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线下考试自测卷(五)(PDF)
1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历史自测试卷(五)命题人: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24题,计48分)1.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贵族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的祖先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他们大肆宣扬“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西周贵族的宣传()A.旨在为新政权的合理性制造舆论B.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C.有利于当政者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表明西周政治受到儒家影响2.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此记载说明()A.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B.青铜制造业比较落后C.尊卑有序的政治特征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3.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4.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郡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盐官令和盐官丞具体负责;在40个郡国设立了50处铁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这反映了西汉()A.政府加强干预操控经济B.盐铁行业发展迅速C.民间私营工商业的滞后D.重视解决民生问题5.宋代为防止“有理者不获申,无辜者反受害”,规定司法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从所属县,经州、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御史台、登闻鼓院,甚至可以通过专门机构直诉至皇帝。这反映出()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司法实践严谨慎刑D.专制主义不断强化6.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宋朝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掌控,只限于传统农业和少数最重要的商品,而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这表明()A.宋朝失去对经济的掌控能力B.商品经济发展动摇宋朝统治基础C.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D.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7.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8.有学者统计1371~1904年间14562名进士,根据他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中举和入仕情况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过生员的家庭)占45%;清代这一比例为36%。这表明当时()A.世家大族垄断着政治权力B.社会发展严重倒退2C.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D.选官制度亟需改革9.作为一种政治势力,洋务派内部的情况十分复杂。在洋务运动中,中央的奕诉和地方上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间有矛盾,曾、左、李等人相互之间有矛盾,老牌的洋务重臣李鸿章与后起的张之洞之间也有矛盾。材料说明()A.洋务派内部存在利益冲突B.洋务派缺乏共同政治主张C.地主阶级具有时代局限性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10.以下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年份指数年份指数1821—18301001871—1880801831—1840921881—1890801841—1850921891—1900781851—1860871901—1911781861—187082——摘自王建朗和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述表格反映的状况()A.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B.不利于近代工业发展C.显示重农抑商合理性D.表明精耕细作的终结11.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A.强调托古改制B.宣扬种族革命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12.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他的认识()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道路1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4.有关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3A.日本侵略者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B.国民政府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围剿C.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侵华日军D.中共发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15.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作的外交政策报告中,没有在中国一章中谈及台湾问题,而是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这说明()A.中美两国有关台湾问题已经解决B.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C.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16.读下表,文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工作情况统计表全国人口总数(万人)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万人)文盲率(%)1949年54167—80.001964年723072332738.101982年10318823582811990年1143331800315.882000年12674385076.722010年13705354194.88A.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性质B.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C.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D.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17.罗马共和国末期,控制政权的军事将领一方面推动一系列法律的颁行,另一方面又不经任何法律手续拟定“公敌宣告”名单,宣告名单上的人为公敌,任何人都可直接杀死“公敌”并获得赏金。“自然法之父”西塞罗就因被列入名单而遭刺杀。材料反映出()A.罗马统治者缺乏法律观念B.自然法精神不利于罗马的扩张C.罗马法的效用受制于强权D.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18.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主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19.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B.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20.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这表明此时的英国()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21.有史学家指出:“这场革命展示社会契约实践的历程,证实了自然法学说之可行性。(人民)在挣脱旧政府、回归“自然状态”后,重新建立政府,宣布政府是人民所创造,权力由人民授与。有人视这为一个人们可自行设计——以避免过去错误的国度,有人赞扬这是一个自然平等的乐园。”这场革命应是()4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二月革命22.1820至1880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地区分布和变化表棉布(100万码)1820年1840年1860年1880年欧洲(除土耳其)土耳其美洲(除美国)美国英属东印度其他各国127.79.556.023.8——33.9200.474.6278.632.11159.8200.5357.8527.1226.8825.1538.9365.1588.6651.677.91813.4999.7上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A.棉纺织品主导英国出口贸易B.世界各地区间贸易的增长C.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D.英国在欧美影响力的下降23.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D.意味着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24.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A.世界形势动荡不安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人类需要全球治理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材料分析题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国的商贸历史十分悠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一宋朝在雄州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的主渠道。辽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辽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赖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城内全部流通宋币。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藉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一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改变“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诏令,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盖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到明朝灭亡前的七十多年里,世界白银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世界三分之二的贸易和中国有关。——摘编自《月港:大明天子的经济改革新区》5材料三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摘编自《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的积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67年前后明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隆庆开关后中国出现贸易顺差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一系列自贸试验区建立的意义。(7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英国女王,1837年登基,1901年去世,在位60余年。后人把她在位的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以下是这一时期发生的部分大事:公元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公元1840~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公元1846年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公元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公元1852年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公元1854年伦敦霍乱大流行,后被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有关;公元185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公元1859年英国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公元1862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公元1868年英国在伦敦最先设置交通信号灯;6公元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世界首次环球海洋考察,为近代海洋科学的开端;公元1890年英国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公元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逝世。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合适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
本文标题: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线下考试自测卷(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0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