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3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跟踪检测训练一、选择题(2018届湖北七市州协作体一模)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据此回答1~3题。1.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A.喜光喜热B.适应性强C.耐贫瘠D.根系发达解析:选A生长在墨西哥高原上、台湾的高山上,而海拔高的地区一般气温不高,则可能不喜热;路旁或茶树附近一般光照不太强,则可能不喜光,故A正确。生长在路边、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说明适应性强、耐贫瘠、根系发达。2.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A.保持水土B.提高土地生产力C.减小昼夜温差D.改善局部小气候解析:选B该花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则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而利于茶树生长,故B正确。3.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茎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A.水资源短缺B.土地退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体富营养化解析:选C该花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引种到新地区后,可能侵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则C正确。(2019届福建质检)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回答4~5题。24.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A.土壤酸化B.土壤沙化C.土壤盐碱化D.土壤有机质减少解析:选A根据上图统计,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20~40cm和40~6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几乎没变;根据下图统计,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pH减小,说明土壤明显酸化,20~40cm和40~60cm土壤pH几乎没变。5.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D.及时深耕土壤解析:选D滴灌技术是节水措施,A错;适量掺沙可以改造土壤质地,B错;增施速效肥料可以增加土壤肥力,C错;根据上题分析,大棚内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表层0~20cm土壤酸化,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的措施减缓大棚内土地酸化,D对。(2018届北京石景山一模)“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节选自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今西安市西)时所写的一首诗。据此回答6~7题。6.依据诗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为我国红壤主要分布区B.正值小暑至大暑期间,盛行南风C.“”为该地粮食作物冬小麦D.该月昼短夜长,每日劳作时间渐长解析:选C诗句描写当时的西安,西安是温带季风气候,是黄土分布区;“”为该地粮食作物冬小麦;到了五月农民加倍的忙碌,夜里刮起南风,地里的小麦都成熟了;3此时节值5月昼长夜短,每日劳作时间渐长;小暑至大暑期间是在7月不是5月。故C正确。7.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主要原因是()A.南冈气温低,蒸发弱,利于作物生长B.南冈位于亚热带,作物受冻害威胁小C.南冈为背风坡,焚风效应利于作物越冬D.南冈为向阳坡,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解析:选D这里的南冈指的是当地南边的高地,位置在南朝阳、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成为主要农田分布区。D正确。(2018届湖南衡阳一模)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号称“中国蔬菜之乡”。当地许多蔬菜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农场+农业工人”模式对多种蔬菜进行加工,加工完成的蔬菜绝大多数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据此回答8~9题。8.寿光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得以形成且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惠B.劳动力廉价C.气候适宜D.市场广阔解析:选D市场需求量是影响商品性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故该模式形成并壮大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劳动力廉价、气候适宜是基本条件,但不是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9.影响众多蔬菜加工企业布局在寿光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丰富B.交通便利C.地价低廉D.工业基础好解析:选A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说明有原料优势,则主导因素是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地价低廉、工业基础好不是蔬菜加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2018届河北衡水中学全国大联考)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注:各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率=作物增产量/粮食增产总量×100%),完成10~11题。种类2012年2003年产量(万吨)占比(%)产量(万吨)占比(%)粮食5895710043070100稻谷2042934.71606637.34小麦1205820.4864920.1玉米2081235.31158326.9大豆13152.215393.6其他43437.4523312.110.“九连增”期间,我国()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解析:选B增产率是增产量与2003年产量之比,通过计算可知,粮食、稻谷、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36.9%、27.2%、39.4%。增产贡献率为各作物增产量与粮食增产量之比,计算可知玉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11.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A.东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解析:选C东北地区适宜玉米和大豆生长,且土地资源丰富,该地进行这种调整的规模可能最大。二、非选择题12.(2018届河北邯郸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晋祠大米被誉为“皇家贡米”,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稻田灌溉用水是地下岩溶排泄出的含有明矾、钾等多种矿物质的晋祠难老泉泉水。晋祠镇周边地区的地表覆盖有深厚的黑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蓄水性强。在煤炭经济的影响下,难老泉泉水逐年减少,地下水水位连续下降,1994年难老泉泉水彻底断流。难老泉断流后,稻农只能用地下井水和汾河中流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晋祠大米这千年“皇家贡米”基本绝迹。近几年,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加强关井压采、加快造林绿化等多种手段修复水生态。从2010年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专项奖励补贴政策,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育“晋稻7号”“晋稻8号”“晋稻10号”三个优良新稻种,开始保护性复种晋祠大米,到2016年已经复种4000多亩,经农业部门检测,稻米品质已恢复至30年前的标准。5(1)简述难老泉断流前晋祠大米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2)简析导致晋祠大米基本绝迹的主要原因。(3)说出该地在晋祠大米复种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4)晋祠大米现在的销售模式主要走高端礼品路线,走商店、超市路线缺乏竞争力。分析其原因。解析:(1)农业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角度分析。(2)可从当地优势自然条件丧失,以及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冲击角度分析。(3)直接获取材料中相关信息即可回答。(4)审清问题,对比分析即可回答。高端路线适宜量少、质优、价贵的产品,商店、超市适宜大众化产品。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半年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地处汾河谷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利用难老泉泉水灌溉,灌溉水质好。(2)稻田灌溉用水的水质下降,稻米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降低;受外地大米的价格冲击,稻农经济收入减少,种粮积极性丧失。(3)通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控制煤炭开采量、植树造林等手段,提高地下水水位;政府出台种稻补贴政策,提高稻农种粮积极性;培育优良新稻种;防治水污染,严格管控稻田灌溉用水的水质等。(4)晋祠大米的种植面积小,总产量少;晋祠大米的种植成本较高,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大米。13.(2018届山东潍坊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第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茬上市,上市时间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第一茬的3倍左右。进入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6(1)说明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2)从气候条件说明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原因。(3)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试解释葡萄到达兰州后仍然保持新鲜的原因。(4)蒙自市农民种植葡萄单位面积年收入比华北产区高,试简述理由。解析:(1)纬度较低,加之农业技术(盖棚等)的应用,使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为第二茬种植提供了条件;同时第一茬上市早,也为第二茬留够了生长、成熟时间。(2)注意问题中的关键词“气候条件”“甜度高”。(3)注意获取解读信息:兰州距离产地遥远、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4)一年两收则必然单位面积产量增大,材料中告知品质好,经济效益高,同时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华北,则生产成本较低。答案:(1)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早熟葡萄品种发芽早,成熟快,收获期早;通过盖棚提高温度,延长生长期;采用摘心、促花等农业技术保证了第二茬葡萄成熟。(2)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糖分积累多。(3)交通条件改善,快递时间短;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保鲜效果好。(4)实现一年两收,产量大;第二茬葡萄错季上市,且当地葡萄品质好,价格高;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
本文标题: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15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0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