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1云南省峨山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9月考高一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除去粗盐中混有泥沙的实验中,用到玻璃棒的次数是()A.1B.2C.3D.42.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下列对于H2SO3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O2的质量比等于7∶8C.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0.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是44g4.广口瓶在化学实验室中被称为“万能瓶”,这是因为在实验方案设计中,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可以配合广口瓶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图中能用作安全瓶防倒吸的装置是()5.物质在反应中可表现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下面方程式中划线的物质,能在同一反应中同时表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有()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C+2H2SO4(浓)===CO2↑+2SO2↑+2H2O③8NH3+3Cl2===6NH4Cl+N2④3NO2+H2O===2HNO3+NOA.①②B.①④C.③④D.全部26.下列物质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C.实验室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2H2O+Cl2↑D.工业上制取二氧化氯:2NaClO3+4HCl(浓)===2NaCl+2H2O+2ClO2↑+Cl2↑7.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实验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定容时加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溶液至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没有洗涤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和玻璃棒D.称量NaCl固体时砝码上有杂质8.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B.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C.同温同压下,1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相同D.等质量的氢气,压强越小、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态氯化氢、固态氯化钠都不导电,所以氯化氢、氯化钠都是非电解质B.氨气、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氨气、二氧化碳都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铜、石墨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10.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A.汽油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淀粉溶液和泥沙D.水和酒精11.下面做法或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卤可用于制豆腐B.活性炭作吸附剂C.以无水酒精作外科消毒剂D.明矾作净水剂12.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3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物质D.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13.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汽油③酒精④苯⑤甲苯A.只有①B.①②④⑤C.①和③D.①②③14.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A.H2O2+2KI+2HCl===I2+2H2O+2KClB.Ca(ClO)2+2HNO3===Ca(NO3)2+2HClOC.Cu+2H2SO4(浓)CuSO4+SO2↑+2H2OD.I2+2NaClO3===Cl2+2NaIO315.用mol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A.长度B.质量C.物质的量D.时间16.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B.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C.所含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1D.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为1∶11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次氯酸B.细铁丝C.氯水D.干冰18.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说法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质量相同的气体其体积比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19.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气态化合物VL(标准状况)溶于m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密度为ρ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4B.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C.溶液的质量分数w%可表示为D.相对分子质量Mr可表示为20.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氖、氢气、氧气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21.30mL1mol·L-1氯化钠溶液和40mL0.5mol·L-1氯化钙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A.0.5mol·L-1B.0.6mol·L-1C.1mol·L-1D.2mol·L-1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A.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是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蒸发实验完毕后,发现蒸发皿炸裂,这是因为没有垫石棉网C.萃取碘水溶液中的碘单质,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时,眼睛注视分液漏斗里液面D.蒸馏时,为了加快水的流速,水应从上口进入,下口流出23.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根据其类别推测二氧化硫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B.与足量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水C.与盐酸反应D.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1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与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不同C.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25.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①蒸发、②测密度、③测导电性、④测pH、⑤加入氯化钠、⑥加入食醋。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⑥5分卷II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50分)26.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1mol•L﹣1的NaOH溶液45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需要称取NaOH固体g。(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简,还缺少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3)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后用于。(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字母)。A.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B.天平砝码生锈C.配制过程中遗漏了洗涤步骤D.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E.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F.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5)中D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27.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1)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2)在该反应中,如有1mol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ClO-与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HClO4===H++;6Ba(OH)2===Ba2++2OH-;Fe2(SO4)3===2Fe3++3;KHSO4===K++H++。属于酸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2)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纯碱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3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i.是一个可逆反应。ii.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iii.,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iv.。①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②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
本文标题:云南省峨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0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