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17页雨花区2020年会考科目调研检测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荟题卡,保持字体エ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肢和贴纸;6.本试卷共27道小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新冠.(guàn)肺炎袭来,人们由最初的惊吓、恐慌变成了如今的严谨.(jǐn)应对,最终取得抗“疫”胜利。B.疫.(yù)情面前,我们没有退缩。勇敢的白衣战士,写下“不论生死,不记报酬”的请战书,逆行江城,奋战抗疫一线。C.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严峻.(jùn)时期,各大媒体呼吁大家不要外出聚餐聚会,勤洗手、出门带口罩尤其是两种被频繁提到的预防措施。D.历经沧.(cāng)桑的中华民族,在抗疫大考中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化危为机。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天安门广场成功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中,绚烂夺目的焰火表演、浮光掠影的灯艺展示、国内首次千人交响乐和千人合唱、“大规模‘快闪’”……一个个节目纷至沓来,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极震撼力的视听盛宴,真是叹为观止A.绚烂B.浮光掠影C.纷至沓来D.叹为观止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让博物馆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学校不仅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第2页共17页B.面对新冠疫情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毫无保留地同东盟各国分享防控、治疗经验,体现其责任担当。C.走进岳麓书院,探访湖湘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问密不可分的关系。D.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4.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一般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阴文,四下的叫阳文。B.恰当地运用借代可,引人联想,有“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之效,如以“结草”指“结仇”,“鸿雁”指“书信”,“杏坛”指“教育界”。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停课不停学”网络作业完成后,小彭在互动区留言:老师,我的作业已上传,辛苦您拜读批阅。6.综合运用(6分)在满心期待中,我们迎来了庚子鼠年。2020年,意义非凡,又充满挑战。在居家隔离、“停课不停学”期间,为了增强同学们共克时艰的信心,班级红织“抗疫防疫”线上班会活动。请你帮忙完成活动策划与准备。(1)策划抗“疫”活动。(2分)请补全“线上班会”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一:“抗疫故事”我来说活动形式二:第3页共17页活动形式三:(2)活动二:整理抗“疫”诗文。(2分)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武汉疫情爆发之时,世界各国伸出援助之手。同样,当世界各国面临疫情困扰之时,中国也向世界传递共克时艰、共期美好的心意和祝愿。请帮忙选择适合的句子,写在捐赠物资箱上。①西程十万里,与君同舟行②陌上花渐开,海平天近明③浮云游子意,明月故乡情④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捐赠意大利华人华侨的物资箱上,适合写的句子是(写选项):捐赠日本的物资箱上,适合写的句子是(写选项)(3)活动三:补全抗“疫”对联。(2分)下面对联表达了对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和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敬意。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项是(2分)病毒漫①,赤胆逆行,勇除国难,利剑除灾②疫情震③,白衣请战,共解民瘼,丰碑铸爱④A.①华夏②凭国手③江城④在民心B.①江城②凭国手③华夏④在民心C.①江城②在民心③华夏④凭国手D.①华夏②在民心③江城④凭国手7.古诗文默写(共5分,每空1分)(1)《爱莲说》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2)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宋濂说明自己穿着破日的衣袍,处在华服锦绣的同学之中毫不艳羡的原因是“,。”(3)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写到的“,”,就表现出不畏困难、坚强自信、乐观洒脱的心境,能够给抵抗病魘的人们带来激励和鼓舞。名著阅读(共5分)第4页共17页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骆驼祥子》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B.跳读,是指有取有舍,跳跃前进的一种阅读方法,也就是略去一些内容,撷取文章中的关键部分,快速把握大意。如跳读《西游记》,就可以针对整本原著浏览,快速把握大意。C.《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其中的作品。9.鲁迅曾说:“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千百年来,每当中华民族陷入危难的时候,都会有舍身报国之土带领人们对抗磨难。在文学作品中,也常出现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部名著,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作品中的某一位英雄人物在危难关头,做出了哪些可敬的举动,展现了哪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3分)二、阅读(共54分)(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咏春笋杜甫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岓人行。会须上番①看②成竹,客至从嗔③不出迎。【注】①上番,方言,“头一回”的意思。②看,欣赏。③嗔,嗔怒。此处反用王子猷(yōu)看竹不问主的典故。10.下列关于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诗歌的第一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第5页共17页B.诗歌的第二句笔锋一转,写春笋长势太盛堵住柴门带来的烦恼,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C.竹在古代经常比作君子。此诗咏春笋,意即君子之风宣从小培养。D.诗是咏物诗,主体意象生动鲜明,运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言近旨远,表达了作者对君子的赞美。E.诗山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11.清朝诗人胡夏客评最后一句: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容,用意亦巧。请结合诗句,说说“嗔”字巧在哪里?(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共12分)辛公义传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慕之。从军平陈,功成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日:“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共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节选自《隋书循吏传》【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②事:官府办公的地方。1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含义相同们自一组是【】(2分)A.数被嗟异,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B.以功除岷州刺史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C.孝义道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D.独坐其间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三峡》)13.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第6页共17页A.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B.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C.后人有過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D.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14.将下列句子译成現代汉语。(3分)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1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辛公义性格特点。(5分)(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筷子春秋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热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②筷子在先春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记・曲礼上》提及“要之有菜者用桃”,郑玄的注释是“,我著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始为象,其子叹曰:“被为象著,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船要行得快,不能“停住”,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照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④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在于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共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说文》谓“匕,亦所以用匕取饭”。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晨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第7页共17页⑦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又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⑧时至今日,筷子除作为进餐用具外,还被視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婚庆,祭祀等礼仪中,人们喜欢使用方头圆身的筷子,寓意天地方、天长地久。记得我爷爷那辈人,家里过年时总要添把新筷子,认为添筷子非常吉利,寓意人丁兴旺,筷子还会出现在婚庆礼仪中,成双成对的筷子意喻快生贵子、快快乐乐、和睦相处的好兆头。结婚闹洞房时,扔进一把红筷子,取意“快生子”。(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6.下列说法与原文表述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2分)A.筷子在古代也叫“箸”,其出现始自商代。B.筷子在古代是江南一带的方言,故清《康熙字典》仅收录“箸”而不收录“筷”。C.第④段引用礼记“饭黍毋从箸”,并与“ヒ”作比较,是为了说明“箸”最初只用于夹菜,且夹菜比“ヒ”更方便。D.瓜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推广使用筷子。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方文明比西方文明进步,是因为一直使用筷子。B.第⑤段开篇“理论上”三字不能別去,因为文中对“箸”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这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C.中国人使用筷子而不使用刀、又,说明中国人尚文不尚武。D.全文从“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来说明筷子的历史与发展,且多处
本文标题: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4月会考科目调研检测试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1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