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
第1页共20页◎第2页共20页枣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Ⅰ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单选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下图为辽宁省2007年和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目前该省处于区域发展的A.传统农业阶段B.工业化初期阶段C.工业化后期阶段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2.与2007年相比,辽宁省2015年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B.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C.高科技产业占比下降D.产业由分散走向集聚“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4.下列国家中,“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国家是A.哈萨克斯坦B.新加坡C.比利时D.巴西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图”及“不同区域农业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造成图示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市场6.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Ⅰ——“高”和“寒”B.Ⅱ——山河相间C.Ⅲ——一望无际D.Ⅰ——炎热干燥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7.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C.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8.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A.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B.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天然草场辽阔,放牧牲畜头数从20世纪50年代的几百万头上升到现在的近5000万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近几十年来,内蒙古地区天然草场退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A.水体污染B.产业调整C.气候干旱D.过度放牧10.为了及时有效的对天然草场利用状况监控和管理,可以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叠加不同图层后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若用GIS技术叠加某城市地质、人口密度、交通、植被等图层,可选出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干道路、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则该区域适宜建设A.汽车加油站B.度假村C.垃圾处理场D.大型超市12.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A.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B.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D.交通图层和人口密度图层读图,完成回答问题。13.①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②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15.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问题。第3页共20页◎第4页共20页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下图为一名游客在金沙江干流南部河谷拍下的照片,显示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稀疏、枯黄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山高谷深,山谷风显著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C.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17.近年来,金沙江河段下游河水变清澈,主要原因是A.降水增加,河流水量大增B.修筑大坝,拦截泥沙C.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增加D.地壳抬升,流速减缓读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回答下面小题。18.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工业部门,合理的是()A.①——钢铁B.②——电力C.③——化工D.④——机械19.实现该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A.延长产业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B.禁止污染物的排放C.大力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D.关停重化工企业逆工业化是指由于本地制造业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连续下降,而导致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外迁、或转行的一系列工业衰退的浪潮。下表为德国及鲁尔区逆工业化过程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20.在德国及鲁尔区逆工业化过程中①煤矿个数持续减少②单个煤矿产量下降③单个煤矿规模扩大④煤炭产量持续下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1.为应对逆工业化鲁尔区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①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②普遍缩减煤、铁企业的规模③重视完善环境保护,营造绿色空间④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卡普阿斯河(见图)发源于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交界处的巴都布罗克山脉的西部山岭,自东向西流,在坤甸西南的一大片沼泽三角洲处分为两条支流注入南海。卡普阿斯河全长1143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流域内地形以平原、沼泽为主,虽然降雨丰裕,但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较少,只在其干支流上修建了一些大坝工程,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都相当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2.卡普阿斯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湖沼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23.卡普阿斯河干支流上修建大坝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养殖B.蓄水灌溉C.防御洪涝D.发展旅游24.导致卡普阿斯河流域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起伏较大B.自然环境恶劣C.河流落差较小D.冻土发育广泛下图为“中国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框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5.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A.防洪减灾B.美化城市环境C.保障航运D.开发水利资源26.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有①扩大耕地面积②稳定灌溉水源③减少洪涝灾害④提高土壤肥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输水超过60亿立方米。下表为我国四种缺水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5页共20页◎第6页共20页2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A.资源性缺水B.水质性缺水C.工程性缺水D.效率性缺水28.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是A.减轻了洪涝灾害B.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C.利于高耗水产业的发展D.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9.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变化B.由技术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C.由重度污染向轻度污染转变D.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30.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31.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②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④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⑤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2.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3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题。34.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③该国属发达国家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5.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面小题。36.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7.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8.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9.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40.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D.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第7页共20页◎第8页共20页41.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下图示意3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据此,完成问题。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C.土壤D.纬度位置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部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2.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A.市场B.降水C.气温D.光照4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C.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受地理环境的彩响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体育文化,在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普及率及体育竞技水平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南方人适宜技巧,性项目,北方人适宜速度力量型项目,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心肺功能强,适宜田径运动。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44.关于表中的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为环渤海地区B.①地为南方地区C.②地为长江流域D.②地为西北地区45.受环境影响,各体育区划中的优势项目有所不同。关于图中各体育文化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南沿海体育区在游泳、跳水、体操等项目上占优势B.西南云贵高原体育区在发展中长跑等运动项目上占有优势C.西北体育区在摔跤、射箭、骑马等项目上占有优势D.东北体育区在体操、武术或冬奥会的滑雪溜冰上占优势油橄榄属于喜光耐旱的油料作物,盛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从1964年开始引种油橄榄,目前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下表为国内外部分油橄榄产区气候因素比较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46.上述中国四个地区中,最适宜种植油橄榄的的是A.甘肃武都B.四川广元C.四川三台D.四川达州47.与地中海沿岸橄榄油生产国相比,我国主产区的优势A.气候条件优越B.交通便利C.生产工艺先进D.劳动力成本低“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
本文标题:河北省枣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4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