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66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地形和地势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地形的特征和各类地形的分布特点1地形的特征:地形① 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从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和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地形类型齐全.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2各类地形的分布特点: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3我国五种地形所占比例:山地② 33 %,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如下图)4山区的开发利用(1)不利条件: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2)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二、主要山脉及其走向走向山脉东西走向北列③ 天山 山脉、阴山山脉、燕山中列④ 昆仑山 脉、秦岭、大别山南列⑤ 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⑥ 横断 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西列大兴安岭、⑦ 太行山 脉、巫山、雪峰山中列⑧ 长白山 脉、武夷山东列⑨ 台湾 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⑩ 祁连山 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三、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东南 丘陵.四、山脉与地形区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名称西侧东侧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南侧北侧秦岭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昆仑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67 省级行政区域大致分界线省级行政区域大致界线湖北省~重庆市巫山福建省~江西省武夷山脉广东省~湖南省南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脉甘肃省~青海省祁连山脉河北省~山西省太行山脉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地势特征1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1) 珠穆朗玛峰 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2)新疆天山山脉的南麓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2地势特点: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二、地势三级阶梯概况阶梯海拔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 米以上高原、山地一高一盆: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三高三盆: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平原三平三丘: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三、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1.有利方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2.不利方面:地势阶梯间的巨大落差,严重地阻碍了东西的交通.地形和地势的区别地形和地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如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高原;地势是地表起伏的总趋势,如亚洲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考情剖析]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①山脉的位置、走向以及以山脉为界线的地理事物;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位置、气候、地理特征.通常以某山脉与周围地形区、政区的位置关系图为载体,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或者以中国地形图或者局部地形图为载体,以读图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例1】(2017年湘西州)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68 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其中,位于两大盆地之间的山脉是(B)A.阿尔泰山脉B.天山山脉C.昆仑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例2】(2017年眉山市)我国某省是典型山区,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加上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该省位于(D)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考情剖析]主要考查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其影响.考查方法通常与地势阶梯内的地形区、地势分界山脉以及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结合进行考查.【例3】(2017年云南省)读“我国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A)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平衡下降趋势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D.东高西低、呈平衡下降趋势(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B.阶梯交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D.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 (2017年日照市)«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读“我国经纬网和山脉分布图层叠加图(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回答1~3题.1.正确反映30°N沿线地势的是(B)2.正确表示图中字母区域地形分布的是(A)3.图中体现我国食物原材料丰富的信息有(D)①河湖众多 ②国土面积广大 ③南北跨纬度广 ④地形复杂多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7年龙东地区)我国水电站主要分布在(B)A.沿海地区B.阶梯分界线附近C.板块交界处D.高原内部5.(2017年齐齐哈尔市)我国“神州十一号”返回舱选择在地面坦荡、地广人稀的高原降落.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是(D)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6.(2017年德州市)我国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影响很大,下面两幅图可以说明(C)A.海上湿润气流不便于深入我国内陆69 B.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C.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D.我国大江大河多数流向是自东向西7.(2016年鄂州市)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对下列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A.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B.①大兴安岭 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尔泰山脉C.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D.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山脉 ④横断山脉 (2016年葫芦岛市)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比例饼状图”,回答8~10题.8.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A)A.山地B.盆地C.高原D.平原9.图中A、B、C所代表的三种地形类型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关于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D)①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②利于基础设施建设③在林业、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④在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0.图中D类型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C)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大陆架上二、非选择题11.(2017年盐城市)读“我国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青藏 高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一 级阶梯上.(2)乙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上海 ,其简称是 沪 .(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从位置看,雄安新区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华北平原 .12.(2017年武威市)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山脉西侧东侧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2)第一级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青藏 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 长江(澜沧江等) (填河流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3)第二级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 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黄土 高原.(4)第三级阶梯内地形以 平原 (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 华北 平原.70 第二课时 气候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一、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① 很大 ,南方温暖,越往北去气温越低;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②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2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③ 高温 .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④ 20℃ 以上.只有⑤ 青藏 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⑥ 北极村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⑦ 吐鲁番 .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青藏东秦淮,零度等温划;最寒在一月,高温七月夏.二、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2自北往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⑧ 亚热带 、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见下表)温度带分布地区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大兴安岭北段及两侧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中温带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温度带分布地区作物熟制主要作物暖温带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除热带地区外)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热带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省南部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一、降水的时空分布1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⑨
本文标题:(人教通用)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7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