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天津一中2019—2020—1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I卷(每小题2分,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A.绷.带(bēng)卑劣.(lüè)屋脊.(jǐ)量.体裁衣(liáng)B.仓廪.(lǐn)呜咽.(yè)脑髓.(suǐ)超今冠.古(guàn)C.安分.(fèn)兵痞.(pǐ)负荷.(hé)臻.于至善(zhēn)D.绸缪.(liáo)毛坯.(pēi)檄.文(xí)面目可憎.(zèng)2.下列汉字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报歉辐度犹其格物致知B.避嫌雍荣和蔼出类拔粹C.精典分孽胁迫跌宕起伏D.枯燥无须蹩脚礼上往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___________的。(2)为加快推进城市创新________先导区建设,该市着力破解阻碍创新发展的瓶颈。(3)“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A.流传试验传诵B.流传实验传颂C.留传实验传诵D.留传试验传颂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人们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是否上涨的问题,景区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坦言,超高的门票会减少旅游的人数,影响旅游业的总收入。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用今天的语音去读,有些地方好像不押韵,实际上它是用韵的。①如《诗经》中的作品②或者原本就是歌词③绝大多数是有韵的④所以并没有特别的诗律规定⑤只不过由于今音不同于古音⑥其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韵等方面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⑥④②③⑤C.②⑥④①⑤③D.②④⑥①③⑤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昌黎,称苏轼为苏东坡,分别是以官职、郡望、号来称呼人。B.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佩插茱萸、驱五毒以防疫祛病等习俗。C.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D.《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乡土中国》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已在括号内作了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见的地方很远)②苏子愀然..(容色改变)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学习)④戊申晦.(农历每月第一天)⑤无以..至千里(没有用来……的,无从)⑥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⑦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大的方面遗忘)A.②③④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③⑤⑦⑧D.③④⑥⑦⑧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金就砺则.利B.郁乎.苍苍生乎.吾前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或师焉,或不焉.D.不知东方之.既白师道之.不传也久矣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山川相缪,郁乎苍苍C.或师焉,或不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须臾成五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汶水西.流下江陵,顺流而东.也B.舞.幽壑之潜蛟侣.鱼虾而友麋鹿C.迷雾冰.滑而耻.学于师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非能水.也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常用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白露..横江B.古之学者..必有师下有红光动摇..承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凌万顷之茫然..D.古之圣人..杯盘狼籍..12.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渺渺兮予怀C.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客有吹洞箫者D.而今安在哉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①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安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②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③,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注]①獖[fén]:阉割。②公子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得到桓公信任,于是留在齐国做官。③公守之室:临时守卫的地方。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匡.天下匡:扶正B.君其试以心决.之决:决定C.少欲则能临.其众临:面对D.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与:给予,指任用1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五伯长何为.其然也B.刚则犯民以.暴余始循以.入C.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纵一苇之.所如D.卒见弑于其.臣其.贤不及孔子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公向重病的管仲咨询佐政接班人,管仲在问答中表达了个人看法。B.管仲认为鲍叔牙为人刚愎强悍,心中无所畏惧,不能作霸主的好帮手。C.管仲认为隰朋是最合适的接任者,齐桓公先任用了他,后又任用竖刁。D.作者认为齐桓公无识人之明又不听忠臣的劝谏,导致了其悲剧的结局。16.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B.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C.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D.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第Ⅱ卷(68分)17.翻译句子(9分)(1)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3分)(2)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2分)(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分)(4)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20题(10分)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③荆、郢:古楚都。18.下列各项对本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B.颈联一写山,一写水,借景抒情,遥想宗一此去路途遥远,充满坎坷艰辛,表达出作者对舍弟此去的担忧关切之情。C.尾联写别后思念之深情,经常梦见弟弟去的“郢”一带的烟树,化虚为实,意境迷离,将思念之意表现得异常深切感人。D.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融以上多种情感于一诗,雄浑阔远,感慨深沉。19.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4分)20.人们普遍认为柳宗元的这首诗是一首“伤别并自伤之作”。请结合全诗谈谈哪里体现了柳宗元的“自伤之情”?(4分)21.默写(5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2),孰能无惑?(《师说》韩愈)(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苏轼)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22-25题(14分)命若琴弦史铁生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些书,整个旺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一晚紧说。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理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你那三弦子弹的还差着远呢。咱的命就在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我都听过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服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你信不信?”“一千根断了的琴弦还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笑什么笑!你以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弹断了的才成。”老瞎子显得有些激动,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一晚上一晚上地弹,心里总记着,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尽心地弹断了才成。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他抓起自己的琴来摇了摇,叠好的纸片碰在蛇皮上发出细微的响声,那张药方就在琴槽里。这天晚上,小瞎子跟着师父在野羊坳说书。老瞎子的琴声却很乱……夜里老瞎子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七十年中所受的全部辛苦就为了最后能看一眼世界,这值得吗?他问自己。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老瞎子弹断了最后两根琴弦。两根弦一齐断了。他没料到。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坳,小瞎子吓了一跳:“怎么了,师父?”“小子,明天我就去抓药。”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他想起这药方进琴槽时,自己才二十岁。小瞎子也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弹断了多少根?”“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
本文标题: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4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