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Fe:56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泰国银饰和土耳其彩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产品,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B.利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C.高纤维食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人体内都可通过水解反应提供能量D.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泰国银饰属于金属材料。土耳其彩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高压钠灯发出的光为黄色,黄光的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对道路平面的照明度比高压水银灯高几倍,故用钠制高压钠灯,故B正确;C.人体不含消化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消化,故C错误;D.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答案选B。2.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C.《开宝本草》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提取涉及到升华操作-2-D.《本草经集注》有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A、“瓦”由黏土烧制而成,黏土的分成是硅酸盐;B、古代用蒸馏法酿酒;C、“所在山泽,冬月地有霜”的意思是冬天温降低,硝酸钾溶解度降低,结晶析出覆于地面;“扫取以水淋汁的意思是收集析出的硝酸钾固体,再将硝酸钾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煎炼而成”的意思是蒸发浓缩硝酸钾溶液,使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固体,文中不涉及升华;D、钠元素的焰色是黄色,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是紫色。【详解】A、“瓦由黏土烧制而成,黏土的分成是硅酸盐,所以“瓦”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选项A正确;B、古代用蒸馏法酿酒,选项B正确;C、“所在山泽,冬月地有霜”的意思是冬天温降低,硝酸钾溶解度降低,结晶析出覆于地面;“扫取以水淋汁的意思是收集析出的硝酸钾固体,再将硝酸钾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煎炼而成”的意思是蒸发浓缩硝酸钾溶液,使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固体,文中不涉及升华,选项C错误;D、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的,可以用焰色反应鉴别硝酸钾和硫酸钠,选项D正确。答案选C。3.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完全正确的是:()选项方法冶炼原理A湿法炼铜CuSO4+2K=Cu+K2SO4B热分解法炼铜Cu2S+O2高温2Cu+SO2-3-C电解法炼铝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D热还原法冶炼钡BaO+H2高温Ba+H2O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湿法炼铜需用与水不反应的较活泼的金属作还原剂,如铁等,钾易与水反应,不能从溶液中还原出单质铜,选项A错误;B、反应Cu2S+O2高温2Cu+SO2是火法炼铜,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Cu2S中+1价铜转化为单质铜,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不是热分解法,选项B错误;C、铝是活泼金属,应用电解法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选项C正确;D、钡是活泼金属,不能用热还原法冶炼,应用电解法,选项D错误;答案选C。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CH3COO-B.0.1mol·L-1AlCl3溶液中:Cu2+、Mg2+、SO42-、AlO2-C.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H4+、SO42-、HCO3-、Cl-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Ba2+、NO3-、Cl-【答案】D【解析】【分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4-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详解】A项、含有Cu2+的溶液为淡蓝色,pH=1的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故A错误;B项、0.1mol·L-1AlCl3溶液中,Al3+与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项、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为酸溶液或碱溶液,HCO3-与H+离子和OH-离子均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Na+、Ba2+、NO3-、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注意溶液的颜色、酸碱性,明确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解答关键。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L-1NaHCO3溶液中的Na+数为NAB.常温时,2.24LCO2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AC.5.6g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分子数为0.1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告诉碳酸氢钠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钠离子的数目,故A错误;B.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失去0.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C正确;D.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题中缺少溶液的体积,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6.下列各组粒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试剂X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正确的是()选项微粒组加入试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K+、Na+、、HCO3-、SiO32-过量HC12H++SiO32-=H2SiO3↓BNH4+、Fe3+、Br-、SO42-过量H2SFe3++H2S=FeS↓+2H+CHClO、Na+、Fe3+、SO32-过量CaCl2Ca2++SO32-=CaSO3↓DI-、Cl-、H+、SO42-过量NaNO36I—+2NO3—+8H+=2NO↑+4H2O+3I2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HCO3-与SiO32-反应生成H2SiO3和CO32-,通入过量H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iO32-=H2SiO3↓,H++HCO3-=CO2↑+H2O,故A不符合题意;B.题中所给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通入过量H2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故B不符合题意;C.HClO与SO3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题中所给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通入过量Na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I—+2NO3—+8H+=2NO↑+4H2O+3I2,故D符合题意。故选D。7.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证明了海带中存在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需要将干海带放入蒸发皿中灼烧-6-B.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C.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变为蓝色,则可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D.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则步骤③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也变成蓝色【答案】A【解析】【详解】A.灼烧的时候需要把物质放到坩埚中,而不是蒸发皿中,故A错误;B.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B正确;C.步骤③是检验生成的碘单质,操作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可以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故C正确;D.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氧气可以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4H++4I-+O2=2I2+2H2O,步骤③操作后,也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8.现有X、Y、Z、M四种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M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M>YD.等浓度的X2Z与Y2Z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2Z<Y2Z【答案】A【解析】【分析】X、Y、Z、M四种短周期元素,Z、M位于同主族,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可推知Z为S元素、M为O元素;Y、Z位于同周期,处于第三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则X处于第一周期,可推知X为H元素,X、Y位于同主族,则Y为Na元素,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Na元素,Z为S元素、M为O元素。A.X为H元素,Y为Na元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Na强,所以阳离子氧化性:Na+<H+,故A错误;B.Z为S元素、M为O元素,非金属性:O>S,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故B正确;-7-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O2->Na+,故C正确;D.H2S溶液中硫化氢电离,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而Na2S的溶液中,硫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Na2S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更大,故D正确。故选A。【点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及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明确短周期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推断。9.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ClO2气体制Na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B.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2ClO2+H2O2=2C1O2-+O2↑+2H+C.工业上可将ClO2制成NaClO2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D.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2,使其被吸收器充分吸收【答案】B【解析】A.步骤a中,由溶液得到NaClO2固体,进行的操作为:过滤、洗涤和干燥,A正确;B.吸收器中发生反应: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H2O2=2ClO2-+O2+2H2O,B错误;C.固体比气体便于贮存和运输,工业上可将ClO2制成NaClO2固体,C正确;D.反应结束后,发生器中仍有少量ClO2,用空气可以将其排出,确保其在吸收器中被充分吸收,D正确。答案选B.10.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XYZ物质转化关系ACuCuOCu(OH)2-8-BSiSiO2H2SiO3CNaHCO3Na2CO3NaOHDFeCl2FeOFeCl3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Cu与O2反应生成CuO,CuO与C或H2等反应生成Cu,Cu(OH)2无法一步转化为Cu,且CuO无法
本文标题: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8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