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B.氢键既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断裂C.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D.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DNA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结构,考查对核酸、蛋白质结构和线粒体、叶绿体成分、功能的理解。明确线粒体、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和光合作用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以合成其内部需要的部分蛋白质,即在线粒体、叶绿体内可以形成肽键,A项正确;线粒体内可以进行DNA的复制,DNA复制过程中会出现氢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B项正确;ATP在叶绿体基质中分解为ADP,高能磷酸键断裂,C项错误;DNA和RNA均是核苷酸聚合产生,磷酸和五碳糖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项正确。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C.调查人群中色肓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结果偏大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B【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2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而捣碎并不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其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A正确。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还需要水浴加热,才能根据颜色判断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B错误。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需要随机抽样调查,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结果偏大,C正确。无水Na2CO3可以与95%酒精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10H2O·Na2CO3,提高乙醇纯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正确。3.1962年科学家用电了显微观察玉米等植物叶绿体的超薄切片,发现叶绿体基质中有20.5nm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DNA酶处理后细纤维消失,在肌细胞内由大量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中也有此种细纤维存在。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细纤维能够转移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大量的线粒体相互联系构成肌质体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有关C.此种细纤维与生物性状遗传有关,但该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K+运出肌细胞和该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必须由肌质体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2乳酸(细胞质基质)共同点:第一阶段相同和实质相同。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详解】据题干可知:叶绿体中的细纤维的成分是DNA,能够通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大量的线粒体相互联系构成肌质体体现了膜的流动性,与生物膜的结构3特点有关,B正确;此种细纤维可能与生物的性状遗传有关,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正确;肌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K运出细胞为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可以通过细胞质基质的无氧呼吸供能,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遗传定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间的网络结构能力。4.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稳态是指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由各器官、系统的共同协来完成的B.生态系统能够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等反馈调节模式来维持稳态C.内环境中的丙酮酸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和稳态D.人在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含量升高,而流经胰岛后血糖含量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具体表现为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错误;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稳态的维持多是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B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C错误;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胰岛细胞消耗葡萄糖,血糖的含量会减少,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血糖平衡调节,生态系统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即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4C.自然条件下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D.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Aa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控制生物形状的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强调的是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C错误。有性生殖中,一对等位基因Aa只能发生分离,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适用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如图所示为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图中只标注了部分相关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相同B.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C.两个细胞中与b相关的可遗传变异类型相同D.形成右图中A与a位置关系的原因与左图一定相同【答案】C5【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左细胞图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的中期;右细胞图不含同源染色体,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左图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右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项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左图含2个染色体组合2对同源染色体,右图含2个染色体组和0对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且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这说明A/a和B/b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图中两细胞的b基因却在含A/a的染色体上,这说明两个细胞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另外,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相同的,但是左图含A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对应的另一条单体上却是a,说明左图细胞同时还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右图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也有如此现象,推测其也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项正确;由C项分析可知,左图细胞染色体上出现A与a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而由图则可能是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的识别等知识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相关知识。7.某植物叶子有绿色和带白斑两种,在该植物上选取不同的叶片测定其生理过程,如图一,甲、乙中的叶片生长状况相同,丙、丁叶片生长状况相同,丙进行遮光处理,给丁提供一定浓度的14CO2,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要利用该植物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选择图一中如________(填“甲”或“丁”)装置中的叶片比较合适,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2)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对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进行实验,用碘蒸汽处理经酒精脱色的叶片,结果只有乙装置内叶片上编号④的部位变成蓝色,此实验结果能说明6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3)图二是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改变通入的14CO2浓度测定的叶片中葡萄糖、C5和C3三种化合物的变化情况的实验结果。①图二中曲线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变化。②图二中在0~5分钟内,曲线a、b中的14C量保持不变,形成两曲线平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丁(2).层析液(3).叶片绿色部分在光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原料CO2(4).C3、C5、葡萄糖(5).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速率保持动态平衡【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一中,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叶绿体、二氧化碳,甲中加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该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的③部位缺少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丙装置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图二中,0~5分钟,正常情况下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都不断的消耗,又不断的产生,所以当外界环境稳定时,两者保持稳定,并且由于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CO2+C→2C3,一分子的五碳化合物和一分子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所以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多于五碳化合物的含量;5~10分钟,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时,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减弱,导致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变,所以三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升高,可以确定,曲线a是三碳化合物,曲线b是五碳化合物,由于葡萄糖的量一直增加,所以曲线c是葡萄糖的含量。【详解】(1)丁所含色素含量高,故用丁合适,分离色素时,所用试剂为层析液。(2)甲、乙两装置不同之处是甲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③与④的不同是④有叶绿体,用碘蒸汽处理经酒精脱色的叶片,只有乙装置内叶片上编号④的部位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绿色部分在光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并需要CO2。(3)图二中,5分钟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会导致C3含量减少,C5含量升高,葡萄糖含量增加缓慢。据此可判断a、b、c分别表示C3、C5、葡萄糖:在0~5分钟内,曲线a、b中的14C量保持不变,两曲线平行,说明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速率保持动态平衡【点睛】本题通过图片,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程度,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7断问题的能力。8.研究发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科研人员做了以下系列实验:实验1取富含乙酰胆碱的鼠脑悬浮液注射到被酒精损害记忆大鼠的海马区,可以改善其记忆。实验2对学习21天后的大鼠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阻止胆碱酯酶破坏乙酰胆碱)处理,结果大鼠可以保持记忆而不遗忘。实验3增加大鼠海马区神经末梢内的胆碱乙酰转移酶(催化乙酰胆碱合成的酶)的活性可以提高大鼠的记忆力,此酶的活性可以作为大鼠学习能力的指标。请回答:(1)乙酰胆碱
本文标题: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7430 .html