若燃烧不充分,会有哪些弊端?燃料燃烧不充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污染环境。【例】[2017·邵阳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B)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典型例题分析类型燃烧与灭火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解析: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A正确;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变,B错误;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应严禁烟火,C正确;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D正确。注意事项►认识燃烧与灭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②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与反应,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③爆炸不一定都属于化学变化,如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④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的方法可以使火熄灭,但不能说成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火熄灭。变式运用►1.[2017·无锡中考]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C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水会导电,可能会导致扑救人员触电,A错误;天然气泄漏,为防止电火花引起爆炸,不能打开电器,B错误;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而灭火,C正确;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会发生爆炸,D错误。2.[2017·海南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A含有碳元素的可燃物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重点实验突破实验6:探究燃烧的条件典例分析【例】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知识回忆】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进行实验】如图1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3)欲使图3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外壁后才能对试管进行加热。(4)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4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现象解释A: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的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你的猜测是:进入a试管内的液体接近试管容积的1/5,理由是如果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试管中的氧气能被消耗完,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分析►【知识回忆】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进行实验】根据燃烧的条件,只有同时具备三个燃烧的条件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虽能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但是不能与氧气接触,因此,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改进与实验】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既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相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逸散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图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3)取出的试管外壁上有水,应擦干后再进行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4)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缺少氧气,所以试管内应为氧气,以提供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拓展与迁移】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如果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试管中的氧气能消耗完,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应接近试管容积的1/5。【综合应用】由于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一种碱,又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这种碱应为氢氧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滴水后会发生燃烧,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滴水太多导致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命题挖掘►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白磷A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温度计示数升高。(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70℃热水的作用:使白磷B隔绝空气,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1)由题给信息及实验设计可知,锥形瓶中的白磷满足了燃烧的条件,会发生燃烧,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A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由于燃烧放热,会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升高。(2)本实验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烧杯中70℃的水能提供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红磷不能,且热水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使白磷B处于无氧状态,和白磷A形成对比。1.[2015·滨州14题3分]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才能燃烧得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命题点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燃烧的条件常结合兴趣小组实验、生产或生活背景考查;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灭火的方法以及原理均结合其他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六年真题全练D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故其实质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2014·滨州13题3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B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木炭燃烧现象中没有火焰产生,A正确;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B错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会造成气体的急剧膨胀,有可能会引起爆炸,C正确;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D正确。3.[2013·滨州13题3分]近几年“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B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4.[2016·滨州21题5分]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CuO(填化学式);(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A(填序号)。A.作反应物B.隔绝空气C.升高温度(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传递热量,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3)此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关联考题►[2016·滨州19题(2)1分];[2016·滨州12题C3分];[2013·滨州4题C3分]得分要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缺少任意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5.[2016·滨州12题3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A.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命题点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及火灾中的自救方法等,常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做法、实例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B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处理方法: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A做法安全;霉变的花生会有致癌物,不能食用,B做法不安全;酒精灯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做法安全;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伤人和引起火灾,D做法安全。6.[2012·滨州21题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生活用品中,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C(填字母序号)。A.塑料保鲜薄B.橡胶手套C.棉布围裙(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3)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4)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少量维生素,此类物质可调节体内各种化学反应。(5)媒体曾报道过面条可燃,有市民误以为是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所致。但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面粉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就是可燃物。当它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时就能够燃烧,而且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为BC。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
本文标题:(滨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9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