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25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中档难度提升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闭水龙头C.保护本国林木,多从国外进口原木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随手关灯B.双面使用纸张C.电视长时间待机D.乘坐公交车出行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4.“水的天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对保持生态平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对三种循环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种循环过程中均伴随有能量的变化B.三种循环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D.降雨,只是水的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天然淡水无需净化处理,可直接用于生活和生产中5.“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当温度及压强达到一定值时,二氧化碳形成气态和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它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流体之一.下列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第2页(共25页)B.其分子间隔比普通二氧化碳要大C.其分子不再运动D.该物质为混合物6.如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B.C.D.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B.C.D.8.下面是O2和CO2的自述,其中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第3页(共25页)A.AB.BC.CD.D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C.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D.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成蓝色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生成小水滴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D.将铁丝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三氧化二铁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12.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色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13.能用作气体肥料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利用活性炭吸附海水中的氯化钠B.利用干冰冷藏食品C.利用CO冶炼金属第4页(共25页)D.利用金刚石作装饰品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气体有毒,不能供给呼吸,浓度高时会危害人体健康16.CO2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超临界流体(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可用作某些物质的溶剂,以替代一些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有机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和氧元素只能组成二氧化碳B.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分子不在运动C.超临界流体CO2是一种新物质D.超临界流体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7.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SO2和NOB.SO2和COC.CO和CO2D.CO2和CH418.下列关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中,(1)由于动植物数量的增加;(2)乱砍滥伐森林,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土壤荒漠化;(3)工业发展,含碳燃料的用量增加;(4)实验中,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其中正确的是()A.(1)(2)B.(1)(3)C.(2)(3)D.(2)(4)19.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低碳生活B.打印碳粉C.碳素墨水D.石墨碳棒20.学习化学知识,做好习题的整理尤为重要。以下小叶同学整理的习题中,其中没有错误的是()A.做实验时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需放回原试剂瓶B.相对原子质量是得到的比值,没有单位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D.取用药品时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二.填空题(共10小题)第5页(共25页)21.(4分)“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2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6页(共25页)22.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物质用途石墨作电极金刚石切割玻璃对应性质(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字母).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周围的温度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3)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上发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现代入类已意识到它的排放必须控制.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向空气中放出(填名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填序号).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甲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3.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甲的实验现象是;②实验乙中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的硝酸钾晶体溶解了,该实验说明;③实验丙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4.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做.第7页(共25页)25.如图是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2)B实验中导致测量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答一点即可)(3)C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是.26.请你解释下列现象产生或做法的原因.(1)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27.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A.氧气B.干冰C.甲烷D.金刚石(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能供给呼吸的是;(3)可用于制玻璃刀的材料是;(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填空:“a氧气、b氮气、c半导体硅晶片、d镁、e石墨、f金刚石、g干冰、h高强度陶瓷”(1)可用于产生舞台人造云雾效果的是(2)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是第8页(共25页)(3)可用于制造烟花照明弹的是(4)可作为电池电极的是(5)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29.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碳卫星”于2016年8月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燃料的大规模开发使用.(2)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是(填序号)①焚烧纸质垃圾②步行上学③用电动牙刷刷牙(3)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水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0.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材料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的排放量.请写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2)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持车厢的卫生非常重要.①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下面是一种制备高铁酸钠的反应原理:Fe2O3+3NaNO3+4NaOH=2Na2FeO4+3NaNO2+2X,X的化学式为.②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第9页(共25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中档难度提升题(pdf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闭水龙头C.保护本国林木,多从国外进口原木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解答】解: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闭水龙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保护本国林木,多从国外进口原木,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随手关灯B.双面使用纸张C.电视长时间待机D.乘坐公交车出行【解答】解:A、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B、双面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节约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C、电视长时间待机,消耗电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第10页(共25页)理念。D、乘坐公交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故选:C。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解答】解: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故说法错误;B、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中档难度提升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4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