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湖北省恩施州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物理试卷本试题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主观题分学考和选考,请考生仔细阅卷,根据考试考试类别,作答相应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类别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6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7-10题为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选不得分)学考选考选择题必做。1、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浮列车——“上海磁浮列车”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运营,据报道,线路总长33km,在下列已知选项中,可以用来求出全程平均速度的是()A.最大速度vB.启动时加速度aC.出发时刻1tD.全程用时2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推水平地面的木箱没有推动,说明地面对箱子摩擦力大于推力。B.汽车轮胎上各式各样的花纹仅仅是为了美观。C.汽车向前加速运动时一定有轮胎受到的地面对它的力为向前的推力。D.摩擦力的大小一定和正压力成正比。3、长为8m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的大小为4N的力,产生大小为2m/2s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质量为2kgB.位移的大小为8mC.运动时间4sD.以上均不正确4、一物体由A点经过曲线运动到B点,下列受力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ABFAABFBABCABFD5、一位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的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添加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在实验室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作用力,就可以称量地球。以上描述的是哪一位物理学家的成就()A.伽利略B.牛顿C.卡文迪许D.开尔文6、竖直向上的F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匀速缓慢升高1m,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5JB.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是5JC.合力对物体做的功是5J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5J7、两个在同一平面大小分别为4N和7N的分力,合力大小可能是()A.2NB.3NC.6ND.12N8、关于平抛运动,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运动B.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9、如图,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拉力最大B.运动轨迹上的AC两点不在同一高度C.小球到达最低点速度为)cos1(2vglD.该运动为竖直方向上的圆周运动,能量不守恒10、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的A.向心加速度为22vrB.向心力为)(mF2rvgC.对球壳的压力为gr2mvD.受到的摩擦力为)(m2rvg主观题部分本部分共6小题,,共60分。请考生仔细审题,区分学考部分和选考部分,考生按考试类别作答相应题目。FF1m实验题(共15分)11.(多选,7分,选错一个扣三分,选对一个得2分,不超过7分)下列哪些是常用物理实验或分析方法()A,微元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同位素标记法E.放大观察法12.(8分)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试验中;(1)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弹性势能为J(2)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弹簧被人拉伸(压缩)的程度越大,人对弹簧做的功越多,有同学猜测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能和下面这些因数有关,正确的是()A.甲同学说和弹簧所处的位置有关B.乙同学说和制作弹簧的材料和弹簧的大小有关C.课代表说与弹簧的形变长度有关(3)在学习匀变速运动时我们分析了初速度为0的v-t图像,显然v=at,随时间均匀变化,且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就是位移,后得到位移公式为X=2a21t。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弹簧弹力随位移均匀变化,力与力方向上的乘积就是功的多少。如图,则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为pE计算题(45分)13.(10分)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不考虑在声音空气中传播的时间,该距离为多大?(g=10m/2s)14.(10分)甲乙两物体在相同的F=9N的合外力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1.5m/2s,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4.5m/2s,甲车质量和乙车质量各是多少?15.(12分)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斜面长为4m的斜面顶端,斜面固定,且与水平面夹角为30o,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2s后到达斜面底端(g=10m/2s)(1)求运动时的加速度;(2)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动摩擦力大小;16.(13分)如图,细绳长为0.9m,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挂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未画出),系统静止时位于OB位置,P点为固定在墙上的钉子,且P点靠在OB右边PB=0.2m现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o的位置,由静止释放;(g=10m/2s)(1)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2)小球过B点时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不计P点影响);(3)试通过计算说明小球能否沿虚线圆弧BC通过C点;选考主观题(选考考生作答)实验题(共15分)11.(6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让质量为1kg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五个点A、B、C、D、E,测出C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OC=50.00cm,点A、E间的距离为AE=24.00cm。若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1Hz,重力加速度g=9.80m/2s。(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速度cv=;(保留二位有效数字)(2)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C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量△pE=,动能的增加量△KE=;(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2.(9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计算题(共45分)13.(10分)甲乙两物体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1.5m/2s,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4.5m/2s;(g=10m/2s)(1)甲车质量是乙车质量的几倍;(2)若力变为2F,且把乙车放在倾角为30o的光滑斜面上向上推,求此时乙车的加速度;14.(10分)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斜面长为4m的斜面顶端,斜面固定,且与水平面夹角为30o,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2s后到达斜面底端(g=10m/2s)(1)求运动时的加速度;(2)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15.(12分)如图,细绳长为0.9m,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挂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未画出),系统静止时位于OB位置,P点为固定在墙上的钉子,且P点靠在OB右边,PB=0.2m。现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o的位置,由静止释放;(g=10m/2s)(1)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2)若细绳最大能承受56N的拉力,试通过计算说明细绳在运动过程会不会断;(3)小球能否沿虚线圆弧BC通过C点16.(13分)如图所示,将以小球从坐标原点沿着水平轴Ox以0v=2m/s的速度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到达P点,M为P点在X轴上的投影,做小球的运动轨迹在P点的切线并反向延长,与X轴交于Q点,QP与OM夹角为θ,OP连线与OM夹角为α,已知OQ=3m,求;(1)夹角α与θ的关系;(2)OM的长度;(3)小球从O到P的运动时间;
本文标题:湖北省恩施州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2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